分享

电子静默 如何高效利用碎片时间

 加法减法人生法 2019-03-18


持续学习成为时代进步的标志,浓厚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自主学习当中。然而,在多而广的学习选择面前,时常迷失了方向,看着什么都不错,什么都想学,过载的信息有时候也会带来压力。

时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生活的现状:

  • 太忙。白天忙工作,时常要加班,晚上还要回家看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学习;

  • 碎片化。除了工作根本没有一整段时间用于学习或自我提升,即便是有时间,也时常是这里挤一点那里挤一点,没法静下心来。

  • 迷茫。生活的压力、提升自我的紧迫感、疲惫的身体、碎片化的时间、繁杂的琐事,让学习变得不那么容易,有时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

不管愿不愿意,时间碎片化已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所谓碎片时间,是指那些没有被安排工作、没有被计划,零散的、规律性较差的时间。

要想高效利用碎片时间,就得先了解碎片时间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在大多数人还未谈论碎片化时间的年代,我们白天要上班、偶尔要加班,晚上也要照顾孩子,主要生活内容和先前没有太大区别,可为何那时没有产生碎片化问题?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出现和个人的注意力有关,注意力的变化是时间碎片化的重要原因。

还记得“心流”状态吗?(《如何让学习变得快乐,还能收获成效》,点击阅读)当我们沉浸在某件感兴趣的事情时,会忘了时间、忘了周围的环境,呈现一种完全投入的状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让时间聚集,这时,一整段时间被高效地利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终端的普及,人们被海量信息包围,每天要应对手机、电脑、平板、无处不在的广告所带来的信息冲击,不论是热点新闻、娱乐八卦、学习培训还是网络社交,不短地撕扯着十分有限的注意力。

人们需要不断地转移和分配注意力。要上班、学习、社交、看新闻、刷朋友圈、娱乐休闲,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论是在公司、学校、交通工具还是在家里,都有做不完的事。尽管我们每天忙碌不堪,但有时觉得收获不多,沉淀不够。

注意力的不断转换改变了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时间碎片化了。

 


碎片化尽管有时令人抓狂,但既然它已走进人们的生活,分析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对我们或许更有帮助:

1
不同类型

从形成原因上看,碎片化时间可分为客观形成人为制造两类。

有些碎片化时间是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这类时间大多存出现在两个主要任务之间,比如: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这是工作和照顾家庭两个任务之间的过度时间。

这类时间是任务之间的必要缓冲环节,也是人们调整状态,调节心情的时间,只要任务存在,这类碎片时间就会存在,是客观形成的。

但还有一部分碎片化时间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比如:本应在1个小时内认真撰写工作报告,可一会接电话,一会回短信,一会看邮件,一会上厕所。这1个小时被人为地切割成好几个零碎的时段,影响了工作效率不说,有时还会让人变得焦躁和不安。

2
时间性

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角色各不一样,承担的任务也不尽相同,对时间的利用也各有特点。

比如:学生除了必修的课程和实践以外,其他时间都可以用来做自己的事情;而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晚上的时间才能由自己支配,而有些“三班倒”的工作者,早、中、晚的时间安排要根据工作情况相应变化。

从一天来看,产生碎片时间的时间段各不一样,有人集中在白天,有人在晚上,而有人会呈现周期性变化。

3
可塑性

尽管碎片时间时常让我们变得心浮气躁,无法静下心来,但这些时间的可塑性很强,尤其是人为制造的碎片时间。它们就像一块块散落的积木,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规律,就可以组合成一整段可以利用的时间。


了解碎片时间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让我们找到利用这些时间的入口,时间碎片化并不可怕,只要善于利用和挖掘,同样可以产生巨大的价值。

1.接纳现状

科学技术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而进步总会带来变化,逃避或抱怨并不能改变现状,反而会让自己变得焦虑和迷茫。我们需要适应碎片化时间,只有坦然接受变化,才有可能找到可挖掘的机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碎片时间的目的是为了使时间价值最大化。每个人的价值需求各不一样,有人希望碎片时间可以用来放松心情、调节状态,有人用来学习知识,而有人用来社交,积累人脉。要弄清楚碎片时间对于自己的意义,才能有目的地开发其价值。

2.分析碎片时间

首先,碎片时间具有时间性,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个人常见的碎片时间分布规律,大多聚焦在早上、下午还是晚上,或是周末节假日。

其次,对碎片时间进行梳理,了解自己在这些时间里做些什么事情,有没有哪些碎片时间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原本制定计划晚上阅读1个小时,但又抵挡不住手机的诱惑,时不时地刷刷朋友圈,或者一会喝口水、一会调个灯光之类的事情,要尽量减少这类转移注意力的行为。

最后,如果短时间内的碎片时间缺乏规律性,可以把观察时间拉长,分析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内的具体情况,找到其中的规律。

3.化整为零

提高工作效率。人为制造的碎片时间,尽量避免或者进行整合。比如:如果你是手机控,在阅读时,请保持电子静默;如果你有拖延习惯,请给自己设置一个时间点,在这个时间点到来时必须马上行动。

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做最重要的事情。每个人注意力最集中、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各不一样,在这些时间段内,安排从事重要的事情。

当然,由于碎片时间往往较短,变数较大,在安排重要事情时,不一定安排事情的核心内容,可以安排一些辅助任务。

比如:如果你要写作,每天上午效率最高,但又没有一整段时间用于写作,那么可以把收集素材、记录观点、制定写作框架等任务安排在这个时间段。

扩展或积累知识。知识的积累除了课堂学习、专业培训外,更多的是散见于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注意观察,生活处处是课堂。

在扩展知识方面,大多数人做最多的是看新闻、社交聊天、刷朋友圈、看视频、听音乐、有声书、在线听课等。这些内容大多时间较短、灵活性强、分阶段学习对效果的影响较小,可以在碎片时间里做一些这类事情。

比如:等公交的时候看看新闻、跑步时听听有声书、灵光一现时用云笔记记录某个想法、思考写作框架、听英语演讲等。如今市面上有很多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碎片化学习的需要,像喜马拉雅、得到、有道云笔记、kindle等,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选择。


时间碎片化是一种现象,但并非不可控,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尤其是管理好自己的注意力,才能更好地理解碎片时间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在分析自我的基础上,根据个性需要,制定相应的碎片时间利用策略,发挥碎片时间最大的价值。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