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今世游 2019-03-23

引文:之前有朋友在上篇文章给我留言,认为提及凳子就扯上中国文化是我们在夸大其词。今天我整理了一些资料,想让大家了解到中国人在近5000年的历史中是如何真正“坐”起来的。

独特的生存规律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琅琊榜剧照

坐具在演变过程中,有着它独特的生存规律,而这些规律也在历史的烟云中逐渐被尘封,现代人并不能准确地理解坐具为何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根据古书的记载,古人有几种不同的坐姿:"趺(音"副")坐",即双足交迭,盘腿而坐,又称"跏趺坐";"箕踞",即两腿平放而直伸,像簸箕一样的坐姿;"跽"(音"计"),即跪坐,臀部压在后曲的小腿和脚上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跏趺坐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箕踞

其中,箕踞则被视为最不礼貌的坐姿,这是由当时的服饰决定的。在汉代,古人所穿的是套裤(无裆裤),而不是连裆裤,箕踞就显得很不礼貌。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如果和尊者,长者,朋友交谈,或在议事,宴会和招待客人时,就要采用礼貌的姿式——"跽"了。跪坐,衣服就盖下来了,将下半身遮住了。

“垂足而坐”的兴起

魏晋南北朝以来,垂足坐开始流行,高足坐具开始兴起,"席地而坐"渐渐被"垂足而坐"所取代。胡床、筌蹄(束腰圆凳)、座墩等相继诞生。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竹林七贤

这些衣无礼数、坐无端严,寄情山水、放浪形骸的魏晋名士们,他们起到的表率作用,对世俗社会观念的影响是巨大的。被传统"坐礼"束缚,而难以扩散的高足坐具,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宋代时期的坐具

随着社会的进步,椅子作为一种方便的坐具广泛普及。宋代之后妇女坐椅子就不算违礼了。宋代进入完全高坐时期,南宋已相当完备。

以"椅"字为例,最初的写法是"倚",有倚靠之意。到了宋代,随着木质家具增多,这个字的写法便逐渐变成木子边的"椅"了。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宋代的靠背椅

而"凳"最开始就是用来踩踏的,如上马凳,所以凳子是没有方向性的,四面都可以坐,而椅子则是有方向性的。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宋代时期的凳

同时,跪坐礼仪中的"下面低坐"也慢慢淡化,"高坐具"逐渐在民间普及,舒适的"垂足而坐"基本代替了可致人两腿酸麻的"席地而坐"。

坐具样式追求设计感

明代至清前期,坐具达到鼎盛。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封建思想也体现在家具设计上,那些被认为不够端正的三角形、梯形等造型被完全否定。

明代坐具,家具种类渐趋丰富,制作技艺精益求精,逐渐建立了简约、古朴的审美理念,开始推崇素雅、高古的艺术风格。明朝,坐具以椅子为代表,到达了其制作的巅峰,形成了独有的明式简约风格。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交椅

明及前清,传统家具黄金期。工料精良,重美学,制作艺术登峰造极。椅子主要种类,有交椅、太师椅、官帽椅(四出头官帽椅、南官帽椅)、圈椅、玫瑰椅、灯挂椅、宝座等。

观千年中式坐具演变,中国人是如何“坐”起来的

明清代表坐具(博物馆收藏)

由"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中华民族的坐具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