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四怯薛”的护卫军制度, 使成吉思汗成功制约在外诸王和那颜!

 金色年华554 2019-03-21

华夏皇帝漫谈之元太祖铁木真

成吉思汗在立国前后,创建或完善了一系列的国家制度。这些制度虽然仍旧带着浓厚的游牧民族的特点,但在当时,对蒙古汗国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宋嘉泰四年(1204年),为了彻底地打败强盛的乃蛮部,成吉思汗借鉴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度,把自己的部队按照十户、百户、千户的进制方式加以组编,委任了各级那颜(长官)。蒙古国建立之后,成吉思汗进一步完善了这种制度,把自己的部众划分为95个千户(金代称为“猛安”)。千户之下,又设百户(金代称为“谋克”)、十户等单位。

成吉思汗任命自己的亲信担任千户之长,统辖其民。千户组织带有军政合一的特点。平时游牧、狩猎,战时作战,并且需接受赋役的征调。诸千户之上,又按其地域划分万户,万户之长由如木华黎等忠心耿耿的开国元勋担任。万户只是单纯的军事统帅,没有征税、抽丁等政治权利。

随后,成吉思汗着手扩建中军怯薛军。在1204年,成吉思汗整顿军队之时,就已经挑选了一部分贵族子弟充当自己身边的护卫军。在建国后,他立即把护卫军的人数扩充到了1万人,分为四队,轮流值班,称为四怯薛。四怯薛各有怯薛长,分别由成吉思汗的亲信“四杰”博尔术、博尔忽、木华黎、赤老温担任,并世袭其职。这支军队只接受成吉思汗的调遣,主要职能是护卫大汗金帐和分管汗延的各种事务。成吉思汗很重视这支军队的可靠性,因此在挑选土兵的时候,专门从各级那顔的子弟中挑选。成吉思汗手里掌握有这样的一支精锐部队,就足以制约任何一个在外的诸王和那颜了。另一方面,各级那颜的子弟被纳人怯薛中,就相当于“质子”,这就更有利于成吉思汗驾驭臣下了。

成吉思汗还创制了蒙古文字,颁行法典。蒙古本来没有文字,只靠使者传报、结草刻木记事。成吉思汗在消灭乃蛮部后,俘获了乃蛮部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命在畏兀儿文的基础之上,创制蒙古文字,并命他教授诸子们学习。此后不久,成吉思汗命人将蒙古自古相传的习俗、历来的训令等加以汇总,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称为“大札撒”。

大札撒在当日时具有法律的效应,是断事官和其他各级行政官史处理司法及日常政务的主要依据。宋开禧二年(1206年),成吉思汗任命其养弟塔塔儿人失吉忽秃忽担任大断事官,主掌司法,除了负责审理案件、惩治犯罪之外,还负责户口的征收,以及赋税的征收。在大断事官之下,又设立地方断事官,专门负责管治本区域的百姓。这系列的措施有利于巩固成吉思汗的汗权,构筑了蒙古帝国的基本框架,也为他在以后的岁月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扩张战争莫定了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