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春山居,和光同塵。

 关陇之 2019-03-22

六百多年前,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背着画具皮囊,独自行走在烟云变换的富春江畔。他终日在山里游荡,每见山中胜景,必取笔展纸,摹画下来。整整七年来,他就做这一件事。

后来,他把隐约连绵的富春山、碧绿如玉的富春江,陂陀沙渚、渔舟垂钓、鸭群浮沉、苍苍古树、村舍茅亭,都一一描绘下来,最后拼成了六米多长的画卷。这位老人就是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这幅画就是流传后世的《富春山居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局部

六百多年间,这幅被后世人称为“画中兰亭”的传世名作,经了无数人的手,过了无数人的眼,抚了无数人的心。它曾在宝阁里被珍藏、被宝贝,也曾被变卖、被掷到火堆里、随着亡民流落。在百年岁月的辗转中,它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晚年的黄公望以卖卜为生,六百多年后,就算他再会占卜也不一定能算到,他的这幅画居然被一个自比利时人和一个印尼人给立体呈现了,而且就在他昔日无数次穿行、驻足、眺望的富春江畔。它就是杭州富春山居度假酒店,一个白墙青瓦、檐角飞扬,融合了清风水韵,把山居梦做到极致的度假村。

杭州富春山居酒店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水墨茶山与明镜般的富春江勾勒出一幅现实版的《富春山居图》。上个世纪90年代,台湾荣成纸业到造纸之乡浙江富阳寻找项目用地时,选择了富春山附近一片废弃的茶园。

当时荣成纸业董事长郑瑛彬觉得在富春山建造纸厂太可惜,因为这里太美了。所以,造纸厂变成了今日的富春山居。一个依山傍水,规划了十余年,保留了大量茶园,占地面积很大容积率却很小,也不扩建,很少对外宣传,但仍保持顾客增长量的山居圣地。

图一二| 阿星

于自然山水间诗意栖居,自古就是嵌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生命诉求。这份云烟锁青山,举头见明月,低头闻花香,闲看水光山色,如花在野的山居生活,全都装在了富春山居度假村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