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悟堂|水的艺术——绘画

 净水技术 2020-12-01

《净水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追踪行业热点与焦点,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多一点

关注

上期,我们聊了水的艺术之一——雕塑,展现了水刚的一面。(水悟堂|水的艺术——雕塑)点击黄色字体,即可跳转阅读全文。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水柔的一面——绘画。《老子》认为水虽柔弱而能攻坚强,水滴石穿,柔性之中蕴藏着坚韧不拔的性格。

——文艺小编又来了

中国古代文人骚客们对山水情有独钟。从古到今,无数画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怀、喜怒哀乐通过画笔,留与后人评说。山水画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通过山水画将山水作为天地化身,来表达画家对天地玄黄的感受,此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隋朝

山水画,起源于隋朝,强调“平远”、“高远”和“深远”。不拘泥于物体本身的真实性,而重在其背后的主观真实,“山川使我为山川言”,这是中国山水画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到了唐朝,山水画发展处多个流派,一派以青绿山水画家李思训为代表,重用色彩,非常适合表现北方阳光灿烂、峭壁高耸的山峰,可以说构架了山水画的大框架。一派以吴道子为代表,注重线描,不设色。一派以张璪、王墨为代表,注重墨法。而王维兼学诸家,虽偏重青绿,亦用水墨。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维.雪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维.雪溪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

五代时期

五代时期山水画发展较为停滞,但荆浩和关仝个别画家也有突出的表现,。宋代初年画家继承关的理念,主张“远取其势,近取其质”,技法也渐渐丰富。汤垕说“唐画山水,至宋始备”,他认为董源、李成、范宽是宋代最杰出的画家,称为“宋三家”。

范宽. 谿山行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

元朝

元朝山水画画家最著名者为元四家,即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他们讲究“清高”、“超然”,以“深山野水为友”。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

明朝

明朝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巅峰,文人多为之。山水画流派也极多,有的是按地区划分的(如吴门画派、华亭派),有的是按风格划分的(如浙派、院派),而它们互相之间画风之间也有重叠,因此至今不同学者之间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较重要的为吴门派和浙派。

唐寅.山路松声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

清朝

清初至乾隆时,山水画继承明代传统,文人画继续占统治地位。嘉庆至清末山水画开始走下坡路,这一时期的画家主要继承正传派。近现代以来,大师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人吸收西方绘画理论,深入观察自然,创造自己的风格,使山水画重新注入生气,将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傅抱石和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北京人民大会堂藏

6

国外篇

当然,国外也不乏以水为主题的名画,最著名的一幅当属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应该读成“神奈川冲/浪里”)。北斋完成此画后不久,西方列强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的浮世绘版画随之传入欧洲。由于这些画画风大胆自由,在西方大受追捧,影响了很多包括梵高在内的很多画家。据说梵高的名画《星空》就深受《神奈川冲浪里》的影响。

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

梵高.星空.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补习了关于水的美学知识,看看这些美图,心情是不是也瞬间放松了很多呢?!

本文编辑

Will

致谢

【本科普内容受“上海市科协科普项目(项目编号:18dz2306700)”和上海市水务海洋局“水务科普年度活动”资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