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

 一山阿武 2019-03-20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孟昶,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

花蕊夫人——孟昶(chǎng)的一个贵妃。花蕊夫人本是民间一个姓费的女子,因貌美家贫,沦为歌伎,后于无意间被孟昶发现。此女不仅貌美如花,而且琴棋书画颇为精通,尤其长于诗词(估计在当歌伎时得到很好的训练)。孟昶对其恩宠有加,故后封其为贵妃。

孟昶不是一个胸有大志的皇帝,偏安一隅,享受着他的小国生活。生活中也是奢侈无度。据说因为他怕热,就在皇宫里的摩诃池上建造了一座水晶宫来避暑。夏日炎炎之际,孟昶便携花蕊夫人一起在水晶宫中鸳鸯戏水,过着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江山社稷早就被他抛在脑后了。

只可惜好景不长,梦终归是要醒来的。在享受这样美好的日子没多久,宋军攻入了后蜀,一如南唐后主李煜一般,孟昶也成了阶下囚。孟昶选择主动投降,被封为秦国公,然后迁居宋都汴京,实际上就是宋朝为了便于监视他。从此孟昶也就过起了如李煜一般的阶下囚的生活。结局可想而知,不久后孟昶便郁郁而终。

花蕊夫人自然也随着孟昶来到了汴京。但此一时非彼一时,花蕊夫人眼见国破家亡,跟着夫君过起差不多是囚禁的生涯,内心自是忧愤不平。有一天,不知是觊觎花蕊夫人的美貌还是耳闻她工于诗词,宋太祖召见了她,并让她作一首诗。花蕊夫人当场写下一首诗抒发自己愤慨之情: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的大意就是:后蜀君王在城楼上竖起了白旗,我一个深锁内宫的女子又能如何?守卫君王的十四万人一起脱下金光闪闪的铠甲,这些人中既然没有一个是守卫国家的真男子!

一个弱女子,发出的不亚于男子的激情愤慨之音。“在深宫”突出自己作为女子并不知情,一反“女子祸国殃民”的论调,同时写出身为弱女子的无奈。但就算如此,依然看不惯君王不战而降的做法。号称十四万的兵力却屈服于宋军区区数万兵力。最后更以对比、夸张的说法,突出自己的愤怒,“更无一个是男儿”骂的痛快淋漓。“无一个”与“十四万”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亡国之恨的同时更表达出对误国者的切肤之痛。女子当能如此,男子情何以堪?

后来据说宋太祖把花蕊夫人也封为妃子。但花蕊夫人对旧日夫君念念不忘,又能如何?“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屈指算来,西风几度?似水流年暗中已换,可往昔的美好只能梦中再现。后来苏轼写了一首《洞仙歌》,比孟昶的原词更出色,也使“冰肌玉骨”的花蕊夫人更为世人所知。


《洞仙歌》

苏轼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白话译文:

肌肉骨头像冰玉般莹洁湿润,本来十分清凉没有一丝汗渍。晚风来水殿里丝丝暗香弥漫。绣帘撩开明月一点偷窥佳人,佳人斜倚在枕边还没有入眠,黄金钗横着堕着鬓发乱蓬蓬。

从床上坐起牵着白净玉手,起来漫步在寂静的庭院当中,时而可见细数流星渡过银河。试问夜色如何三更已经过去,月波淡玉绳星随着北斗低旋。屈指掐算什么时候送来寒冷,不知不觉似水流年悄然逝去。


文学赏析:

此词描述了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与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纳凉的情景,着意刻绘了花蕊夫人姿质与心灵的美好、高洁,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叹。

上片写花蕊夫人帘内欹枕。首二句写她的绰约风姿:丽质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凉无汗。接下来,词人用水、风、香、月等清澈的环境要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润,创造出境佳人美、人境双绝的意境。其后,词人借月之眼以窥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饰的残妆——“钗横鬓乱”,来反衬她姿质的美好。上片所写,是从旁观者角度对女主人公所作出的观察。

下片直接描写人物自身,通过女主人公与爱侣夏夜偕行的活动,展示她美好、高洁的内心世界。“起来携素手,”写女主人公已由室内独自倚枕,起而与爱侣户外携手纳凉闲行。“庭户无声”,制造出一个夜深人静的氛围,暗寓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时见疏星渡河汉”,写二人静夜望星。以下四句写月下徘徊的情意,为纳凉人的细语温存进行气氛上的渲染。以上,作者通过写环境之静谧和斗转星移之运动,表现了时光的推移变化,为写女主人公纳凉时的思想活动作好铺垫。结尾三句是全词点睛之笔,传神地揭示出时光变换之速,表现了女主人公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这首词写古代帝王后妃的生活,在艳羡、赞美中附着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词清空灵隽,语意高妙,想象奇特,波澜起伏,读来令人神往。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宠妃,后蜀灭亡之后,花蕊入宋,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诗句令赵匡胤大为倾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贵妃,据说跟太宗赵光义也有瓜葛。对这样一个与三个皇帝有绯闻的“亡国之妃”,苏轼坦然地把她刻画得几近仙女,且毫不避讳地写她与孟昶的爱情。此词在宋朝广为传唱,还没有一个道学家跳出来说三道四。

宋末张炎著《词源》一书,已启后世有关苏、辛优劣之端。张炎认为辛词豪气太盛,且以戏弄笔墨居多,难入雅词之室。而苏轼词则“清空中有意趣”,“清丽舒徐,高出人表”。其中这首《洞仙歌》即是备受称誉的一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