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律诗真的可以“一三五”不论吗?

 阳关残雪 2019-03-19

格律诗真的可以“一三五不论”吗?“拗救”可不可以认为是今人为古人写诗失律做的掩饰?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这句明显不符律句规则,被归纳为拗救,是因为大诗人不可能失律吗?纯格律问题,不涉其它。

……

以上是题主的问题

一、片面的“一三五不论”

其实知道有救拗这个词,自然就知道了一三五不论是片面的说法,不过这也是记忆的一个简单的方法,相对二四六来说,一三五宽松很多,确实有很多种情况下一三五不论

律诗有四种基本句式:

1、◎仄⊙平平仄仄,2、⊙平◎仄仄平平。
3、⊙平◎仄⊙平仄,4、◎仄平平◎仄平 。

可以看出,“一”,肯定是不论的,四种都是平仄均可;

“三”,有123种句式是不论的,第4种“◎仄平平◎仄平”有一种救孤平的变格“◎仄⊙平平仄平 ”,也可以算是不论的;

“五”,只有第3和4两种句式是不论的,另外第1种句式“◎仄⊙平平仄仄”有两种变格,三仄尾“◎仄⊙平仄仄”、鲤鱼翻波◎仄仄平仄,可以看出第五个字也是可平可仄,是有条件的“不论”。但是第2句式第五个字不能不论,否则成了三平调,就不是格律诗了。

所以说一三五不论不是金科玉律,是“大致如此”,这个口诀有利于学习并记住律诗的句式。

二、“拗救”可不可以认为是今人为古人写诗失律做的掩饰?

拗救在宋朝的诗话里就有了记录,不是今人为古人的掩饰,应该算是一种归纳吧。陆游“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再青”上句拗,“⊙平仄仄仄仄仄”,对句救拗:双鬓向人无再青,即“◎仄⊙平平仄平 ”。这个句式是对句双救,本句救孤平“向”。

相同的句式有杜牧的江南春,大家都知道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句与对句的句式与陆游诗完全相同。

仄仄仄仄仄,这种句式还有: 向晚意不适,对句救拗,驱车登古原,这是五言诗,句式和七言救拗句式后五个字完全一样。

还有“仄仄平仄仄,野火烧不尽,对句救拗和上面一样, 春风吹又生。

这几种的救拗方式完全一样,对句:◎仄⊙平仄平。第五个字必须平。

结语

关于救拗可以看看《 老街诗词闲话11-格律诗怎么救拗? 必读》,古人的拗句可能是追求一种音韵的特别味道,救拗的句式,因为有普遍应用的规律,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式,不是今人发明的。

宋人关于救拗的诗话名字我忘记了,作者在某个诗话中写了一小段,我查了半天找不到,这就是不做笔记的坏处。记得李敖说读书的方法之一,就是把书剪了下来分门别类归档,写文章随时可以查找。李敖是真读书人也,买书都买两本,一本用来看,一本用来剪。

@老街味道

……

找到了一处,节选自《诗人玉屑》:

拗句 鲁直换字对句法,如 〔只今满坐且樽酒,后夜此堂空月明。〕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 〔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适来何处蝇。〕 〔秋千门巷火新改,桑柘田园春向分。〕 〔忽乘舟去值花雨,寄得书来应麦秋。〕其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前此未有人作此体,独鲁直变之。
苕溪渔隐曰:此体本出于老杜,如 〔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 〔一双白鱼不受钓,三寸黄甘犹自青。〕 〔江外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 〔沙上草阁柳新晴,城边野池莲欲红。〕似此体甚多,聊举此数联,非独鲁直变之也。今俗谓之拗句者是也。

以上可以看出,有人以为拗体出自黄庭坚,有人说杜甫时就有了。

还有一本诗话里也有记载,以后找到再加上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