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医生工资多少?为什么儿科医生少?儿科为何沦为“最差科室”?

 eimo1961 2019-03-19

唯一儿科医生辞职

因为唯一的一名儿科医生辞职,武汉开发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暂时停止接诊。附近居民担心,以后带孩子看病只能“挤向”大医院,或者前往蔡甸、汉口等地区。

据调查,南京有的大医院,因为仅有的医生生病了,儿科也就无奈暂停了。《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儿科医师的短缺数至少达到20万人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提供的数据,北京儿童医院在最繁忙的时候平均一天约接待4000名儿科门诊病人。由于儿科门诊只有40名~50名医师,因此每位医师一天需接待80名~100名儿童,有时候甚至高达150名。

而与工作强度相对应的,则是报酬太低,这是96%儿科医生的看法。关于报酬这一点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美国,在美国,平均每千名儿童拥有1.46位儿科医师,是我国的3倍多,所以他们平均每天看的患儿不到中国医生的三分之一。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美国医生的高薪,在美国,收入最低的儿科医生也有超过10万美元的年薪,而顶尖儿科医生的年薪则可以超过40万美元。也许有人会反驳,我们不能和美国的情况相比,人家钱又多人又少,而且你问当事人自己对薪酬是否满意,他们当然会说不满意了。可问题在于,儿科医生真的就没人愿意干,行动总不会说谎。

如果说工作压力大和薪水低是整个医生群体都抱怨的问题,那么儿科还有其更为特殊的地方,他们的患者太特殊。毋庸讳言,我们国家的医患关系不是那么融洽,而如果患者是儿童的话,气氛就更紧张了。首先父母的情绪比他们自己做患者的时候更加难以控制,据丁香园论坛介绍,中国儿科医疗暴力事件发生的几率每年都以接近20%的速度在增长。这还不是工作本身的困难,儿童患者被医生称作“哑患者”,意思是他们很难描述清楚自己的病情,越小的患者越是如此。除此之外,因为患者是儿童,所以治疗方法和成人有很大差别,需要特殊训练,而且儿科医生很难按照疾病的种类细分,所以基本上都是全科医生。新闻里也说,培养这样一个有经验的儿科医生起码需要10年时间。

这样我们就可以回答为什么我国儿科医生严重短缺的问题了,工作强度大、待遇低、工作门槛高、还有风险。而这种情况如果继续下去,未来儿科医生的缺口可能会更大。许巍介绍,中国儿科界现状是,有经验的儿科医师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医科学生也拒绝选择成为儿科医师,大多数学生甚至宁愿退出医疗行业也不愿成为一名儿科医师。此消彼长的是,我国刚刚全面放开二胎,未来新生儿的数量还会继续增加,几年之后,0.43的数字恐怕也维持不住。

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办法只有一个,开放市场,支付给医生应得的报酬。只有这样,才能把既有的人才留住,也才能把未来的人才吸引过来。这办法可能让人感觉太过功利,中国的医疗服务主要是公立医院提供,要讲究医疗的公益属性,看病太贵让底层民众怎么办?然而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看病贵还是便宜的问题,而是医生还是没有的问题。我在以前的评论中曾经谈到过那些消失的药品,因为政府限价,让企业无利可图,所以要么改头换面重新出山,要么就不再生产,于是很多药物就这样消失了。把药换成医生,道理是一样的,当儿科医生们坚持不住了,就会选择离开。

为什么会出现儿科“医师荒”?“加分”政策能拯救儿科医师吗?

人才“告急”:千名儿童分不到半个医生

“县医院不收,市医院没床位,大医院要排队。”来自安徽池州的农民张永抱着刚刚三个月大的孩子在南京市某三甲医院挂号处排了整整一上午的队,却被告知当天儿科的号已经发完了。由于孩子哭闹不止,他不得不花高价从号贩子手里买了一个专家号。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目前我国儿科医生资源呈总量紧缺状态,资源分布不均衡,而近年来儿科医生更是数量增长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

据2014年9月全国儿童医院院长会议发布,全国儿童医院仅有92家,仅为医院总数的0.4%左右,且七成以上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北上广成为儿科医生集中的“高地”。

从全国情况看,《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包括助理医师在内,我国共有执业医师261.6万,其中仅有3.9%是儿科医师,约10.2万。而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14岁以下儿童有2.2亿余人,平均下来每千名儿童只有0.46名医师。据相关统计数据,我国儿科医师的缺口至少有20万,儿童看病难的形势可以想象。

“我们今年打算招10个人,但是目前只招到3个,医院现在不缺床位就缺人。”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方向东说,该院近年来又建了新区,但却苦于一直招不到足够的医生,为此不得不将招聘门槛从研究生降到本科。

更为严重的是,儿科医生流失不容忽视。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曾发布称,近年来平均每年每家医院都有2名儿科医师离开岗位。

儿科为何沦为“最差科室”?

“宁治十大人,不医一孩子。”多家三甲医院医务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医学院学生最不愿意去的科室之一就是儿科。

儿科被称之为“哑科”,给儿童看病要比大人困难得多,这是因为大部分年幼的孩子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有的孩子还不停地哭闹、不配合医生,治疗难度大。

儿科医生所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也远胜于普通科室。当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时,爱子心切的家长很可能归罪于儿科医生--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披露的数据,儿科发生医疗暴力事件的几率比其他科室高出许多。

出于爱子心切,相当一部分家长不会理智遵从分级诊疗,孩子一生病就会跑大医院,根本不信任小医院,这也导致儿科分级诊疗难以实行,基层儿科医生处境更加艰难。

在辛苦与危险下工作的儿科医生,待遇也不尽如人意。某三甲医院儿科主任告诉记者,综合性医院中所有科室效益最差的之一就是儿科。

因为儿科用药的剂型和剂量都比成人小,医生主要靠技术手段治疗,比如让发烧孩子多喝水、冷敷等,儿科的收费自然也就偏低。

大多数省级三甲医院儿科和儿童医院常常处于“战时状态”,不少家长都怨气很大,称“排了半天队,医生问诊时间却只有一分钟”。

儿科陷入了一个“儿科医生少--就医体验差--医患纠纷多--医生更不愿意留在儿科”的恶性循环。

山东提高乡村医生儿科医师待遇水平

记者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将采取措施,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待遇,逐步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水平,切实提高儿科医师薪酬待遇。

山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孟冬介绍,按照山东省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山东省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待遇,切实保障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收支结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人员激励,提取的激励资金不作为绩效工资调控基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相应岗位没有空缺的,可突破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申请设置特设岗位。逐步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水平。

同时,山东省将加快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同时,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切实提高儿科医师薪酬待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