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以置信,全球气候变化其实是有“开关”的!

 徒步者的收藏 2019-03-23

2019会更好运欧~

坐稳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故事!请诸位暂且从“五一恢复小长假”的喜悦中脱离出来,跟着我们回到距今2~3亿年前,回到传说中世界还是一整块大陆的地质时期。

了解这个故事的理由,不仅是因为我们五一假期的天气好坏,与那个遥远的世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要进一步探寻如今全球气候的“开关”,也要从那个世代开始讲起……

Photograph by Ashley Clark

太古世界的样子

2~3亿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尽管德国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于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正在被新的地质发现局部印证着,但世界最初只有一块被命名为“Pangea”的超级大陆这事儿还是像神话一样缥缈。

不过,“Pangea”这个名字被翻译成“盘古大陆”却是非常有想象力的。

 


大陆漂移假说进一步演进——盘古大陆分裂为北方大陆(劳亚古陆,laurasia)和南方大陆(冈瓦纳古陆,Gondwanaland),随后又在沧海桑田的无尽岁月中继续分裂。

这种类似一颗种子细胞分裂,最终成长为葫芦藤的大陆运动,最终结出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北美大陆、南极洲大陆以及澳洲大陆(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六块大陆“果实”。

至于为什么不像葫芦娃是七个,可能是因为六娃会隐身,也可能是欺负七娃(格陵兰岛)个子小吧~

大陆(continent ),从地理面积的意义上来说,是指面积大于格陵兰岛的陆地。

人类最陌生的大陆

相较于北极没有“大陆”,南极大陆是一块比澳洲大陆面积还要大的陆地。但因为地处偏远,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中叶,人类才陆陆续续揭开南极大陆的神秘面纱,而直到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才有挪威的阿蒙森和英国的斯科特分别率领探险队先后到达南极点(南地极)。

Photograph by Wendy Stewart

南极大陆除了冷之外,其实还有许多令人意外的特点——

  • 南极大陆是海拔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在2350米,比第二名——平均海拔950米的亚欧大陆要高出不少;

  • 如果不算南极大陆上的冰盖,那么它的平均高度仅剩下大约410米——其上的冰盖厚的难以想象;

  • 因为厚厚的冰盖储藏了大量的淡水,所以南极大陆蕴藏着全球70%左右的淡水资源;

  • 虽然淡水资源储量巨大,但南极大陆内部年均降水量仅为30毫米,南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素有“白色荒漠”之称;

  • 南极大陆和其他大陆一样,仍在大陆漂移的运动之中,因此南极点(南地极)在南极大陆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 未来有一天,南极大陆会重新漂出南极圈去。

Photograph by Hasan Akay

尽管南极大陆的小知识和它的偏远位置一样,看起来与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但实际上,南极大陆东北的德雷克海峡却是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的“开关”——没错,中国夏季经常出现的北旱南涝,就与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峡、太平洋与全球气候

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 位于南美洲最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South Shetland Islands)之间。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最宽处约有970千米,最窄处也有890千米;最深处5248米,能轻松放下一座阿尔卑斯山(最高海拔4810米)。

通过即宽且深的德雷克海峡,太平洋的海水源源不断的流入大西洋,成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南极洲环流的组成部分,流量甚至可达1500万立方米/秒。

正是因为南极洲环流这种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水环流作用,使得德雷克海峡成为全球气候综合作用下的“开关”。

Photograph by Christopher Michel

去繁就简的说,我们经常听到的气候名词“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其成因都与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多少有关。

厄尔尼诺(El Niño)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变暖的一种气候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沿岸国家近海地区暴雨连连,远海地区干旱少雨。厄尔尼诺现象维持3个月以上,即认定为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在“厄尔尼诺”发生后,“拉尼娜”经常会紧随其后。

当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因南极洲环流升温而融化减少时,会使太平洋向大西洋流动的水量增加,导致东太平洋的水位降低,从而减弱了沿南美洲西海岸由南向北流动的秘鲁寒流,导致赤道太平洋东部地区的海水温度上升,维持正常气候的沃克环流减弱,出现近海暴雨、内陆干旱的厄尔尼诺现象或事件。

沃克环流(Walker Circulation) ,是因海水温度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西部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空气热力环流。赤道太平洋上的底层空气,从较冷的太平洋东部向较热的西部流动,在西部被加热后上升,再从高层流向较冷的东部,形成环流。它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赤道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气候变化。

厄尔尼诺发生后,会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洲环流的热交换,逐渐降温的南极洲环流在通过德雷克海峡时会使这里降温,海冰逐渐增多,导致这里的海水流速降低,水位增高,从而增强了秘鲁寒流,导致东太平洋赤道地区的海水温度异常下降,沃克环流被增强,西太平洋海水温度随之累积增高、气压下降,出现在西太平洋地区频频引发台风和热带风暴的拉尼娜现象或事件。

在拉尼娜出现之后,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洲环流的热交换再次逐渐增强,而温暖了的南极洲环流又融化了德雷克海峡的海冰……

拉尼娜(La Niña)“厄尔尼诺”基本相反,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的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地区明显变冷,降雨减少,同时西太平洋地区温度上升,夏季多出现台风、热带风暴等灾害。

Photograph by Hasan Akay

对于中国来讲,在诸多影响气候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厄尔尼诺是造成夏季严重南涝北旱的重要原因。因此,研究具有“开关效应”的德莱克海峡上的海冰增减趋势,对于筹备预防北方旱灾、南方洪涝和台风都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乘坐庞洛邮轮L'Austral(南冠号)

去德雷克海峡看海冰预知气候,

登上南极大陆感受太古的冲击!

2019国家地理旅行 

穿越南极圈

在2020年的春节期间,乘坐庞洛舒适豪华的邮轮,在难忘的探险航行中,享受醉人之旅。游览极地奇观,从世界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出发,驶入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了解独一无二的文化,沿途欣赏近700个岛屿的美景。

继续前行,到达南乔治亚岛,看那里的王企鹅、海獭、海象闲庭漫步。如果天时地利允许,您也许会有幸游览充满原始美丽的“白色大陆”。不管怎样,穿过南极圈你便很难忘记这里的冰山、浮冰以及古老的冰川,这些都为这片壮丽的大陆增添了纯净无暇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