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大才,也可以说是天才,他不仅非常的博学,其实这个世界上博学的人有很多,但是还需要有创造力,无疑苏轼是一位很博学,同时又有着极强创造力的人,所这他才能够写下那些动人的诗篇,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可能大家对于苏轼的诗并不是很熟悉,相反对于他的词会更加熟悉一些,其实这主要还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因素,我们都知道宋朝是以词闻名天下,以至于宋朝的很多诗人,显得有些黯然失色。所以大家也就会对苏轼的词了解,反而对于他的诗却有些陌生;应当这么说苏轼的诗一点也不亚于他词,同样很多诗作,也是难得一流佳作。 譬如苏轼的这首《阳关曲·中秋月》,同样的是一首描写中秋的诗作,也是一首非常经典的杰作,尽管只有四句,一共才二十八个字,但同样的写得极为生动,也非常的凄美,读来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阳关曲·中秋月》宋代: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写给很多关于中秋的诗,同时词就更不说了,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是成为了描写中秋的千古绝唱,但是他的这首《阳关曲·中秋月》,同样的也是描写的很深情,字里行间,却是诗人的一片忧愁。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在这开篇的两句,极力地渲染周围的环境,这样的一种描写方式,立马使得这首诗显得更为生动,每当夜幕降临之后,天上的白云也没有了,这个时候天间便是有了一股寒气,同时那皎洁的月亮,此时很像是玉盘那样晶莹剔透,高高地挂在夜空中。这最后的一句比喻,用得极为贴切,也非常的唯美,从而令此诗,显得意境更为高远。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最后这两句,也是此诗最为经典的两句,那这两句大致的意思是,我这一生中只要逢到这中秋之月,那月光便是没有,时常会被乌云所遮蔽,所以很少能够像今天这样,可以这么清晰地看到这一轮高挂的明月,但是对于我这么一个人来说,明年的中秋,我会在哪里呢?又能够不能够看到这样的中秋夜景呢?诗人在这里的一名反问,更是读来让人感伤不已,由于诗人一辈子颠沛流离,内心自然也流露出无限的忧愁来。 苏轼的这首《阳关曲·中秋月》,用词极为讲究,而且充满了丰富的情感,也正是这种深入的描写,从而也使得这些诗有了无限的意境,字里行间,尽是苏轼对于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于前途的担忧,正是他那种极不稳定的生活,使得诗人内心是无比的痛苦,也非常的伤感,特别是对于苏轼来说,每当中秋月,内心便是会更加的伤感,所以诗人才写下了这首流芳百世的千古佳作,同样的也是成为了描写中秋的一首难得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