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潭沟'三道楼子'长城

 香堂猫狗 2019-03-20

上图选自《明长城通览》

2018年4月30日顺路前往北京密云龙潭北沟西面的三道楼子段长城,这一段长城比较偏远,山形险峻,再加之万农庄禁止进入,难以就近登城,很多长城资料都跳过了龙潭沟段长城。

走长城前辈“11路军”早在2013年即走过这段长城,其新浪博客有详细记述,并且很早就使用三维地图详尽标注,非常经典,致敬!

北朝时期为了防御北方的游牧民族开始修筑长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古北口第一次出现长城。到明代,古北口长城成为明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

明代长城分为九镇,九镇之一是蓟镇,镇以下分西、中、东三协,每协又分四路,蓟镇西协管理墙子岭、曹家寨、石塘岭、古北路。

西协由石匣堡统领,虽然石匣堡已沉入密云水库,但去过石塘路古堡,站在石塘路火车站附近的孤楼上,可以对周围长城沿线的敌楼一网打尽,可以想见石匣堡也一定处于统御西协而运筹帷幄的位置。

另外,按新浪博主“活力的荒野”的说法各路管辖范围为“墙子路之清水河;曹家路之安达木河;古北口之潮河;石塘路之白河。” 山河相依,这种说法也可帮助记忆。

《四镇三关志》中对这一段长城记述如下:

古北路关寨一十八,分为古北口和潮河川两部分。潮河川包括蚕房谷寨、陡道峪寨、乍谷关、吊马谷寨、潮河第七寨、潮河川关、潮河第六寨、潮河第五寨、潮河第一寨等,边城九十二里,空心敌台二十七座。龙潭沟长城属于潮河川,这里曾发生过泥石流,村民已牵出,又采石、探洞,加之新建农庄,没有查找到相关资料,附近相近的地名仅找到潮关村。

北方就是僧帽山。

今年三月份来的时候进山的土路还比较难走,这次因为大桃园北面山谷里有施工车辆,进山很顺利,今天能见度要好很多。山上也有人常走的样子,比预计的要顺利一些,按路网走问题不大,长城线更是路线比较清晰。

防火壕沟

野猪套,永远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翻过一座不太高的山就进入了之万农庄的地界,下山不远就是河道和简易公路。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诗句出自文末一首古诗,富于哲理。

水石浒有一所房子。

再往北走有几所房子应该就是大伙房。

接近吊马寨水关,看到敌楼了,简易公路到这里为止。

路边盛开的白屈菜,有剧毒。

对比一下,之万农庄龙潭北沟的三角城卫星图。

这条山谷北面立有水关石碑的位置古代是否有水关值得怀疑。

张玉坤《明长城九边重镇防御体系分布图说》:

按距长城的远近将军堡分为三类:

1. 游击堡,游历于各堡之间,起协调助援作用,规模较小,临时性强。

2. 屯军堡,距离长城较远,距离从几里地到几十里地不等,规模较大,周长以3~4 里的居多,在山谷或冲积平原,军士战时守城、农忙耕种。一般处于交通要道,一则守住关口,二则便于运输。

3. 前线堡,据长城的距离较近,有的位于长城线上,最远不过几里地,规模较小,周长一般在1~3 里之间。多居山头上,位置险要,便于瞭望。

最后一段描述有点学究,其实吊马寨城堡不是建在山头,而是建在山坡接近山脚的位置,但是在古堡内可以清楚看到东西两座镇关楼,相互之间可以很好的通信。

另外,无论哪种军堡还都要考虑水源的问题,附近这两座城堡的选址让古人的智慧再一次彰显无遗。

这次走的吊马寨城堡卫星图。

上面这两座城堡遗址北面都有水关石碑,附近有边墙。

结合两座城堡的位置和《四镇三关志》中河流的标注位置推测:这座城堡是吊马谷寨,吊马谷寨北面的水关为乍谷关,三角城是潮河第七寨。

很快抵达古堡,这里的两块石碑与之万农庄北面另一块“吊马河水关”的石碑,与《四镇三关志》中的记述不完全吻合。

高高在上的古堡,面积比较大。

古堡大门

古堡内的残垣

古井

水井处于古堡高处,可以想见当年这里水量丰沛。

石碾盘,上面的碾磙子在古堡外路边。

从城堡出来,再往北走,又一处门洞。古堡内部划分几个大隔断。

不远处就是吊马寨水关遗址。

水坝前面是个小山洞。

向东侧翻山去石碑注明的吊马河水关的上山路口在这座水坝后面,有路标。

水关上方是向上拔节的边墙。

单边墙结构。

只有水关附近有边墙,上面的敌楼都是山险墙之间的孤立敌楼。

小知识:

边墙是长城工程主体,墙体依材料区分为砖墙、石墙、夯土墙、铲山墙、山险墙、木柞墙、壕榨等类型,随地形平险、取材难易而异。

铲山墙(劈山墙)指将天然山体铲削成陡立的墙壁;

山险墙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砖石垒砌;

木柞墙指树林中的木栅栏墙;

壕榨指挖掘壕堑后于一侧的培筑土垣。

吊马寨水关东一楼,二层楼梯较高。

一扇门,羊粪楼。这一带敌楼都是标准的3X3结构。

越过东一敌楼向下看,吊马河水关镇关楼也是这样处于小山坳处。

东北方向是东二楼。

快到东二楼有一段狗牙路段,在这里向北望向三月份走过的龙潭北沟方向。

大部分坍塌的东二楼

从东二楼西望。

原路折返,回到吊马寨水关,再向西攀爬,古堡对面有之字形山路去往三道楼子一线长城。

直接去西一楼爬升较大,决定绕行,走沟谷直接上西二楼。按11路军博客的记述,西一楼和西二楼之间还有两座石墩台。

沿沟谷小心探路,爬升一阵才抵达西二楼。

西三楼

海拔渐高,高山杜鹃多起来。

山脊成片的钩齿溲疏,洁白素雅。

山丁香,馨香馥郁,远远地你就知道“她”在了。

西四楼,称它丁香楼吧,我的最爱。

从西四楼回望。

划重点,三道楼子长城名字的由来:

三道楼子是指吊马寨水关至双山之间一段长城。

从《长城小站》看到三道楼子长城山坡有一条与边墙平行的马道的记述,这次长城接龙中午休息下到长城线下面的山坡,无意中发现开阔的山坡平地,也证实了这种说法,加之附近有“白灰窑”,也可以旁证马道的用途。对三道楼子名字的由来已经困扰了很久,结合这里的地形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和南太行白陉古道之'古道、水渠、公路'三道轨迹有异曲同工之处,三道楼子的'边墙、马道、河道'正好也是三道轨迹,”三道楼子“也许就是由此得名。

当然猜测总归是猜测,聊以自娱,正如马未都先生所言:“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高高耸立的西五楼

西五很雄伟,我没拍出效果来。

楼梯里面形成了一个小隔间,结构较特殊。

从西五楼向西看就是双山,其中之一是僧帽山。

下面有西六和西七两座敌楼。几年前来过记得这里还有敌楼,这次山高林密没有发现。

这次捡到一块稍大的瓷片,有三厘米长。

西六,炼金术士楼。

三居室

回看高处的西五,过来时路网打了个S形弯,不要怀疑,在西六再看就会看明白,是为了绕过这几座山峰。

然后横切至前方垭口到达西七,敌楼一角坍塌,未拍照。

之前去偏道沟几次,这座敌楼来过,这一段长城之龙已对接。

很是想念寨子沟山野散养的那群大小黑猪,会与人在山野里捉迷藏,活力十足,相比较之下南海子公园麋鹿苑里的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四不像”的野性简直已经丧失殆尽。

沿山路下山,山脚下的山洞。

山门

进山时有一只大野鸡出现在路边,很快飞走,出山时又遇到了一只,也许是老朋友了,这次它不害怕,停在路中间驻爪观望,我取出手机拍照,走近它才飞走。

在这片山林还遇到了松鼠、野兔、蛇和奇异的蝴蝶等等,山林本来就是它们的家园。

上午天气晴朗、炎热,水带少了,不得已用山杏解渴,幸好下午阴天,出山时还掉了几个大雨点。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