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银保监会开具了3千多张罚单,罚没金额累计超20亿元。其中,被罚最惨的银行是哪家?哪些省份收到的罚单又最多呢? 文|金融八卦女作者:海石 ··· 新年一开始,银保监会官网就公布了2019年首批拿到罚单的10家分支行,其中,浙江省就有8家银行“上榜”,拿到新鲜出炉的680.19万元罚款。 2019年会有多少张银行罚单,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去年银监系统开出的银行罚单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就拿2018年最后一个工作日来说,银监系统就开出了100张罚单的“满分”业绩。 除此之外,银行系统在2018年还有哪些“特殊”业绩,八妹今天就带你来了解一下。 1. /除了年初和年尾, 还有哪个月是罚单开具的高峰期呢? / 截止12月29日,银保监会2018年已开具3718张罚单,也就是说,银监系统全年保持着平均每日10张罚单的速度,365天全年无休地开着罚单,罚没金额累计超20亿元。 其中,仅仅在一月份,银监系统便开出了556张罚单,此外,八月、十一月和十二月份,都是罚单开具的高峰时期,这三个月份的罚单数量都超过了400张。 在所有罚单中,银保监会机关开具20张,罚没3.5亿元;各地银监局开具1016张,罚没超10亿元;各地银监分局开具2702张,罚没超6亿元。 2. /年度最惨被罚银行花落谁家?/ 据中国基金报统计,2018年超过千万的巨额罚单近20张。累计罚没超过11亿元。 来源:中国基金报 而被罚的最惨的银行,就是唯一领过两张千万级罚单的浦发银行,同时,也是被罚金额最多的银行。 而成都注定是浦发银行的一个伤心地。 年初4.62亿元的那张巨额罚单,牵出了浦发成都分行掩盖不良资产的各项神技能,比如,通过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法,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一系列业务,向1493家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再由这些空壳企业去偿还出现坏账的企业贷款。 四川银监局对浦发银行成都分行原行长、2名副行长、1名部门负责人和1名支行行长分别给予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警告及罚款。 五月份,浦发银行又因为涉及违反贷款、理财、票据、同业业务等19项领域,而被再次处罚5856万元。 同为难兄难弟的还有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此外,农商行日子也不好过。 在2018年上半年银监系统共开出的19张千万级罚单中,有三家农村商业银行,分别为吉林蛟河农村商业银行、吉林龙井农村商业银行、大庆农村商业银行。 今年以来,农村商业银行共收到740张罚单,涉及200家银行。农信社共收到罚单320张。 如果说,像浦发银行这类还试图通过各种“技能”来掩盖不良资产,那农村金融机构在这方面的做法就随意太多了。许多金融机构的主管机构或者“一把手”直接下场参与违规处置不良资产的决策,最后的结果也就是大家一起“塌方式”违规。 3. /收到罚单数量Top3省份 / 1、监管机构地域分布 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信息,银监会的36个派出机构,今年均已做出过行政处罚。 如图所示,2018年以来开出罚单最多的是湖南、河南、浙江三地银监机构。其中,湖南共开出353张罚单,河南开出269张罚单,浙江开出223张罚单。 2、处罚案由分布 (由于大部分罚单的处罚案由包含多项违规行为,所以此次统计数据根据各案由出现次数统计,而非根据罚单数量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处罚案由最多的是信贷业务违规、违反审慎经营原则以及票据业务违规。 信贷业务违规行为高达1402次,违反审慎经营原则在罚单中出现882次,票据业务在所有罚单中共出现421次。 值得注意的是,信披及上报违规在所有罚单中共出现166次,高于其他处罚案由,这表明银监系统从2018年以来更加注重对银行信息披露方面的监管,要求银行信息公布更加透明、真实。 在“其他”类型违规行为中,主要包括管理不尽职、存在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遗失金融许可证以及违规任职等各类违规案由,其中,管理不尽职占较大比例。 3、处罚对象和处罚类型 根据有关报道显示,2018年,监管系统至少对52人开出“个人终身禁入银行业”的罚单,对至少150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取消高管任职资格的处罚。 处罚原因大致分为:参与非法集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内外勾结、销售飞单、审查不严、签虚假合同、内控失效、挪用资金、搞假按揭、私用印章等。 4. /结语 / 重要的是,3千多张的罚单,能否真正解决银行乱象? 银行从业人员无视早已形同虚设的内控,“前赴后继”地跨过红线,铤而走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不解决这点,2019年各银行的“罚单业绩压力”还是不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