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虎的书法:不是看不懂,而是看不下去,请原谅我的一双俗眼

 大愚若智9999 2019-03-22

石虎的书法:不是看不懂,而是看不下去,请原谅我的一双俗眼、笔者不喜欢“书法大师”“书法大家”“书法奇人”这样的字眼,因为书法从古代来说,无非就是文字规整的进化过程,从歪歪扭扭的状态,写到端端正正的境界,这就是书法最基本的要义。有的朋友要反问,你说端端正正是书法的境界,那么张芝张旭怀素的草书岂不是没有端正的境界吗?是的,依笔者对书法的理解来说,狂草不是书法,而是抒情的随意,是心绪大于规矩的状态,所以人们常说,草书不入格,神仙认不得!从民间俗眼的角度来讲,草书是没有书法“品格”的,因为草书本无法,天下无物非草书嘛,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呗。当然,这里要区别一下,章草例外。笔者认为,章草虽然有草书的名分,但仍旧是书法的规矩,是不失格的书法。

写书法最难得的是规矩,也就是法度。写书法最容易乱是也是法度,只要法度一失,管他真草隶篆,都是失格作品,就是远离书法要旨的表现。所以历朝历代考科举,都要求用楷书答卷,因此状元卷才是传统书法的经典,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兰亭序还是祭侄稿,再或是寒食帖等等行书作品,与状元卷的书法品格都是无法比的。这些行书精品,在状元卷的比较下,也是黯然失色,没有什么奇观异景。当然草书千字文、自叙帖更是在状元卷的比较下再失书法的最后一撇,仅仅是线条的塑造,再也没有书法的严谨。笔者之所以这样比较,就是想要表明一下自己的书法观点:书法不仅仅是线条的艺术,还是结体的精彩,线条与结体的最佳体现形态,除了楷书法度有这样的机会,其他书体都不能与之担当。

当代书坛,已经对楷书失去了基本的修为功力,许多当代书法家的楷书修养是空白缺失的。为了弥补这种书法修炼的缺失,他们自有方法:以创新为名,搞书法的胡涂乱抹。如果你说这样的书法是丑书,他们还会反驳:这不是丑书,而是你看不懂。一幅不屑与你一介平民论书法的腔调,似乎还是写丑书有理的派头。

笔者发现一位名叫石虎的书法家,不知道他的楷书写得怎么样,但观他的丑书是写得相当有“品位”,拿着树枝子一般的笔具,然后用很焦的浓墨,在宣纸上画道道,书法失去了气韵,也毫不生动,结体不守规则,写成的字个个如枯枝乱麻,要多难看有多难看。石虎这样的书法,在小圈子里竟然还有高评,比如邵大箴先生曾经说石虎的这种书法是形象大于思维,直觉大于理性,人性大于学养的书法创新。言外之意,写得不错,富有创建。笔者真是呵呵了,能把石虎的这种书法神捧成优,真是睁眼说白话,令人哭笑不得。

笔者观赏石虎的书法,不是看不懂,而是实在看不下去,粗头乱服,无衣不履,这不是写书法,而是随心所欲地乱划拉。如果这样的字迹算是书法的话,王羲之得撕了兰亭序,柳公权得摔碎他的石砚台——真是想不到,后世书法竟然如此丑观!不知道爱好书法的朋友们,如何看石虎先生的书法?你能看懂吗?能看得下去吗?敬请留言分享吧。反正笔者能看懂,这是丑书,而且已经看不下去了,这样的书法,或许需要用脱俗的目光去欣赏,但是我欣赏不来,看不下去,请原谅我的一双俗眼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