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管理最容易犯的三个错误

 骑驴看史聊生活 2019-03-23

林燕在当地一家广播电台工作,每天最忙的是晚上做节目的时候,而白天相对轻松,如果台里没有什么事,她就会自行安排空余时间,要么去逛逛街看看电影,要么去图书馆或参加相关的培训,借机提升自己。这几年她的节目收听率越来越高,全都得益于她空余时间不断的学习新事物,因为涉猎的广,所以新花样新想法多。可这样宽松自由的日子被新来的领导给打破了。新领导上任第一把火就是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而且更为奇葩的是,规定一天打四次卡。这下可苦了林燕,她的节目在晚上才录,可以白天就这么被死死钉在电台不让出去,真够闹心的。更可悲的是,林燕一白天死守在电台,到了录节目的时候由不住要犯困,因此频频出现差错,再加上她没有了以前吸引听众的丰富内容,节目随之受到影响,收听率下降,最终林燕选择辞职,离开了电台,另谋发展。

管理最大的误区就是,我要把你死死地掌控在我的手心里,不管你干什么都别想跳出我的手掌心。尤其是外行管理内行的时候,这种情形更甚。因为不懂,所以就要死死抓紧,可他越是抓得紧,就越是什么都抓不到。管理就像是你用手抓一把沙,抓得太紧反而适得其反,适度才是王道。

石春梅在一家连锁超市当店长兼售货员,因为离家近,能兼顾家里的孩子,所以她挺珍惜这份工作的。每天她第一个来到超市,早早地开门迎客,把超市打理得仅仅有条,业绩也是那个片区最好的。可好景不长,有一天,发工资的时候,石春梅和同事们都被扣了500元。打电话和总公司确认后才明白,以后每个店的蔬菜水果等折损都要从店里的员工工资里扣除。这个奇葩的规定让所有的人都不爽,没几天理货员大张借故辞职,其他员工也没有了之前的工作热情,超市货物杂乱无章,要啥找不到啥。石春梅负责的这个点当月销售额下滑,成了片区里业绩垫底的了。

管理的另一个误区就是,把罚款当成制度。管理者一厢情愿地认为,不罚不足以显示公司的威信,不罚不足以调动一个员工的积极性,不罚不足以控制公司的运营成本。可是作为管理者,你有没有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呢?我们做两个假设,一种是你给员工定4000元工资,到月底扣去500元;另一种是你给员工定3000元工资,到月底奖励员工500元。同样是花3500元雇一个人,哪一种效果更好呢?不言而喻,得到奖励的员工幸福指数更高。所以,公司管理最怕的是花了钱还不讨好,员工背地里骂娘还消极怠工。

袁小云在一家商场卖衣服,这对于刚毕业的她来说挺开心的。每天上班和同龄的人在一起卖衣服,下班还有职工宿舍,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开开心心的。可是袁小云就是受不了这个卖场的奇葩管理规定。本来是半天班,可每周公司都会找各种理由让你加班干够八个小时;本来店里就这么几个人,可公司硬是要让大家互相竞争,还要末位淘汰;最让人受不了的是完不成销售业绩要面壁下跪三分钟,还得拍成小视频传到公司的网站上让所有的人看。这不是赤裸裸的人格践踏吗?袁小云受不了这个规定,毅然辞职了。

管理还有一个误区就是,不把员工当人看,总是想方设法触碰员工做人的底线。就如上面的袁小云,完不成业绩就要下跪,还拍视频发在公司的网站上,这不是管理,这是对一个人的侮辱。甚至有的公司还让员工互扇耳光的,穿着制服跪地爬行的,完不成业绩举牌游街的,总之这都是对员工的侮辱,而不是他们所谓的狼性管理。所以公司管理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的一种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而不是以互相伤害为手段的暴力管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