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调三焦之温胆汤

 一丹一水 2019-03-23
温胆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原文记载如下:“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各二两,橘皮三两,生姜四两,甘草一两。”现多用其治疗胆虚痰热不眠,虚烦惊悸,口苦呕涎等。吴昆在《医方考》中提到:“伤寒解后,多有此证,是方恒用之。”然“此证”究竟所指何证呢? 学习方剂学我们见过温胆汤,其主要病机为胆郁痰扰,主证是失眠。对原方的拆解中我们发现,二陈汤加清热行气之竹茹、枳实即是该方。二陈汤专和中焦胃气,主治痰湿,温胆汤是否也专治中焦痰湿,兼气滞热郁呢? 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我们知道,胆为中正之官,清净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恶壅郁。胆属东方甲木,归足少阳经,其性温和有赖于少阳之气。大病或伤寒解后,胸膈余热未尽,热留而致少阳之气受损。胆府被扰则虚烦甚则惊悸;胆失宁谧则口苦呕涎;木失柔和不得升发则痰气上扰致失眠。故而,本证应属三焦失调,痰热内扰之证。治宜清热且通利三焦。方中竹茹清上焦之热,枳实泻下焦之热,茯苓平渗中焦清气,二陈和中焦胃气,使三焦通畅则胆气自顺。《古今名医方论》中言:“此治三焦而不治胆,因胆为生气之源不宜苦寒直折也。”对此,《绛雪园古方选注》也有相似的论述:“温胆汤,隔府求治之方也。热入足少阳之本,胆气横逆,移于胃而为呕,苦不眠。乃治于手少阳三焦,欲其旁通胆气,退热为温,而成不寒不燥之体,非以胆寒而温之也。” 多数学者认为,温胆汤方证的病因主要在痰,治之要在于化痰。学习中药学我们知道,半夏为化痰的首选药。然半夏化痰的机理何在呢? 基于此,我们当首先明了痰饮的形成。《圣迹总论》认为“脉道闭塞,津液不通”是痰饮形成的主要原因,巢元方也提出:“诸痰者,皆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也”。到了金元时期,朱丹溪更是开治痰之先例:“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在这里的“顺气”,我们既可以理解为气机的升降出入,也可以理解为三焦的津液输布。追溯于《内经》,治痰的机理更是显而易见。《内经》中载有半夏汤治痰热不眠的案例:“半夏五合,糯米一升,用清水扬万遍煮服,汗出即已。半夏除痰而利小便,糯米益大肠,使上下通而阴阳自合。”这里指出治痰之法在于“上下通、阴阳自和。” 临床中温胆汤算得上一张常用方,老师曾戏言:“当辨不出是何证或不知用何方时,可考虑用温胆汤”。乍听似乎不明就里,然其中滋味却值得深思。 见一案:常某,女,24岁。2012年4月9日就诊。隐患肺结核曾服抗痨药一年,现已停药三月。自觉周身乏力,嗜睡,醒后仍觉困乏。纳食欠佳,胃脘部憋胀、时痛,大便不成形。查其舌苔脉象,见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象细弦略缓。证属三焦失畅,脾虚肝郁。治宜调畅气机,柔肝健脾。方用温胆汤合枳术丸加减:姜半夏9g,陈皮12g,茯苓15g,枳实9g,竹茹9g,炙甘草3g,生白术30g,鸡内金15g,生白芍9g。14剂,日1剂。水煎服400ml,早晚饭后温服。 患者自述:“服两剂后,诸证缓解,然大便仍不成形。继服,现较前有明显好转。 按:本证属痰浊内盛无疑:痰滞于肝则胃脘憋胀、时痛;痰阻于肠,大便不爽且不成形;痰困于四肢肌肤则困倦乏力;痰蒙扰心窍,轻则失眠重则嗜睡;痰停于脾土,纳食欠佳。故此处以白芍柔肝,白术、鸡内金健脾和胃,温胆汤通调三焦。俾诸因得解,诸证得平。 又一案:王某,女,37岁。2012年4月3日就诊。自述手足心发汗多年,指趾端四季冰凉,偶有心烦,睡眠正常。现自觉两目困涩,前额不舒。查其舌苔脉象,舌暗红,苔薄白腻,脉细弦。证属阴阳失和,气郁湿滞。治宜调和阴阳,行气化滞。方用温胆汤合桂枝汤加减:姜半夏9g,茯苓15g,陈皮9g,枳实 9g,竹茹9g,桂枝9g,赤芍12g,鸡内金15g,焦山楂15g,生龙牡各(同煎)30g,生甘草3g。7剂,日1剂。水煎服400ml,早晚饭后温服。 按:阴阳失和则手足心汗;湿滞,阳气不得不得布达四末,故见指趾端冰凉;湿滞,阳气郁而化火,蒙扰心窍则心烦,循肝经上炎则目困,循胆经上犯则前额不舒。故用桂枝、芍药调和阴阳,用赤芍者,取其化淤而不滋之意;鸡内金、焦山楂消食导滞,生龙牡潜阳,温胆汤行三焦之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