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对产品进行品质管理?

 blackhappy 2019-03-19

产品品质管理历经质量检验、统计技术应用,到现今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将产品质量从检验延伸到了预防控制,使得我们的产品品质大幅度提高!

能够系统性的做好产品品质,需要做好20个方面:

1、管理职责

明确在企业中与质量有关的各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包括高层要做的管理评审;中层要做的质量控制;基层要做的质量操作,明确质量责任,做好质量基础管理!

2、质量体系建立

要建立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到作业文件的系列体系,明确对顾客的承诺要求,各个生产环节的协调与管控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方面的控制,用质量管理机制来保证产品品质。

3、合同评审

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包括产品质量、交货周期、技术要求等要明确,并组织公司专业部门评审,确保能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避免拍胸脯承诺后做不到,而产生纠纷!

4、设计控制

产品是设计出来的,做好设计,减少后期问题,是很关键的!要在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和设计修改等环节进行控制,确保设计出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5、文件和资料控制

将与质量有关的文件、资料、图纸、施工方案等要进行控制,规范这些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修订、发放等做好管理,确保使用现场的所有文件资料都是最新有效的版本,避免使用不适合的文件,造成产品质量问题。

6、采购

明确采购需求和选择合格的供货商,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做好进货检验,进而保证我们产品的品质。

7、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

有些产品,使用了顾客提供的产品,比如来料加工等,要做好保存、验收和使用记录。

8、产品标识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加工中要做好各个工序的标识,分清责任,便于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追溯到工序、岗位甚至是个人。

9、工序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好人机料法环测各个环节的控制,操作人要具有操作证书,满足操作中的需要,确保生产中的质量。

10、检验和试验

制定检验标准,做好原材料、半成品和出厂产品的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11、检验、检测设备控制

对产品检验检测所需的设备要进行标识、周期检验、确保现场所使用的检测设备精度要求符合规定。

12、检验和试验状态管理

在生产现场要做好检验状态的管理,避免状态混乱,影响品质。检验状态分为4种:未检、已检待定、合格、不合格。在现场要做好标识和隔离。

13、不合格品控制

对检验人员检验出现的不合格,要有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行处置,处置方法有4种:返工、返修、降级使用、报废。根据不同的处置结果,采取措施。

14、纠正和预防措施

对自己出现的问题,要采取纠正措施,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整改,避免再次发生相同的问题;

对其他人员、部门或者外部出现的问题,我们也要针对自己,找出可能发生问题的潜在原因,来完善方法,预防问题发生。

15、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产品生产出来后要按照产品的要求,做好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环节的管理,确保产品交付给客户的整个过程中的质量。

16、质量记录

做好与产品有关的各种记录的填写、保存、查阅、销毁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这是证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证据,要管理好。

17、质量体系审核

对质量体系文件的执行过程建立审核制度,定期开展审核活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开具不合格报告,要求有关责任部门进行整改,确保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18、培训

要保证产品品质,关键是人员能力的提升,要建立培训体系,通过培训、考试、实习等,确保我们的员工都符合岗位要求,持证上岗,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19、服务

要与客户进行沟通,调查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帮助客户解决产品出现的问题。

20、统计技术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运用控制通、直方图、鱼刺图等统计技术,来分析产品质量,采取解决措施。

以上是确保产品品质需要的20个要素,有不同的意见,请在评论区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