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表拆开来看: 先看横坐标是企业发展分四个阶段:概念性的规定,不全对,基本对。 产品阶段--运营扩张阶段--持续经营阶段--资本扩张阶段 再分别看每个阶段的纵坐标 1、产品阶段:财务角度看不是一个企业,只是一个项目,但财务不会这么说。 企业自身关注: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不是竞争优势,是竞争力)。 产品竞争力:是在产业链上和上下游谈判的能力和同行业比较产品之后能够继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投资者关注:产品是否兼具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好理解,交换价值是盈利点。 关注的数据:主要是产品本身是否受到用户青睐,以及用户粘性等。 融资:是创业融资和天使轮融资。 2、运营规模扩张阶段:从产品到企业进化,需要精准管理。 阶段特点:按企业经营方式思考问题,比如人力资源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各种考核和激励制度,用投入换取市场规模的扩大。营销人员要用营销费用换回预期的品牌建设收益和市场收益等等。 估值理论:本阶段对投入产出比十分看重,且要求精确,一般使用梅特卡夫模型微调版来分析,每一次费用投入都要有对应的结果产出,否则会影响到下一轮融资。 重要数据:从产品本身的数据变为企业经营的成本和支出。 融资属性:本阶段A、B······轮的融资不是为了产品研发,本阶段的资金主要用于扩大企业运营规模,为进入持续经营阶段做准备。一般来说,投资者不会像以前一样盲目烧钱砸产品了,投资者每一轮融资的前提是上一轮资金投入后,运营规模产出是否达到预期,也就是上一轮花钱的效果决定你有没有下一轮融资。 3、持续经营阶段:进入稳定的盈利周期,没有新的融资也可以稳定收益。不是阶段性的盈利,是进入了稳定期。 阶段特征:盈利,且收入足够做下一轮两轮投入。 估值理论:稳定的盈利,有些企业去找投资人说自己已经进入盈亏平衡,进入稳定的持续经营阶段,需要大额融资进入资本扩张阶段,但实际上企业只是刚刚实现盈利,可能只是本月或本季度盈利,在财务角度看实际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并不能称作是持续经营阶段。 重要数据:此时资本会在投入产出单项以外,重点观察净利润数据。要想在这个阶段继续获得资本青睐,就一定要重视净利润指标。 融资属性:自给自足甚至反哺 4、资本扩张阶段:都想进入的阶段,但很少真正进入,一般都是觉得自己进入了。所以要冷静看待自己是否进入此阶段。 注意几个点: (1)次阶段和运营规模扩张不同,不是内部的调整带来规模的扩大,而是通过外部并购等方式获得利润和规模。 (2)短期内会出现财务数据下沉的情况,因为是先出钱,后出利润。因此做为投资者,关注的数据是财务数据下沉的持续时间和走势。 (3)此阶段的融资是资本性融资,不是运营性融资。 读到这里的朋友,很感谢你,送你一个完整版的截图作为感谢,要保存就保存这个吧,希望对你有用。 以上。 应该写在前面但你们不会感兴趣的一段话: 最近在学习财务报表基础知识,上周写了关于资产负债表的基础知识和注意事项,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下周更新。本周主要听了商学院的一堂财务课程。财务分析和企业生命周期课程。 整理了一张表,把很多零碎的概念放到一起,更全面的理解企业的生命周期。以后分析一个企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对应表中的信息,也能快速出一个企业发展基础版分析报告。 弄懂了天使轮、A轮B轮、盈亏平衡、资本融资是什么意思(以前的理解不够系统),系统了解了每个阶段的特征,每个阶段应该关注的数据,每个阶段的估值理论,以及阶段的融资的属性。 |
|
来自: 落日归雁 > 《CC财务知识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