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宁波天宁寺咸通塔

 静思斋历史文献 2019-03-19
春游浙江第1篇:邂逅千年古塔——宁波天宁寺塔

本文系静思斋·于岳原创、自行拍摄,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这次为期一周的浙江之行,在游山玩水中兼得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18项(蒋氏故居、西湖十景有诸多子项),如果时间允许,我也希望能把它们都记录下来。昨日方归,假期积压的事务“百废待兴”,忙碌了一日,今晚抽空换换脑筋,就先开个头好了。
图1:在中山西路的马路对面看到一座古塔

3月15日中午我们逛完天一阁出来,即沿中山西路步行前往鼓楼那边的东福园饭店吃饭,半路发现马路对面有一座约二层楼高、其貌不扬的古塔,但不方便横穿过去一看究竟。饭后从对面折返前往,赫然发现了国保单位宁波天宁寺的牌照,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天宁寺啊!这是一次计划外的邂逅,因是全家出游,景点的选择要参考家人的接受程度和顺路与否等诸多因素,时间有限又人生地不熟,也无法把每一项文保都提前做足功课,知道其准确所在。
图2:宁波天宁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牌照

如今的天宁寺其实已经没有一点“寺”的样子,这座孤零零的古塔就是天宁寺在地面上硕果仅存的遗迹,我倒是觉得文保项目以“宁波天宁寺塔”命名似更为贴切。与塔一栅栏之隔,是海曙中心小学的操场,再往后则是高大的住宅楼。这里与天一阁、月湖公园、海曙楼距离均近,步行即可达。
图3:宁波天宁寺方位图

宁波天宁寺建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初名国宁寺,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在寺前增建东、西二塔,故又有“咸通塔”之称,一时香火盛极。历史上的天宁寺有过多次更名和损毁重建,唐宋时期的寺名演变在《宝庆四明志》中有详细记载,我就不再赘述,至元代始有天宁寺之名,另有说法说是民国初年才改称天宁寺,当不确也。天宁寺主体建筑的彻底毁灭应还不足百年,具体时间如今似乎没人说得清楚,倒也真是怪事。寺前东塔则垮塌于清光绪年间,现存的是西塔,在90年代整修之前也已是残破不堪,甚至在没有文物保护意识的时代,西塔掩藏在一片民居中,成为往来顽童乱丢垃圾的场所,实在令人唏嘘。正巧东福园饭店里面有些老照片陈列,其中就有西塔早年的样子,家父随手拍了一张,可见下图。
图4:修复前的咸通塔

自1995年开始,当地先后两次组织了对东塔塔基和天宁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并聘请专家,对西塔以原貌进行了修缮,这才有了如今所见的风貌。这事的起因是当时中山路的拓宽,沿线的建筑均已拆除,相关部门最终决议保留西塔,并为此将人行道和地下管线改道。而在考古工作完成后也将遗址完整回填而非毁去建楼,以便后人仍可继续研究。这段往事被记录在《重修天宁寺西塔碑记》上,从规划、保护、修缮、考古各环节来说,均是良心手笔。
图5:天宁寺塔全景

咸通塔曾作为宁波建城之初的标志,历经千年风雨不倒,据说它已是浙江省内唯一存世的唐代砖塔,在江南也很罕见。如今的咸通塔静静的矗立在中山路北侧的便道中,俯瞰着面前宽阔街道的车水马龙和匆匆行人,没有刻意的封闭保护,也没有恶意的人为滋扰,融古于今,却也和谐。


                              
                               静思斋 于岳
                               2019年3月19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