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田窑宋朝老窑的瓷器其实主要分为几大窑口,一个是北方的五大名窑,官哥汝钧定,但是我们南方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窑口,就是湖田窑。 湖田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位于今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是中国宋、元两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著名的古代窑场。 因为湖田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窑口,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现在我们景德镇的命名就与湖田窑有关系的。 湖田窑的釉色是非常好的,它晶莹如玉,就像我们玉器里面的青玉,所以历史上有“假玉器”之称。这里有三件湖田窑器物,我们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三件东西只有一件是真的。 那么如何来鉴定这件东西的新老呢,首先我们看这个釉,釉就有一个上釉的工艺,我们看这件瓷像的上釉工艺,其实是液体釉,就是我们的石灰釉上釉工艺,但是我们宋代的包括其他窑口,实际上是干粉上釉法,这个上釉工艺就可以枪毙这件东西。 为什么说这件东西是液体上釉法呢?从这个底足可以看到这个胎釉结合的地方,釉是带流淌状的,这种流淌状的结合,其实是液体的形态。 当然我们的干粉上釉法也有流淌状,但是这整个是一个液体的形态,而不是像固体,慢慢流下来的形态,那么这种上釉工艺就是不对的,如果一个上釉工艺超出了时代特征,这件东西基本上就可以枪毙了。 第二件器物,从器型来看也是比较美观的,但是这件东西的釉跟真正湖田窑的釉是截然不同的,釉面没有宝光,就是瓷器的釉面经过很长时间年代的老化会出现宝光,这件东西的光是比较刺眼的,这就叫做火气、火光,说明这件东西刚出窑不久。 釉面做旧现代景德镇的造假手法之一是通过氢氟酸的腐蚀,这种做旧几乎肉眼是看不出来的,只有用放大镜45度斜打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个表面已经支离破碎了,这是用氢氟酸来做旧。还有更高深一些的,用毛坯摩擦整个釉面,使整个釉面看起来没有火光,有使用的痕迹。 所以这都是需要我们仔细去鉴别的一件瓷器是不是老的,老的瓷器的宝光而且老化痕迹是要非常自然的,除了釉面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胎,胎是一个瓷器的骨头,湖田窑的胎有什么特点呢?湖田窑的胎像压缩的饼干一样,比较干燥、比较坚硬、比较细白、我们先看这一件东西的胎。 这个地方还有开裂,开裂是胎土的糯性不够,古代的胎是陈腐胎,胎土从山里挖下来,研磨细以后,淘洗干净以后,要放到一个池子里面去腐烂的,让有机物去腐化,就像我们吃的霉豆腐(豆腐乳)一样,这个胎土发霉以后,经过像面粉一样揉搓以后,非的柔和 ,就像糯米一样的,肯定不会出现这种开裂现象,这种开裂是因为胎的糯性不够,因为湖田窑是柴窑,柴窑的烧造是很长一个过程的,如果在古代的话,这种胎会爆炸的。 因为它这个胎就是湖田窑的老胎,那么我们不要看到这个胎就是湖田窑的老胎,我们就认为这件瓷器是老的,其实不是的,那么这件瓷器的问题在于哪里呢,它的底足是老的,上面这一截是新接的,也就是老底新接,我们现在的很多仿品,包括现在的很多官窑仿品,它的底足很多都是老的,尤其对于高档的仿品来说,底足基本上是老的 老底新接怎么样鉴定老胎新接呢,首先我们看接底,第一是看器型的流畅程度,我们湖田窑的工艺,底足是裹釉的,它采用垫烧工艺就是防止底足上的釉,沾到匣钵上面,所以它既然采用垫烧工艺的话,它整个底足应该是满釉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鉴定这件东西是新的,它的上釉工艺是不对的,底足的胎是老的,上面的胎是新的。 然后老底新接出现得最多就是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老的底很多有款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什么大清康熙年制,康熙时期主要用的是珠明料,那么上面的瓷器一定是化学料,来模拟珠明料的发色,两种青花发色是有细微区别的,因为现代化学的青花,理论上可以模仿所有青花的发色,所以说在青花发色上的细微区别,是我们鉴定老底新接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大家一定要记住,还有鉴定老底新接的一点,如果底足是有釉的,我们要仔细区分底的釉和面的釉,在颜色、宝光(老化程度)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不是一样的就值得我们警惕,这就是我们讲的老底新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