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 读 ★ 1948年7月初,战略决战时机已经到来。此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也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因此,中共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决定将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决战条件成熟、作战意义重大的东北。自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辽沈战役历时52天结束,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余人的代价,歼灭了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卫立煌集团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从而使自己成为人民解放军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部队,东北解放区成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后方。 1948年9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东北战场与国民党军卫立煌集团率先展开战略决战。图为毛泽东《关于辽沈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手稿。 辽沈战役(1948年9月-11月)战前敌我态势图 第一阶段 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 东北野战军于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10月1日攻克北宁线上要点义县。图为攻打义县的部队正在发起进攻。 东北野战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朱瑞,1948年10月1日在攻打义县的战斗中牺牲。他是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最高级别的将领。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左4)、政治委员(罗荣桓左1)、参谋长刘亚楼(左2)等在锦州前线指挥作战。 突击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冲向锦州城垣。 油画《攻克锦州》 作者:任梦璋、张洪赞、李树基、广廷渤 塔山阻击战创造了野战阵地坚守防御的光辉范例。 油画《塔山阻击战》 作者:单行之、王长拱 ![]() 东北野战军一部在塔山一线阻击由锦西、葫芦岛增援锦州的国民党军。 ![]() 辽沈战役中,第一辆攻进锦州城的“功臣号”坦克。(现陈列于军博展览大楼负一层兵器大厅) ![]() 1948年10月21日,长春和平解放。这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采取“久困长围”方针和平解放的有重兵坚固设防的大城市的成功范例。图为东北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萧劲光(中)、政治委员萧华(左)会见率部起义的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将军。 第二阶段 辽西围歼战 ![]() 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后挥师东向转战辽西,于1948年10月28日拂晓全歼国民党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创造了人民解放军边分割边围歼国民党军重兵集团的范例。 ![]() 后勤部队把大批军用物资运往辽西前线。 ![]() 辽西歼灭战中,缴获的重机枪。 ![]() 辽西歼灭战中,缴获廖耀湘兵团美造榴炮。 第三阶段 乘胜攻占沈阳、营口 ![]() 以坦克为前导进入沈阳市 ![]() 1948年11月2日,东北野战军一部追击逃往营口的国民党军,进占营口。 ![]() 为配合辽沈战役,华北军区部队发起察绥战役。图为华北军区部队向察绥地区前进。 ![]() 辽沈战役期间,西北野战军举行荔北等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5万人。图为战役中解放军战士向国民党军射击。 ![]() 在辽沈战役中,缴获敌人的武器堆积如山。 ![]() 辽沈战役取得了伟大胜利,游行的大军歌唱胜利。 实习生娄玉琳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图片资料源自军博馆藏,转载请注明出处) 讲述军博故事 弘扬红色文化,请关注“微军博”订阅号,ID:jsbwgdyh 约门票 看展览 听讲解 请关注军博服务号,ID:zgjsbw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