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你怎样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和易损性】

 xifanglianhua 2019-03-19

经常有患者拿着颈动脉超声报告来门诊就诊,对于斑块、狭窄相当紧张,认为这是一种疾病,询问如何能“治好”。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发现,颈动脉斑块和狭窄非常常见,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很多患者没有相关临床症状。有研究发现,60 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个比例可达到70%以上,而其中仅有一部分患者是高风险人群,需要积极的药物干预。

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测量很多指标,主要测评血管壁的解剖情况、斑块性质、血管内血流情况等。其中,在临床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通过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可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存在及其严重程度。

【教你怎样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和易损性】

根据IMT增厚的程度,可评价为内膜增厚、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进而根据动脉狭窄程度,可以进一步分为轻、中、重度狭窄。

【教你怎样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和易损性】

随着内膜增厚,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心脑血管风险可能随之增加。

颈动脉斑块的成分比较复杂,性质也不完全相同,有些相对稳定,而有些则容易破损,这一类斑块被称为易损斑块。易损斑块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诱因的作用下,可能出现纤维帽破裂,形成急性血栓或导致下游血管栓塞。因此,在评估过颈动脉的狭窄率后,还需要辨别一下斑块的稳定性。

【教你怎样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和易损性】

我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致力于分享医学健康知识,如有任何健康方面的问题可在下方留言或私信我,我会利用空余时间为您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