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俞为经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别名高盖。属足太阳膀胱经。督指督脉,俞即转输,此穴居督脉中点之旁,是督脉之气转输的部位,故名督俞。 【腧穴释义】 督俞。督,督脉也,阳气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督脉的阳气由此输向膀胱经。本穴为膀胱经接受督脉阳气之处,故名。 高盖。高,上也,天部之气也。盖,护盖也。高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阳热之气,性干燥,所处为天之天部,如卫外护盖,故名高盖。 商盖。商,计时之漏刻也。盖,护盖也。商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弱小阳气。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阳热之气,性干燥,至本穴所在的膀胱经后散热缩合为弱小的水湿之气,气属外卫之护盖,而弱小水湿之气则如从漏刻中滴出一般,故名商盖。 高益。高,上也,天部之气也。益,益助也。高益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纯阳之气。本穴物质为督脉传来的纯阳之气,性干燥,与背俞各穴传至膀胱经的水湿之气相比所处的天部层次为高,对膀胱经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有益助的作用,故名高益。 【取穴位置】 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穴位解剖】 在斜方肌、背阔肌肌腱、最长肌;有第6、第7肋间动、静脉后支,颈横动脉降支;布有肩胛背神经,第6、第7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6、第7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功能主治】 功能:理气止痛,强心通脉。 主治: 1. 心痛、胸闷; 2. 寒热,气喘。 【穴位配伍】 配合谷、足三里主治胃痛。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胃炎、膈肌痉挛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