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凿壁偷光终成宰相,晚年成贪官,却引发对穷人得势的讨论

 江山携手 2019-03-19
只要是上过学的孩子,大概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吧,那就是凿壁偷光。这个发生在汉朝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叫做匡衡的孩子,年幼时因为家贫,晚上没有光可以让他读书,他就把自己与邻居家相连的那个墙壁凿出了一个洞,然后就凑着邻居的光来读书。这个精神是可贵的,也是让人欣赏的。
而我们小的时候,一直都被老师耳提面令的认识着匡衡的不容易。老师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向匡衡学习,抓住如今的优越机会来学习。不管我们究竟有没有遵照这个故事的精神,不得不说的这个故事是印在我们脑海中了。只不过,很多人都知道匡衡小时候的事情,却不知道,长大后的匡衡就没有了我们学习的精神。
匡衡的仕途是非常不顺的,当时的汉朝选拔人才没有科举制,只有通过六经中的某一科考试,才能被选为官员。当面的匡衡,足足考了九次,才中了选,成为一个文学卒史。但是,也因为匡衡的九次考试,他对《诗经》的理解非常深刻。并且因为这个才能而受到了当时还是太子的汉元帝的欣赏。随着汉元帝的继位,匡衡的官职也得到了提升,之后更是做了宰相。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这样受过苦的人,是不会把苦在附加到别人的身上的。但是匡衡晚年的时候,被汉元帝封为安乐侯,他在暗中将自己的食邑分封扩大,一直到汉成帝的时候才被拆穿,也因此被贬为了庶人。有人说,匡衡这样的行为在告诉我们,穷人得势之后就会变坏,更是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讨论。但在我看来,这场讨论是没有道理的,也是无理的。
匡衡或许后来成为了贪官,但他又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他为官之时,也曾兢兢业业。在汉元帝后期,因为宠爱宦官,致使宦官当政,当时是匡衡上书,列举了他的罪行,可以说,他的行为给了汉朝社稷一个非常大的发展和改变的机会,不是吗?匡衡也许有人性最自私和最贪财的一面,但不能因为他一个人,就把这个话题当到整个穷人的行列,这是不公平的,不是吗?
对于匡衡,我们很多时候,学习的只有他幼年刻苦求学的精神。这份精神不管是放到哪一个时代都不会落伍,这都应该成为人们坚持学习的精神。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然后在可能的机会中好好学习,不管是学习哪一个方面的知识,都应该用心努力,不是吗?匡衡应该被人们记住,不管是他的好还是他的坏,这都是我们认识他的机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