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今天,是古代最“花痴”的节日,如今已经彻底消失…

 江山携手 2019-03-24

领取你的专属佛卡

文 | 禅叔

说到传统节日,我们大概会想到很多,比如端午、中秋、清明、七夕……

但你知道吗?其实今天,在古代,也是一个很浪漫的节日。

南朝梁元帝曾为这个节日写过一组诗《春别应令》:花朝月夕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今天,农历的二月十二,古时的今日,是一个春日佳节,名为“花朝节”。

遗憾的是,时光流转到今天,这个节日,已经被淹没在历史之中,仅存回忆。

在古代,“花朝节”的主题是“珍惜”,要惜花,要惜时,也要惜人。

01

相传,在唐朝时,有位处士,名为崔玄微。他生性喜欢花草,爱花爱得如痴如醉,在房屋后面的庭院中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并精心照顾,惹得各位花神们纷纷化身为少女,前来参访,并且告诉崔玄微,可以把无色纸系在园中花枝上祈福。

巧的是,那一年的花朝节,狂风大作,洛阳城内,处处折树飞沙,唯有崔家的花木像得了护持,在大风中安然不动。

后来,每到二月十二这一天,人们都会剪五色纸,将之挂在盛开的花枝上,谓之“赏红”,也称之为“护花”。

正如唐朝崔道融在《梅花》一诗中所写:“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物情如此,人情亦然。珍惜和陪伴,是世间最温暖的守护。

02

在浪漫成风的唐朝,几乎人人爱花成性。唐太宗、武皇、穆宗这些皇帝,个个都是“花痴”,不仅种花、护花、赏花,还要趁着花好,吃上一些。

比如女皇武则天,每年二月十二这一天,武则天都会令宫女遍采百花,然后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飨宴群臣。这样制作出来的糕点,兼具花的馥郁和谷的芬芳,很快也流传开来,形成节俗。

后来到了风雅的宋朝,人们对花的珍爱有增无减,除了王公贵族,连童叟百姓也加入进来,每到二月十二这天,“国中罢市、红翠出游”, 除了踏青,赏花,雅集,还流行种花、挑菜、扑蝶等活动,更添了许多生活气。

智慧的古人们深知,世间万事无常,一切美好都是有保质期的,赏花、护花也好,食花、簪花也罢,体现的其实都是人们对匆匆花事的留恋和珍惜。因为曾经尽力珍惜过,即使后来于时光流逝,花谢花飞,也不留遗憾,不必惋惜了。

佛陀在大会上拈花,迦叶微笑,是告诉我们要珍惜当下。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时光?就是你能把握的现在,是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03

唐朝时,吴越王钱镠和原配妻子王妃戴氏情笃,戴氏在没有嫁给钱镠之前,是横溪郎碧村的一位农家姑娘。王妃生性孝顺,每年寒食节必返临安郎碧娘家,看望并侍奉双亲,直到陌上的花开了才回到夫家,岁岁如此。

一年春日,王妃又回娘家看望双亲。某日,钱镠在杭州料理政事毕,走出宫门,只见西湖堤岸已经桃红柳绿,春色甚好,又想到与爱妻已经多日未得见,不免生出许多思念,于是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其中有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希望妻子能早日回到自己身边。

直到如今,这样的春日里,壮族的少男少女们依然喜欢在花朝节这一天,遥相对歌,抛掷绣球,到日落之时,便将绣球挂在传说中有花神居住的木棉树上,祈愿爱情永结。

禅叔还在史书上读过一个小故事:

唐朝时,一年花朝,诗人崔护踏青疲累,路过一个小院,抬手敲开了小院的门,想进去讨碗水喝。

院子的主人是一位老翁和一位妙龄少女,少女取水来给崔护喝,然后倚在盛开的桃花树下看着他。树上桃花夭夭,树下的少女比树上的花更多出一分娇媚。

次年踏春时节,崔护忆起那位少女,于是循着记忆找寻到那个院子,却发现院门紧闭,杳无人声,唯余桃花纷纷。他心中失落,留诗于门扉:“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来又过了几日,崔护再行至此处,只听小院内有哀哀哭声,他疑惑地去问询,一老者出来问道:“你就是那薄情的崔郎?你杀我女!”

原来,少女对崔护一见倾心,只盼他再度造访,她苦苦等一年,却因举家外出,恰与崔护错过。回来看到题诗,以为缘分已尽,竟抑郁而亡。

崔护见到少女遗容,悲呼道:“崔护在这里了!”这一哭喊,少女竟悠悠转醒,死而复生。天公作美,崔护与少女终成眷属。

历史上,崔护确有其人,也的确留下了“人面桃花”的神来之笔。这个故事,出自笔记小说《本事诗》。

尽管人生总有八九不如意,但依然应该感恩拥有的美好。因为,人生唯有珍惜,才不惧时间流逝。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虽然现在已经没有“花朝节”了,但古人珍惜时光、珍惜因缘、珍惜身边人的思想和习俗,依旧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

如今虽然没有“拜花神”的习俗,但禅叔建议,爱美的姑娘们,不妨以鲜花供奉佛前,一样可以求得端严美貌。

除了求美貌,求爱情之外,愿我们都能像古人学习,活在当下,珍惜当下,恣意地去享受生活,去追求一切想要的事物,不给自己的未来留下遗憾。

值此春日盛景,禅叔祝愿所有的姑娘们,都能有美貌,有爱情,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满溢着美好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