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田鼓楼,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马田村,距县城三十公里。 鼓楼始建与清顺治年间(1644—1661),民国三十七年(1948)重修,一九八四年再次维修加固。马田鼓楼是侗族鼓楼的精品。一九五九年,马田鼓楼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四年四月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田楼方形,边宽八米,通高二十米;立面四角九层,顶部一层为八角攒头葫芦顶。为保持主楼稳固,主楼南北两侧各建一间二层偏楼以为扶持。偏楼为歇顶式。其顶部据口与楼的第二层平行,下一层檐口与主楼第一层连接,形成底层空间、二层戏台,使偏楼与主楼浑然一体,结合得天衣无缝,侗家的精湛建造技艺由此可见一班。 马田鼓楼为干栏式抬梁纯木构架,无一钉一铆。八柱檐柱直至第一檐,给人以擎天之感。从第一层檐起依次而上至第八层檐为四边倒水檐,逐层内收, 至第九层檐以八角攒尖葫芦顶收顶,形成宝塔状外观。鼓楼内挑枋、柱、瓜形式各异,分布参差,错落有致,一层和二层的横枋上以楷书镁刻“物华天宝”、“国泰民安”、“吉星高照”字样。颇具侗族特色的小块彩绘花纹卷草图案,构成排列有序而又主次分明的艺术装饰。鼓楼外部每层封檐板上都绘有各种花卉、鸟虫,线条明快,色彩绚丽。一至八层翼角上,分别塑有虎、龙、蛇、凤等民间吉样动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马田鼓楼可谓南侗木质塔式建筑的经典。 
鼓楼是侗家的标志性建筑,一般修在寨头寨尾,也有修在寨中的。它是侗族人集事议事和娱乐的主要场所。鼓楼里有一个很大的火塘供人取暖,楼上置一面大鼓打鼓聚众。鼓楼前有一小坪,叫讲款坪,是旧时寨民们讲款议款(相似于村规民约)的处所。还有一个大的芦笙坪,那是唱歌跳舞赛芦笙的好地方。芷江鼓楼群修建于2005年,在舞水边的民族文化广场里,是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侗乡鼓楼群。 由中心芦笙楼、琵琶搂、地筒搂与两个对歌搂五个鼓楼组成,再由360个龙灯组成的檐廊将外围四个鼓楼相连,围成一个圃宝,护住中心鼓楼,比喻龙到此处护着宝永远不走了。中心鼓楼高23.8米,共1 5层,楼顶的宝葫芦上插一把芦笙,楼中大柱的围径有两百多公分。另有四个一样大的小鼓楼围在中心鼓楼四角,皆是七层。鼓楼每层都呈八面,伸出弯弯翘角。重檐斗拱的鼓楼盖顶,楼层都以抬楼挑枋相连,木栓相扣,四周是花格栏窗相护卫。琵琶楼与地简楼各有一个楼梯,人们可以由此攀沿而上到鼓楼的二楼,沿着檐廊游览一圈,欣赏鼓楼的建筑艺术,或是登高远眺舞水两岸大好风光与良辰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