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复之际,邵雍把它叫做“天根”,这个乾姤之际,他把它叫做“月窟”。天根和月窟,直观地讲就是一种阴阳的消长。 赞同邵雍先天易学的学者普遍认同,邵雍的先天图是一个独创的宇宙发生论的理论模型,它的理论意义在于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图像,表述了最复杂的宇宙变化的原理。 采访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郑万耕: 实际上它是讲天地万物都处在阴阳消长的过程。这个圆图,从上到下,从复卦到乾卦,是一个阳不断增长的过程;这个从姤卦到坤卦,是一个阴不断增长的过程。就是讲一年四季,它是一个阴阳消长的过程,任何事物都处在这个过程当中。那么这个圆图,实际上它是讲阴阳的流行,是一个时间的过程。方图是讲阴阳定位,阴阳定位实际上是一个空间的问题。那么,这样就把任何一个事物放在时间、空间的这样一个框架当中,图形会变化,通过阴阳消长,再发展以至无穷。 邵雍石破天惊地大胆提出了“伏羲之卦为先天,文王之卦为后天”的世纪说,从而构建了一套烁古震今的先天易学体系。那么,何谓先天呢?有一天,邵雍见学生正在背诵他的诗“若问先天一事无,后天方要着功夫。”便问道:“如何是一事无呀?”学生回答:“出于自然,不用安排”。邵雍默然许之。他在《观物外篇》中写道:“先天之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吾终日言而未尝离乎是,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