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该如何面对未来?

 木香草堂 2019-03-23

 乔布斯去世之后,《家庭教育时报》曾刊发过一篇题为“辍学出英雄?——教育应当如何‘生活在未来’”的文章,很值得我们品味。文中写道:

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詹姆斯·卡梅隆、马克·扎克伯格、汤姆·汉克斯、Lady Gaga(雷人教母)……虽然他们性格不同,职业各异,但他们都曾辍学。

“辍学生”引领时代潮流?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乔布斯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尚没有苹果公司执行总裁的华丽外衣。在他的朋友史蒂夫·乌兹尼克看来,乔布斯只是一个“嬉皮士”。在《年轻人》一书的“两个天才和一只‘苹果’”章节中,作者这样写道:乔布斯和乌兹尼克相同的一点是,他们对读大学都没有什么大兴趣。乔布斯比较想过的是嬉皮士那样的生活,他曾经拒绝斯坦福大学的入学许可。后来乔布斯曾向历史学者解释:“那些去斯坦福的人,都知道自己的一生将如何进行,而我只不过是不太明白自己的未来将如何发展而已!”

如果说十几岁的乔布斯是因为不想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而对大学持怀疑态度,那么他在2005612日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中,则透露了进入里德学院半年后,为何会想到辍学。“我决定辍学,并坚信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乔布斯在演讲中透露,他是因为养父母付不起学费而辍学的,他在里德大学读了不久就想辍学了,但在6个月后,才真正作出辍学的决定;之后,他转而开始研究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科目——美术字课程。

与乔布斯相似,很多行业领袖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过辍学的经历,虽然辍学理由各不相同。乔布斯的朋友、苹果电脑的发明者乌兹尼克在有机会进入加州任何大学的情况下,选择了科罗拉多州的一家学院,原因是他从未看过雪,之后又从那里“曲线”回到了硅谷;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因为创业而辍学;而Lady

Gaga则仅仅为了“闯荡世界”。据了解,目前全球八大最著名IT(信息技术)巨头的创始人竟然清一色全部都是退学而创业的学生,其中6人是本科阶段退学,2名搜索引擎的创始人则是研究生阶段退学。不管如何令人难以置信,当今全球财富榜上的最大赢家是辍学生。

倒退着走出哈佛校园

为何这些辍学生成功的案例近年来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那么他们选择辍学并提前走向人生的下一步,是否意味着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回答也许是否定的。纵观所有这些“辍学名人”的经历,在他们的履历上几乎都写着“接受过良好教育”,并以此为荣。比尔·盖茨是哈佛大学的优等生,从大一开始,他已经开始主修研究生级别的数学课,而且大都得到A。他在1975年创办了微软,但直到1976年秋天,才下定决心退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在学业和事业之间决定取舍。因为除了是微软老板必须亲历亲为设计程序和四处宣传推广微软之外,我还是一个学生,还要应付哈佛大学的法律课程,分身乏术,所以必须作出选择。”据记载,那天他背起行囊,一步步倒退着走出哈佛的教学大楼,这对他而言是刻骨铭心的、很不轻松愉快的一天。

与比尔·盖茨一样,很多“辍学名人”都对学校教育怀有深刻的记忆,他们坚持要把自己的事业起点归结为中学时期产生的兴趣。比尔·盖茨在中学时期做成了他的第一笔商业交易,创办了第一家赢利的公司。他与中学里的一群“计算机小子”结下了深厚友谊,这些人最终成为他所缔造的微软帝国里的“十字军”。而美国社交网站FACE BOOK(脸谱)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早在10岁时就获得了第一台电脑,后来,他将大把时间都花在了上面。高中时,他为学校设计了一款MP3(数字音频播放机),以至很多业内公司都向他抛来橄榄枝,包括微软在内。但扎克伯格最终却拒绝了年薪95万美元的工作机会,选择了去哈佛大学上学。

由此可见,学校教育在这些“天才”心中的重要性。虽然中途放弃,但学校教育对他们而言,仍是难忘的回忆和重要的基石。

学校应当生活在未来

对于这些成功人士而言,他们在校期间已经掘得“第一桶金”,这让他们积累了足够的能量,可以选择提早离开学校的护翼而展翅翱翔;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是否也意味着现代学校教育已经赶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呢?当学生已经拥有了足以踏上社会的能力,学校教育还能够给予他们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人是“天才”,是教育过程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偶然”,是目前无法满足也勿需满足的“少数派”。但当“闯关”成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如此之大的数量,那么浮现在海面之上的冰山一角必然预示着水下更为庞大的根基。“天才”的词义已然改变,教育则必须为“天才”而变。

几个月前,美国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曾在法国的一次论坛上作了《教育:最后需要开垦的地方》主题演讲。他这样说道:当今科技发展是如此迅速,如果50年前有一个人沉睡醒来,他将完全不能相信他今天身边发生的事情。遗憾的是,教育界不在这个行列内。我们的学校仍然是这场科技革命风暴没能席卷的最后一个角落。50年前沉睡然后醒来的那个人,他仍然看到今天的教室和50年前维多利亚时代一模一样:一位教师站在一群孩子面前,拿着一本书,后面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

除了默多克所说,现代科技尚未以外在的形式渗透进入教育的“中枢”,即使是现代科技精神及其未来发展可预见的格局,学校教育也往往视而不见。网上流传甚广的肯·罗宾孙的“TED(技术、娱乐、设计)”讲座就是一个明证:我们长期以一种工业化的方式来管理学校,这种管理方式把学生看做一个个零件,其后果是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得不到尊重,生产出来的是同质化的“产品”。在罗宾孙看来,如果认为一位擅长舞蹈的少年一定不如一位善于写作的同龄人,这就是一种教育领域的“种族隔离”。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这样的事。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今天的学校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放在教育的最高端,因为这能给学生本人和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未来呢?既然连未来的社会将发展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不能确定,那学校又该如何教育将生活在未来的学生?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认为,来自全世界顶尖的师资、灵活的运行制度,以及宽容的学术环境、赋有创新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校教育应该提供给学生的。学校教育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非学习的内容。因为在学校学的知识过几年可能就过时了,尤其是在科技这个时代,我们永远要去学“下一个”技术,才能给自己带来不但是谋生而且是成长的能力。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则对国内教育有更深层的理解。他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理想的大学教育,只能确保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是最差的,但也绝不会是最好的,因为教育固有的框架和标准导致其无法筛选出最为离经叛道的“天才”。“正因为如此,我们要让大学保持宽松、灵活的生态环境、兼容并蓄的环境,才会孕育天才。”袁岳认为,最差的情况就是连教育的标准都无人理解,只唯上、不唯实,甚至脱离社会和常识,“这样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可能连平庸都不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