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有一个奇怪现象:只要贾宝玉一到宁国府,尤其是在他遇到秦可卿的故事情节中,宝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这几个人物,就会无缘无故地没了踪影。 秦可卿是在第五回才出场的,到第十三回便已香消玉殒。这期间,贾宝玉也只跟她见过四次面,分别是:第五回、第七回、第八回和第十一回,且地点也都是在宁国府中。 我们按顺序先看看第五回: 在“王夫人”之后用了一个“等”字,就让贾宝玉等人都变成了“等外品”。但后文中作者又集中笔墨写了贾宝玉,让他在秦可卿卧室里梦游太虚幻境,而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这五个尊贵的大小姐,却连“等外品”都不是,索性就直接无影无踪了。试看下文: 这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奇怪:尤氏邀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女长辈们到宁国府的会芳园赏梅花,作为荣国府中的“凤凰”贾宝玉,跟随前来也是理所当然的。如果说宝钗与宁国府没有亲缘关系,可以不来,但以常情度之,尤氏在邀请王夫人时,是应该不会不邀请薛姨妈母女的。退一步说,即使薛家母女不来,那么,迎春、探春、惜春这三个人来没来呢?“寝食吃住,一如宝玉”的黛玉来没来呢?如果黛玉来了,那么连宝玉都要安排地方“睡中觉”,与宝玉享受同样待遇而身体更弱的黛玉又该不该安排地方“睡中觉”呢?以宝玉之为人,如果黛玉来了,即使宁国府的尤氏、秦氏等人都考虑不到,宝玉也会提出让黛玉午休的。更何况还有比黛玉年龄更小的惜春呢,她需要不需要“睡中觉”? 对于以上诸多问题,作品中并没有透露出任何信息。如果说自“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起至第六回开篇“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止,许多情节都是《风月宝鉴》旧稿中的文字,黛玉、宝钗等人尚未出现,或者说应该是在黛玉、宝钗等人进京之前的文字,后来在修改过程中移植到了此处,那么为何在贾宝玉做梦时又出现了金陵诸钗的判词和《红楼梦十二支》曲呢?如果说这是另起炉灶创作《红楼梦》时的新内容,那么,以曹雪芹文心之深细,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疏漏呢?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曹雪芹在完成了《风月宝鉴》之后,又在另起炉灶创作《石头记》的过程中,将《风月宝鉴》旧稿中的一部分文字“剪贴”到了此处,并经过增删润色最终加工完成了这一段文字。而在《风月宝鉴》这部旧稿中,黛玉、宝钗、迎春、探春、惜春这几个人物根本就不存在。 再看第七回: 这里已经表述得非常清楚,尤氏之所以单请王熙凤过去,就是为了让她“散淡散淡”,如此也才能合情合理地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及黛玉、宝钗、三春等人留在荣国府中。然而,作为《红楼梦》中“诸艳之冠”的贾宝玉,却不能不让他去宁国府,所以,作者便巧妙地借用王熙凤必须“来辞贾母”这一情节,让宝玉“也要跟了逛去”。这就很自然地将不相干的人都留在了荣国府中,从而集中笔墨展示凤姐和宝玉等人。 然而,即使这一段文字弥补得天衣无缝合情合理,我们也可以看出,后边凤姐、宝玉和尤氏、秦氏、秦钟见面后的有关故事情节,仍然是从《风月宝鉴》旧稿中“剪贴”过来的。 第八回述说因为前一天尤氏、秦氏与王熙凤玩牌时“输了戏酒的东道”,“言定后日吃这东道”,所以这日贾母“遂携了王夫人、林黛玉、宝玉等过去看戏。至晌午,贾母便先回来歇息了”。而“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的秦氏等人不便。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便没有再回宁国府,而是去了梨香院。并且,在这个过渡段中,宝玉和秦可卿之间也没有发生什么故事,算是一个例外。 就在这个过渡段中,迎春、探春、惜春仍然没有出现,也许又被“宝玉等”的这个“等”字划成了“等外品”。林黛玉虽然出现了,但却也存在着不够合理之处。试想:在宁国府演戏,尤氏、秦氏邀请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过去看戏,居然不邀请薛姨妈、薛宝钗母女?这从情理上是讲不通的。因为薛家母女既与王夫人、王熙凤是近亲,且又寄居在荣国府的梨香院啊。 在这里,还有一个不太合理的地方:这次在宁国府演戏,尤氏、秦氏似乎也没有邀请邢夫人。这从下面这段话中即可做出判断: 这里只说贾母、王夫人离开后,“凤姐坐了首席”。如果邢夫人也在这里,莫说凤姐不能坐首席,就连王夫人也是不能的。所以,此处我们应该认为邢夫人这次没有来。此外,贾母“遂携了王夫人、林黛玉、宝玉等过去看戏”一语,也可以作为邢夫人没有来的旁证。 那么,作者既然可以“不让”邢夫人来宁国府看戏,当然也就可以“不让”薛家母女来看戏。至于没来的原因,可以列举很多,比如因为薛宝钗身体不好,所以薛姨妈便以此为借口不来看戏等等。但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来说,作者若安排薛家母女也到宁国府去看戏,又怎么会发生第八回中那些精彩热闹的故事呢? 更令人困惑的是第十一回。这一回是宁国府给贾敬过生日,故而设宴邀请贾氏一族的众族人前来吃酒看戏。贾宝玉趁机跟随王熙凤去探视了已经病入膏肓的秦可卿。在这次活动中,因为薛姨妈、薛宝钗和宁国府没有直接的亲戚关系,不来也是合情合理的,这有小说中的具体故事情节为证:第二十五回叙述给王子腾夫人过生日时,黛玉因为跟王家没有直接的亲缘关系,所以就没有去。但宁国府给贾敬过生日,黛玉和迎春、探春、惜春却不能不来呀!贾敬是黛玉的大舅,也是迎春、探春的大爷。尤其是惜春,她性格再孤僻,也不可能不给自己的亲生父亲过生日吧? 这些不合情理之处,其实也都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些故事情节,都是从《风月宝鉴》旧稿中剪贴过来的。只要是属于《风月宝鉴》旧稿中的故事情节,且没有经过大幅修改的,钗、黛及迎、探、惜三姐妹一般都是不会出现的。这一现象似乎再次证明了某些学者的观点:在《风月宝鉴》旧稿中,确实没有出现这几个人物。 |
|
来自: 昵称37581541 > 《红楼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