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史通读工程之宋史四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3-24

北宋仁宗英宗神宗这三个中期帝王,基本还算圣贤,不过怎么感觉见识都比不过历经三代的仁宗曹皇后呢?也许王安石变法是让北宋走向衰弱的重要原因,不过始终搞不懂以司马光的人品怎么会提拔了蔡京这么个后来祸国殃民的巨奸呢?

正史中记载宋江等人是被海州张叔夜擒获诏安,后来宋江征方腊正史中没有记载但是一些野史有记载,杭州附近有张顺,时迁和武松墓,据此推断宋江等人确实跟随宋军征讨过方腊,只不过最后生擒方腊的不是武二郎,而是后来的抗金名将韩世忠。万里长江,淘不尽壮怀秋色。漫说道秦宫汉帐,瑶台银阙,长剑倚天氛雾外。宝光挂日烟尘侧,向星辰拍袖整乾坤,消息歇。 龙虎啸,风江泣,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耿耿,泪沾襟血。汴水夜吹羌管笛,鸾舆步老辽阳幄。把唾壶敲碎,问蟾蜍,圆何缺? -韩世忠

每次看靖康之耻都无比虐心,其实悲剧在当时也是有机会避免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劫数。宗泽老爷子让人动容,光复汴梁后一直坚守,屡退金兵,苦劝高宗北还不成,忧愤而死。到了临终的时候,惟三呼「过河」罢了。最重要的宗老爷子还发现并起用了岳飞,功莫大焉。靖康之世,若信用李纲、种师道,则不致北狩。建炎之时,若信用李纲、宗泽,则不致南迁。宗泽之忠勇,较师道尤过之,史称泽请高宗还汴,前后约二十余奏,均为黄潜善、汪伯彦所阻抑。盖至宗泽殁,信王榛亡,而两河中原,乃俱沦没矣。

韩世忠梁红玉黄天荡困住兀术,几乎瓮中捉鳖,最后功亏一篑,令人扼腕;岳飞处处截杀令金兵丧胆,直叫“岳爷爷”;倒是同为中兴四将的张俊和刘光世名不副实。另外吴玠的和尚原之胜也颇令人荡气回肠。刘锜顺昌大捷堪称经典,屡出妙计,动用天时地利,连小说中岳武穆打破的“拐子马”其实也是刘锜的功劳。刘锜和吴玠吴璘兄弟应该替代张俊刘光世和岳飞韩世忠夫妇成为真正的“中兴四将"。岳飞再破连环马,杨再兴战死小商河,岳家军朱仙镇再次大败金兀术。宋史中岳飞部下有岳云,张宪,梁兴,王贵、牛皋、杨再兴、李宝,只有李宝印象中《说岳全传》里面没有。赵构授意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全面打压主战派,后终于金达成屈辱和谈。 从小一直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看到宋金协议第四条:“宋徽宗梓宫及韦太后归宋”才恍然大悟:宋徽宗已死,韦太后是其生母,却绝口不提还活着的宋钦宗。高宗偷安忍耻,慝怨忘亲,初为汪、黄所惑,终为秦桧所制,李纲、赵鼎、张浚相继被斥,岳飞父子冤死狱中,有可用的将相,有可乘的机会,终至臣事仇虏,残喘苟延,这也所谓愚不可及哩!

辽有天祚帝,金有完颜亮。“且粘没喝、斡离不席卷汴京,兀术、撤离喝尽锐南牧,金源将帅,为宋害者,无逾四人。 亮或族其家,或淫其女,自來夷狄烝報,未有如此之橫逆者也。 天道岂果无凭乎?虞允文一介书生,采石打败完颜亮几十万大军,水战火攻,用己之长攻敌之短,儒将风度大亮。

孝宗,光宗,宁宗,这三个一个不如一个,赵匡胤的子孙如此不堪。再加上又一个韩侂胄作乱,南宋小朝廷哪里还有北伐的实力。韩侂胄不自量力,妄自鼓吹北伐,结果一败涂地,徒增笑料。不过辛弃疾老爷子也看走眼了,只知道金国衰弱却不知南宋更弱。蒙古崛起的迅速程度和当时的女真如出一辙,可为什么南宋朝廷没有吸取当时北宋联金灭辽的惨痛教训呢?秦桧之后有韩侂胄,韩死后有史弥远,史死后又有贾似道,南宋巨奸何其多也?

名将孟珙被称为“机动防御大师”,他不但在宋蒙战争初期多次击退蒙古人的进攻,而且创建了一套成熟的防御体系,发掘了很多后来起到巨大作用的抗蒙名将。单就是收复襄阳和余玠修建合江钓鱼城这两件事情,意义不言自明。请记住王坚和张珏这两位英雄的名字,就是他们成功坚守钓鱼城数月,击毙蒙古大汗蒙哥。

吕文焕坚守襄阳六年,始终没有援兵来,要说为了保住一城百姓投降也可原谅,可是刚投降就为蒙古献策并自荐先锋,晚节不保,不可原谅。

从来对崖山之后已无中国之语嗤之以鼻,蔡东藩也说“宋亡而纲常不亡,故胡运不及百年而又归于明,是为一代计,固足悲,而为百世计,则犹足幸也”。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保护小皇帝在崖山的最后一战确实是可歌可泣,催人泪下。

“闲览宋史,每叹宋朝的善政,却有数种:第一种,是整肃宫闱,没有女祸;第二种,是抑制宦官,没有阉祸;第三种,是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第四种,是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第五种,是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蔡东藩总结到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