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后蜀作为五代十国中偏居东南的大“土豪”,经济发达程度在当时首屈一指,然而当宋军来袭时,倚靠着蜀道天险的后蜀政权居然在六十六天内即告覆灭,只留下“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千古叹息。 正文: 公元964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封见到了一个重要的人。 这个人名叫赵彦韬,原本是后蜀末帝孟昶派往北汉的使节。然而,走到半路上的赵彦韬拐了一个弯,径直投奔了北宋。 见到赵匡胤后,赵彦韬不仅将孟昶联络北汉夹击宋朝的意图告诉了赵匡胤,还将整个蜀地的地理情况、军事配备等重要信息和盘托出。 由此可见,三国时到处献图的张松很有可能是这位赵彦韬的人生偶像。 得到这些关键信息的赵匡胤喜出望外,连连说:“西讨有名矣!” 事实上,赵匡胤早就瞄准了后蜀,他在与弟弟赵光义讨论出兵方略时,就已将后蜀作为平定天下的第一步。这时,赵匡胤所缺的,只是一个出兵的理由而已。 赵匡胤的战略 困了有人送枕头,赵匡胤自然要大喜了。 赵匡胤垂涎后蜀的原因很简单:打仗是要花钱花粮食的,而后蜀恰恰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在赵匡胤的眼中,整个后蜀就是他平定天下最急需的后勤基地,现在大好机会排在眼前,不动手简直对不起自己。 于是,就在这一年十一月,北宋发兵六万,磨刀霍霍地直扑后蜀而来。 一、后蜀有多富? 作为一个偏居西南的小政权,后蜀究竟富裕到了什么程度,引得赵匡胤如此眼红? 答案是:特别特别富。 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整个中原战事不断、百业凋敝,而到了五代时期,北方地区群雄并起,更是没有一刻消停,中原地区仿佛开了锅一般,热闹非凡。 而在这样的战乱年代中,偏安一隅的巴蜀地区却分外安静,除了925年后唐灭前蜀这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事之外,数十年来,这里基本没有被战火波及,成为了乱世中的一片世外桃源。 描绘唐玄宗入蜀避难情景的《明皇幸蜀图》 在孟知祥和孟昶两代皇帝的统治之下,后蜀的经济实力极为丰富:农业方面,后蜀地区“赋役俱省,米斗三钱”,较之贞观时期的“米斗四五钱”、开元时期的“米斗至十三文”还要低廉,甚至到了“蜀多生五谷,弃之如粪土”的地步。 手工业方面,蜀锦作为最重要的手工产品,在当时大量被生产出来,仅后唐攻灭前蜀时,就从府库中缴获了“纹锦绫罗五十万匹”,生产能力可见一斑。同时,茶叶种植、金属冶炼、瓷器烧造等产业,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精美无比的蜀锦 有了这样强大的生产能力,从前蜀到后蜀,大量的商品源源不断的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甚至直达海外,换取回了数之不尽的财富和各式各样的珍玩奇货。据史料记载,前蜀王衍甚至用沉香、紫檀等名贵海外香料修建了一座周长一丈三尺的城池模型,号“灵芳城”,可见当时蜀地海外贸易的发达程度。 后蜀坐拥如此的庞大的财富,受到赵匡胤的觊觎就毫不奇怪了。 二、后蜀有多弱? 然而,巨大的财富并没有给后蜀带来与之相匹配的军力,特别是孟昶在位期间,后蜀军队与北宋的百战精兵相比,简直就是菜鸡一只。 后蜀的军事实力为何如此弱?这就要从孟昶的父亲,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说起了。 后唐在攻灭前蜀后不久,朝中就发生了兵变,导致国家大乱,而当时任西川节度使的孟知祥趁机在蜀地扩张势力,经过近十年的经营,孟知祥于公元934年脱离后唐称帝,建立后蜀。 然而,称帝仅仅半年后,孟知祥便猝然而逝,皇位就落在了年仅十五岁的孟昶头上。 虽然坐上了帝位,但孟昶所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凶险的局面:自从孟知祥去世后,他手下的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宿将们没有了忌惮,便蠢蠢欲动起来,直接威胁到了孟昶的统治。 在这些人当中,武信节度使李仁罕是最不安分的。 事实上,孟昶未即位前,李仁罕便有取而代之的图谋。据《资治通鉴》记载,孟知祥刚刚驾崩时,枢密使王处回前往李仁罕府探听虚实,却看到李仁罕全副武装,已经做好了叛乱的准备,只不过慑于平章事赵季良等一干老臣的反对,李仁罕才没有马上起兵作乱。 但当孟昶即位后,李仁罕的气焰愈发嚣张。当时,后蜀军队分为卫圣、匡圣、捧圣控鹤、奉銮肃卫军、骁锐、亲卫六军,其中李仁罕掌握的卫圣军实力最强,但为了摆脱其他将领的牵制,李仁罕要求孟昶赐予总判六军之权,意图将后蜀兵权全部纳入掌中。 然而,李仁罕没有料到的是,孟昶年纪虽小,却不是个软柿子。 孟昶画像 面对李仁罕咄咄逼人的气势,孟昶先是故意示弱,答应了他的要求,稳住了李仁罕。接下来,当李仁罕洋洋得意、放松警惕时,孟昶却暗地里获得了众多大臣的支持,利用召李仁罕入朝议事的借口,指挥侍卫一举将李仁罕诛灭。 随后,孟昶立即下诏,宣布李仁罕罪行的同时,表示除李仁罕和他的少数死党之外,其他人统统不作追究,顺利稳定了军心,保证了国家的稳定。 纵观孟昶扳倒李仁罕的整个过程,杀伐决断,毫不拖泥带水,手腕之老辣,一点也不像个十几岁的少年。 然而,可能是李仁罕谋反的事情对孟昶的刺激太大,让他对父亲留给他的老臣子都有了戒心。在之后几年中,孟昶将一干老臣宿将纷纷贬斥,转而提拔了大批自己的亲信,从而将大权牢牢攥在了自己的手中。 然而,孟昶的手腕虽硬,但看人的眼光却奇差无比,他所提拔的这些大臣,吃喝玩乐都是一把好手,但真到了守土卫国的关键时刻,都成了马尾巴拴豆腐——提也提不起来。 公元955年,后周就曾经向后蜀用兵。在这场战争中,孟昶所任命的张虔钊、李廷珪等大将,被后周打得一败涂地,致使后蜀北部的秦州、凤州等四地全部丢失。 而当宋朝大兵压境时,孟昶还是没有吸取教训,将统兵大权交到了自己的另一位亲信,枢密使王昭远手中。 按照史书记载,这位王昭远相当擅长cosplay——“手执铁如意指挥军事,意气扬扬,自方诸葛亮”,除了手里的道具不太对之外,称得上卖点十足。 然而,真到了战场之上,这位“小诸葛”立时便现了原形:“将至汉源,闻剑门已破,遂股慄色战,发言失次......据胡床不能起。”主帅都是这副德行,后蜀军队要是能打胜仗,那才是咄咄怪事。 剑门关自古就是蜀地门户 从公元964年11月到965年1月,宋军长驱直入,直抵成都城下。到了这时,自知大事已去的孟昶放弃了抵抗,举国投降,立国三十二年的后蜀也自此灭亡。 后蜀灭亡后,宋朝获得了大量军费和物资:“......造船二百艘,装载物帛铜钱器皿及银腰带十万,应付江南军前”,之后,宋朝又陆续花了十多年工夫,才将后蜀府库里的财物悉数运出蜀地。 数十年的经营,到头来为他人做了嫁衣,真不知道孟昶在目睹这一状况后会作何感想? 参考文献: 《四川通志》 《蜀梼杌.卷下》 《蜀鉴.卷七》 《宋史.西蜀孟氏》 《蜀典》 《十国春秋.后主本纪》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清异录》 《旧五代史》 《东都事略.列传六》 |
|
来自: 昵称55301288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