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杰克伦敦《热爱生命》究竟是什么让生命历尽千辛万苦而屹立不倒

 gs老张 2019-03-23

杰克伦敦是美国本土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但惭愧的是,我很少读他的作品。《热爱生命》算是他给我的见面礼,这称得上是一份沉甸甸的生命的馈赠,让我读完立马对他肃然起敬,同时对人这种生物进行了重新的打量。

说实话,杰克伦敦或许可以考虑换一下小说的标题,因为“热爱生命”这四个字在表现小说主题上实在太赤裸裸了,还充满了道德的说教和训诫,还没读内容就仿佛已经被长辈耳提面命地教导,让人无端地想逃离。远不如换一个“荒野求生”来得刺激,抑或“荒原上的淘金者”来得富有悬念,总之,这是一个充满了表达欲望的中规中矩的标题,在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上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

但是小说的内容货真价实,是篇不折不扣的成功之作。虽然篇幅不算太长,但是读这篇小说仿佛让人也跟着主人公历经了一次艰难的跋涉,身心都经受了一次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挣扎历程,直到小说最后主人公安然地躺在了轮船舒适的床铺上,我们才得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读者身心俱疲的阅读体验,源自于小说家的功力,杰克伦敦在作品中用出色的手笔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淘金者流浪荒原并最终成功获救的故事,不仅故事充满了离奇曲折的过程,更因为大量的自然环境的描写,心理活动的描写,以及人与各种动物之间惊心动魄的搏斗场面的描写,成功地渲染了淘金者流浪荒原的惊险绝望的氛围,让人读来犹如身临其境,酣畅淋漓。

小说描写的这个主人公是一个淘金者,可惜的是从始至终我都没有知道他姓甚名谁,或许作者所表现的只是淘金热时期千万个淘金者中的一个,名姓的忽略与淡化或许恰好可以突出人这个区别于世间万物的物种的特殊性。的确,淘金者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整篇小说从头到尾展现的正是作为人的淘金者如何一步步从困境中苟活下来的历程。他面临了怎样的折磨,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苦考验呢?

作者首先让他失去了唯一的同伴,那个叫比尔的淘金者一刻不停地往前走,甚至头也不回,他俩之间没有对话,也没有交流,在淌过一条河后,比尔完全无视被划破右脚的主人公的呼喊和求助,一直向前直到消失在主人公的视线里,留下一个孤独绝望的他独自站在冰冷的河水中瑟瑟发抖。

淘金者失去唯一的伴侣后,才是残酷考验真正的开始。他孤身一人,茕茕孑立,置身于浩淼无垠的荒原,以羸弱之躯开始迎接各种各样的危机来袭。寒冷与饥饿,就如一对孪生兄弟,在这个时候来得尤为猛烈,让可怜的淘金者在接下来的时日度日如年。

寒冷的北风夹带着冻雨和冰雪,挑战着他唯一的那条单薄的毛毯和身上御寒的少量衣衫;饥饿也如影随形,像一双恶魔之手紧紧攫住他的胃,消散了他身上仅存的一点体力,把他折磨得脏器麻木,头晕眼花,甚至出现幻觉。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还是大自然未知的种种险境,比如无处不在的猛兽构成的致命威胁。大棕熊随时都可能会要了他的小命,饿狼们也分分钟会把他撕咬得四分五裂。那些潜藏在沼泽底下和荒原深处的未知的威胁一直未曾断绝,淘金者置身于一个危机四伏的处境,身心俱疲,举步维艰。

这是一场常人无法忍受的艰难跋涉,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无数次地为之忧虑,总感觉他活不了多久便要死去。但出乎意料地,他竟然一次次活了下来,就像观看好莱坞电影,身经百战的主角尽管伤痕累累,千苍百孔,也一定会成为“众人皆死我独活”的那个超级英雄。没错,小说中的淘金者无疑就是一个这样的英雄,他的活着具有和荧屏上的超级英雄一样的非凡意义。

这是杰克伦敦笔下的硬汉形象,更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在作者看来,只有顽强地活下去,才能彰显人之为人的尊严和高贵。小说中淘金者处境恶劣,险象环生,但他依旧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那个被朋友背弃的孤独的淘金者最终凭借着自己的意念战胜了荒原,而荒原就像一个设置了种种难关考验人生存意志的超级大环境,只有过五关斩六将闯关成功,才能赢来人的直立与尊严。

这样的形象与美国文学中的英雄形象如出一辙,正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以不屈意志与鲨鱼搏斗的圣地亚哥,尽管历经千辛万苦拖回来的只是一副鱼的残骸,但人却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了“可以被打败,不可被毁灭”的高贵。杰克伦敦无疑也借着淘金者这一人物形象,彰显了人顽强的生命意志和永不妥协的精神品质。

这里自然有美国精神的映射,凸出了人在大自然各种艰难险阻面前的生命力,同时也彰显了美国人一以贯之的冒险精神和征服欲望。险象环生的大荒原之于淘金者,和困难重重的海钓之于圣地亚哥,都是外在世界和自然力量给人的难题,只有战胜它们的硬汉才符合美国人心目中一往无前,人定胜天的英雄形象。

而这一点似乎与中国文学有些区别。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其实也在讲一个平凡生命的苟活,但无论是福贵的悲惨命运还是许三观的苦难人生,都并不比荒原上的淘金者来得容易,只是后者更加强调了人与外在险恶环境的斗争与较量,而前者则更加突显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博弈和挣扎,前者靠着人性的高贵和不屈的意志,在大自然面前昂起傲娇的头颅,而后者则靠着坚韧的内心和隐忍的灵魂,在社会苦难中艰难地直起腰杆。前者更西方,后者则更有东方哲学的意味。

杰克伦敦笔下的淘金者让人性的高贵一览无遗,这并不是说他常常战无不胜,恰恰相反,他充满了血肉之躯的羸弱。正因如此,小说写淘金者和众多动物的搏斗时,突出的正是他的虚弱无力。

面对棕熊,他只能虚张声势吼叫几声,面对充满了肉香诱惑的沙鸡,他真的是手无缚鸡之力,只能“望鸡兴叹”,甚至连小水沟里的仅手指头细小的鲦鱼也成了他无力捕捉的猎物。小说中淘金者和小动物们的较量占了大量的笔墨,让人看到了人的无力与卑微,脆弱和无助。

作者甚至还在最后的关头安排了一头病狼与他进行最后的较量,老态龙钟的病狼和奄奄一息的淘金者都挣扎在垂死边缘,最后的胜利者淘金者并不会因为战胜的只是一头毫无竞争力的病狼而失去人的光环,恰好相反。如果说淘金者之前所遇到的一切困境都显示了外在强大险恶的环境对人的威胁,那么虚弱得只能匍匐蠕动的淘金者其实和病狼一样只是两个一息尚存的动物罢了。

淘金者取胜的关键在于他内心升腾起的一股“恶心”,被这头病狼撕咬的恶心占据了淘金者的心头,使他迸发出最后一丝气力去阻止这不堪的结局。“恶心”的背后恰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那种尊严和高贵,这是人的自信,更是美国人的傲娇。

无论如何,淘金者也好,美国英雄也罢,抛却掉对荒野求生式经历的好奇心,我依然要为杰克伦敦点赞,更要为成功读过荒原的淘金者点赞,因为他让我对人更加自豪,对生命的高贵更加尊重。

文:双木林兮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