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脉相关1

 小小小妙音妙音 2019-03-24
​冬天常见沉脉,乃为生理现象;病理表现为: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证;沉而无力为里虚证。脉理:病邪在理,气血内阻,阳气不宣,则脉象沉而有力,若阳气虚陷,不能升举而无力。
脉何以沉?气血不能外达以充盈血脉,故尔脉沉。气血为什么不得外达?无非两种原因:一是正气虚,气血无力外达,反映为沉而无力;一是邪气实,阻遏气血运行,反映为沉而有力。

二、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主里证,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经验:
①左寸沉:主心阳不振,寒饮瘀血停胸,症见胸闷,胸痛。
②右寸沉:主肺气虚,症见乏力,气短,语声低微,或寒凝肝脉,症见胁肋刺痛,形寒畏冷。
③左关沉涩:主肝气不舒,症见情志抑郁,肝区疼痛。
④右关脉沉:主脾胃虚弱,或脾胃虚寒,症见脘腹满痛,纳呆,乏力。
⑤右尺脉沉而细:主命门火衰,见腰酸疼痛,下肢寒冷,或五更泄泻。
⑥左尺沉:主肾气肾阴不足,症见腰膝酸软,主肾经寒郁,男子则腰背疼痛,女子则为血寒经闭。

脉案:陈某某,男,75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
主诉:反复双下肢浮肿,腹胀1年,再发1周
初诊:1年前因颜面浮肿,继之出现双下肢浮肿,住院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陈旧性心梗、慢性肾炎”,经补肾利水中药以及配合降压、强心类西药治疗好转出院。1周前因搬家劳累后,又出现双下肢浮肿,诊见大腿中段以下高度凹陷性浮肿,双下肢沉重如注铅,伴颜面浮肿,乏力,气喘乏力则尤甚,纳呆,尿少,口干,欲饮,大便烂,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干燥。
脉象:脉沉细,尤以两尺明显,接之欲绝。
查体:BP160/95mmHg,贫血貌, 颜面轻度浮肿,胸廓对称,心率104次/分,律齐,无杂音,双肺(-),腹部膨隆,肝脾肋下来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大腿中段以下高度凹陷性浮肿。
血常规示:血红蛋白90g/L;尿常规示:尿蛋白(++);肝功:白蛋白28g/L;B超示:腹水,双肾积水。
中医诊断:水肿(肾阳虚衰弱,水湿内停,水气凌心)
西医诊断:①高血压;②冠心病、陈旧性心梗;③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治法: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方药:熟附子15g(先煎) 白术15g 茯苓30g 泽泻15g 阿胶15g(烊化) 猪苓15g 桂枝10g 芡实15g 金樱子30g 大腹皮15g 厚朴15g 甘草6g
西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
二诊:双足背浮肿略有消退,继续上方加减3周后,双下肢浮肿消退,病情好转出院。
按语:腰以上肿责贼风,腰以下肿责虚寒。本例患者下肢重度水肿,实为阳气虚衰,不能化气行水所致。症见大便溏泄,舌淡胖边有齿痕,是脾阳不足之象;诊其脉,左右皆沉而两尺尤甚,是肾阳虚衰无疑。《濒湖脉学》日:“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尺寒滑有痰一一尺脉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痌。”故诊断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故以五苓散合真武汤、实脾饮,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故药到病除。

脉沉细无力,此为阴虚及阳,阴阳两虚之相。为弱脉。
脉象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实,可见于气滞、血瘀、痰饮等病证;沉而无力为虚,可见于各脏腑的虚证。

脉沉缓多见于脾虚,水湿停留。但是根据你的情况,应该属于脾肾两虚、寒湿不化。可以服用肾气丸合附子理中丸治疗。

三部二候
1.肝肾之阴为根
张氏以三部总看诊脉法,配合诊尺部以候肾,以诊脉之“根”。
(1)尺脉无根,左右脉浮而动,浮濡,见于肝肾虚极,阴阳不相维系,而有危在顷刻之势,当急防虚脱。尺脉无根,寸部摇摇,即有将脱之势。左右脉浮数、两寸浮甚、两尺按之即无,乃肾阴将竭,肝风已动。
(2)尺脉重按无根、左脉弦、右脉濡,为肝肾阴虚,下焦气化虚损,不能固摄。尺脉重按虚者,肾真阴虚损,不能与真阳维系,真阳脱而上奔。
(3)尺脉甚弱。阳升而阴不能应。
(4)左右脉微弱,尺脉尤甚者,见于下焦虚寒,久痢下。
(5)左右脉平和,尺脉重按有力者,见于肾经实热。
张氏脉法认为,脉之根,一在尺部,一在沉取。如左脉沉取,即可候“气之根”,病虽凶险,其脉有根者,亦可救治。

经曰∶“诸浮脉无根者皆死。”是谓有表无里,孤阳不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