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更是一年最美时。 但同时,这个时节气候变化多端。时而阳光普照,春风送暖;时而阴雨连绵,寒气袭人,所以不少人称春季为“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 于是,春季养生,又被懒了一冬天的大家提上了日程。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重在养肝。而养肝的方法,小编讲过很多次,从吃喝到起居,从刮痧到运动等等。其中通过吃喝来养肝,想必最合大家的心意。 不过,有个问题需要大家特别注意一下:春节养肝,千万要留心食物的口味。因为有一种口味可以养肝,还有一种口味,吃多了反而伤肝! 别不信,接着看,你就知道这两种口味分别是指什么味,以及为什么会这样了~ 一种口味伤肝,一种口味养肝 中医名著《千金要方》载,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元代养生名著《摄生消息论》中也说道:“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宜甘,以养脾气。” 这里说的“省酸增甘”“减酸宜甘”,说白了就是:春季养肝,应该少吃点酸味食物,多吃点甘味食物。 懂点中医养生的朋友可能会纳闷: 五行对五味,肝对应的是酸,咋还伤肝? 中医不是说“酸补肝”吗? 其实,大家说的没错。 《黄帝内经》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人体摄入酸味食物,入肝后有收敛之效,可以制约肝气,以防止其过度升散,从而保证肝血得以潜藏,所以中医素来有“酸补肝”一说。 但问题是,春季肝脏本就活跃,是肝旺之时,肝气本该顺应自然而生发。这时如果吃太多酸味食物,则会导致肝气收敛太过、肝火偏亢,从而影响肝气生发、筋脉畅达,并损伤脾胃。 相反,如果多吃点甘味,则有利于养肝护肝。原因有二: 第一,甘味食物向来滋补和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和因“肝苦急”所致的急躁易怒、脉络拘急、不畅。 第二,在中医看来,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肝细胞的再生能力跟身体的营养状况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要养肝,护好脾胃也很重要。甘味食物可入脾养胃,有助于气血生化,从而保护肝脏功能。 注意:减酸不等于禁酸,而是要少吃。 建议: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红枣、蜂蜜、山药、扁豆、新鲜黄绿色蔬菜以及水果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 好啦,关于这两种伤肝养肝的口味,总结下来就四个字——减酸增甘,这也是春季养肝的秘诀所在! 其实平日里,关于伤肝行为、养肝方法等等,小编们已经科普了很多。今天,小编就直接给大家分享3个养肝方吧! 一茶一汤一零食,悄悄养好你的肝 一茶:养肝护眼茶 原料:贡菊6朵,桑葚5克,黑豆10克,核桃仁5枚,罗汉果少许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养生壶或砂锅,加水1800毫升,大火煮开,小火慢煎15分钟,即可饮用。 营养点评:贡菊质地轻、气味清,可清肝明目。罗汉果入肺,可润肺平燥热。 肝脏在春天容易脾气火暴,最需要温柔安抚。而想要让肝火回归,不仅要滋阴养血,还要补肾,让保守的肾脏拉暴躁的肝脏一把。 这时,配上桑葚、黑豆、核桃仁,可取其补肾、养血、滋阴的功效。再加上罗汉果,平燥热可谓一绝。 温馨提醒:
一汤:枸杞黄精汤 原料:枸杞15克,黄精10克,猪肉100克,生姜、葱、食盐、料酒少量。 做法:枸杞、黄精洗净,加水浸泡10~15分钟。锅内放水,烧开后加入整块猪肉烧开10分钟转小火,30分钟炖熟,加葱花、食盐、料酒。捞肉切碎片,喝汤。 温馨提醒:此汤要分体质喝。
一零食:枸杞 看到这个零食,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其实关于枸杞,我们已经写过太多。在这,小编只强调三点: 1. 枸杞子的食用也要根据人群而有所调整。 例如,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用眼较多,可酌情增加;中壮年肝火较旺,可酌情增加;而老年人因机体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分量可减半摄取。 2. 脾胃虚寒、阴虚精滑、腹泻、寒痰冷癖者不宜食用枸杞。 3. 枸杞的最佳吃法是干嚼,建议每天的干嚼量不超过10克。 |
|
来自: CYC2008 > 《#保健养生/卫健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