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忙做忙,勿要忘记二陈汤

 窗前飞雪 2019-03-22

    五十多年前,陆颂文老师在方剂课上讲解“二陈汤”时用苏白(苏州话)讲了这一句“忙做忙,勿要忘记二陈汤”。以告诫弟子们今后在行医时,即使诊务再忙,二陈汤切不可忘掉。
    二陈汤,药仅四味,制半夏 陈皮 茯苓 炙甘草。此方出自宋代《和剂局方》。功用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适用于咳嗽痰多,胸闷,恶心、呕吐,眩晕(胃有湿浊,清阳不升),心悸(痰浊蒙于心窍),舌苔薄白腻,或厚腻等症。
    为什么称其二陈汤?生半夏药性燥烈而有毒,姜汁制,解其毒。并必须藏其陈,以减其性烈。陈皮即橘皮,放得越陈,燥性逐减,故有陈皮须藏五年之说。二陈在其首,故名二陈汤。陆老师还说:此方制半夏、陈皮为主药。制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理气化痰,气顺则痰亦化。因为痰从湿生(泡沫痰一>稀白痰一>粘稠疾一>黄痰<化热了,发炎了>),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那句金典之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貯疾之器”。脾运健,湿自化。湿去,痰无以而生。方中配茯苓,既健脾,又利湿。甘草既解制半夏、陈皮之燥,又能甘缓和中而健脾和。
    眩晕剧烈时往往伴有呕吐。此仍胃有湿浊,清阳不升使然,当然肝阳也会乘机上扰,故症見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或头重如裹的现象。《医学心悟》的作者陈钟龄在二陈汤方中加天麻、生姜、大枣(有的二陈汤中亦有姜枣) ,便成了“半夏白术天麻汤”,专治痰湿引起的眩晕。于时一时成为治疗 “美尼尔氏综合征(病在耳)”的主方。前庭功能紊乱的眩晕(病在鼻),以水饮为主,所以,我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加冬瓜仁、冬葵子、通天草等,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忙做忙,勿要忘记二陈汤的另一层意思是以二陈汤为基础方,能加减或化裁出其它很多的处方,但万变不离其宗的。
      从严格意义上说“痰核”是痰湿成核所到。因此,二陈汤也可治痰核,但这疗效或许是一亇漫长的过程。但一定会出现功到自然成的可能。曾有报道说其能治甲状腺肿,那末甲状腺结节、肺部结节、乳房结节等等,按中医辩证均属“痰核”,能用二陈汤试试吗?三十多年前,全国第一届西学中学员,上海岳阳医院主任医师,后來“留种”在奉贤,当过县中心医院院的张晋臣老师。有一次我们请他来会诊。会诊中他对我说:“二陈汤能改善肺泡对氧气的通透性。”我记住了。从此,凡遇老年性肺功能不全者,除了健脾、益气、纳气归于丹田(补肾)外,我依然 忙做忙,勿要忘记二陈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