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姬昌天资聪慧,季历凭子上位 季历本排行老三。按规矩根本不可以继承王位。但是,他生了一个好儿子,而且教育得很好。这个孩子就是周文王姬昌。爷爷古公亶父慧眼识珠。认定姬昌就是周族部落兴盛的希望。季历这才当上了周王。 史载: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亡如荆蛮,文身段发,以让季历。 由此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在故宫在古公亶父心中。纪昌的才能是超过他父亲季历的。这一点充分的表现于后来的历史中。 首先周文王在武略上收放自如。不动如山,侵略如火。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而周文王取胜的关键是广招人才,礼贤下士。史载:“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在兵书六韬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建立了拥有72人之多的庞大的参谋指挥机关,其中包括许多专家,比如天文、气象、地理、兵工、心战、工程、军医、会计等等。 2. 阴谋诡计之大全 姜子牙另有伐商奇谋12种,号称“文伐”,皆为阴谋诡计,包括离间、贿赂、腐化、收买敌方人才等等,无所不用其极,处处尽显杀机! 12种“文伐”如下: “一曰,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好事,苟能因之,必能去之。 “二曰,亲其所爱,以分其威。一人两心,其中必衰。廷无忠臣,社稷必苊。 “三曰,阴赂左右,得情甚深,身内情外,国将生害。 “四曰,辅其淫乐,以广其志,厚赂珠玉,娱以美人。卑辞委听,顺命而合。彼将不争,奸节乃定。 “五曰,严其忠臣,而薄其赂,稽留其使,勿听其事。亟为置代,遗以诚事。亲而信之,其君将复合之,苟能严之,国乃可谋。 “六曰,收其内,间其外,才臣外相,敌国内侵,国鲜不亡。 “七曰,欲锢其心,必厚赂之;收其左右忠爱,阴示以利;令之轻业,而蓄积空虚。 “八曰,赂以重宝,因与之谋,谋而利之,利之必信,是谓重亲;重亲之积,必为我用,有国而外,其地大败。 “九曰,尊之以名,无难其身;示以大势,从之必信,致其大尊;先为之荣,微饰圣人,国乃大偷。 “十曰,下之必信,以得其情;承意应事,如与同生;既以得之,乃微收之;时及将至,若天丧之。 “十一曰,塞之以道。人臣无不重贵与富,恶死与咎。阴示大尊,而微输重宝,收其豪杰。内积甚厚,而外为乏。阴纳智士,使图其计;纳勇士,使高其气。富贵甚足,而常有繁滋。徒党已具,是谓塞之。有国而塞,安能有国。 “十二曰: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遗良犬马以劳之,时与大势以诱之,上察而与天下图之。 “十二节备,乃成武事。所谓上察天,下察地,征已见,乃伐之。” 3. 姜子牙的情报网 姜子牙不仅善于用兵。更是谋略高手。据说文王之时已经三分天下有其二,这三分天下一是周部落的陕西、甘肃、山西、豫西地区等地。二就是南方四川、荆楚、江西、甚至吴越地区。剩下一块就是华北地区。但是位于华北地区的商和东夷族长期武力对抗,史载:“纣之百克,而卒无后。纣克东夷,而殒其身”,可见战斗的激烈与持久,双方必然死伤惨重,军力物资消耗极大。实际上,这种局面不仅为灭商打下基础,也为日后周公征服东夷打下基础,武王灭商只打了一天,而周公东征,却与东夷打了三年,可见东夷之强大,如果没有纣王对东夷的百战百胜,周公必然会遇到一个更强大的对手,届时,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周国布局,在一点一点的绞杀商朝的寿命。商朝被战略包围,已经四面楚歌,当商纣王对山西长治地区进行扫荡和攻击时,东夷族立刻在山东大打出手,纣王无奈只能回兵镇压东夷的叛乱,陷入此等战略困局当中,必然首尾不得相顾,非常被动。 另外,东夷恰到好处的战略夹击,明显有高手操作的迹象。联想到后来牧野之战,周军4万多人敢于一举突袭商朝的首都,可见武王对商朝主力皆东出平叛的情况了如指掌,故信心十足,直捣朝歌。由此可见周国对情报的准确掌握,姜子牙是兵法大家,其灭商十二文伐的实行,必须借助强有力的地下情报网和高素质的间谍群,后来,商朝贵族纷纷叛逃倒周国,姜子牙的情报机构的策反工作一定功不可没。嗯, 而文王的两个伯父——太伯、虞仲。南下避位也不会如此简单,他们应该是跟随或率领周国志愿军南下,与四川、湖北、、江西、吴越等地部落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来帮助当地人反抗商朝的统治。这也是周国的大战略。 而周武王,非常聪明,他一直在耐心等等待收网的时刻,同时整军备战,调集联军主力驻军于洛阳基地,随时准备挥军北上,直捣朝歌。 4.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坐观东夷在流血 武王继位的第二年,就在孟津举行军事演习,同时参与行动的有800小国,大家气势如虹,纷纷请战,皆曰:“纣可伐矣”,意欲一举消灭殷商。 唯有武王微笑拒绝:“你们不知道天命,现在还不行。”史载:“女未知天命,未可也。” 里面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纣王大军,正与东夷族血战,不分胜负,周武王在等待,双方士兵的血再流的更多一点,所谓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第二个含义是指,天命之谓性,食色性也,性就是人的动机,在这里指民心的向背,百姓的取舍。周武王一直在耐心等待等待纣王进一步的丧失民心,姜子牙的间谍机关正在努力工作,对朝歌的民心士气了如指掌,武王知道纣王时间已经不多,果然不到2年,纣王的贤臣干将,接遭厄运,王子比干被杀,微子退隐、箕子被囚,许多重要大臣直接叛逃到周国,纣王手下再无能人可用,如此纣王兵马虽众,但是,无人带领就毫无战斗力所言。 5. 尚父鹰扬,姜子牙一人挑战百万军 孟津观兵之后的第2嗯,年,周武王审时度势,看到纣王主力尽在山东,战事已成胶着,敌方民心士气进入低谷,遂亲率九国联军偷袭朝歌,周武王用了13天从陕西赶到洛阳军事基地,从洛阳出发渡过黄河用了13天,然后一路急行军,用了5天,到达朝歌的郊区,木业,面对70万临时拼凑的商族军队,姜子牙按照规矩,带领一个百夫长,单车挑战。 诗经记载:“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维予侯兴。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大意是:殷商调来大批的兵将,军旗就像那树林一样。我主武王誓师在牧野,他说只有我们最兴旺。上帝监视你们众将士,不要有什么二心妄想!牧野地势广阔无边垠,檀木战车光彩又鲜明,驾车驷马健壮真雄骏。还有太师尚父姜太公,就好像是展翅飞雄鹰。他辅佐着伟大的武王,袭击殷商讨伐那帝辛,一到黎明就天下清平。 由此可见姜子牙武艺高强,也不可能太老。姜子牙单车决斗,并且成功击杀对手,周武王大军趁势掩杀,纣王的70万大军,但是由于过于庞大,组织和协调就成为一大死穴,发生混乱极容易崩溃,周军攻势过于凌厉,商军过于腐朽,又缺乏指挥大军团作战的人才,果而一触即溃,土崩瓦解了,于是全军覆没,纣王自杀,商朝灭亡。联军占领朝歌的第2天,武王举行改朝换代的即位仪式,宣布殷商灭亡,周代替商成为天下共主。然后派联军征讨四方,消灭商朝的残余势力,共计灭国99,服国651。 |
|
来自: Confucius365 > 《质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