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骑游日记

 昵称31352768 2019-03-25

​11月9日  八时许,从瑞丽金山宾馆出发,沿前天的路到“淘宝谷”淘宝去。近四十公里路程,约四十分钟到达“瑞丽旅游淘宝场”。“淘宝场”建在一山坳里,鹿子和孔雀养在山坡上,坡底是一条河,可在里面淘宝石。进入场内先看圈养的鹿,鹿很瘦,灰头土脸的,显得没有灵气;一群孔雀从笼子里放出来,互相挨挤着低头争食,一副副囚困馋痨的样子,完全没有开屏时的矜持和高傲;歌舞表演也只是几个身着傣族衣裙的女人,在音响的伴奏下,懒懒散散地扭扭腰,摆摆手,抿嘴笑笑而已。

       重头戏是淘宝。先在管理处领取铲子、筛子,然后来到河边,脱去鞋子,挽起裤腿,就下河淘宝。河面约有三十多米宽,河底全是沙,较平缓,河水齐腿肚深,散散的流着。
       四五个骑友下到河里,因淘宝心切,也不觉得冷了。他们用铲子把沙子铲到筛子里,先自己细细地“淘”一遍,有疑似的石头就揣在兜里,再把剩余沙子倒在岸上,上面的人接着“淘”。淘宝过程持续了三四十分钟,因无啥收获,没了兴趣就收工了。四五人中,只有“老帅哥”淘到一粒绿豆大小的红宝石,又花三十元钱做了一个戒指,将宝石嵌在上面。
       “淘宝谷”总算名不虚传也。
      回来时,途经被称为德宏傣族风情第一寨的勐卯镇喊沙寨。
      远远地就看见路边“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__边寨喊沙”的指示牌。又见瑞丽开出来的班车停在牌子前,许多游客下车来,径直沿牌子所示方向走去。骑友们稍一商量,便骑车跟着进去。
       喊沙傣寨是一个风光秀美的傣族村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
       凤尾环绕,榕树婆娑中,是一座座杆栏式竹楼,古朴而典雅,每幢竹楼看上去都十分整洁漂亮。
       颇有特色的是,寨里的每户人家并没有围墙,只有果树或是花木圈成的篱笆。据说,这里的人们非常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家户户门不落锁,夜不闭户。深秋季节,每家篱笆上仍爬满青藤,整个寨子美得像一幅风景画。
     寨子里还有民俗画家,在家家户户的墙壁上画着反映民族风情的图画,如节日歌舞、插秧收割、青年恋爱。简练的笔触,独特的视角,非常惹眼。
       寨子里的喊沙奘寺,是瑞丽最著名的奘寺之一。佛寺原住持伍并亚·温撒长老是佛教著名高僧,在信教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2002年长老圆寂的葬礼__万人拉洛大摆暨追思法会是德宏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法会。中缅边境地区群众及其弟子数万人参加了追思法会。
       寨子里还有一个泼水广场,蓝天白云下,广场上矗立着金碧辉煌的佛塔,观音和白象。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喊沙在傣语里是“黄金休憩地”,是孔雀舞的传承地,是傣族文化的艺术宝库。
       在寨子边的小食摊吃午饭,饭后继续赶路。途经“独树成林”景点,停车游览少时即启程,下午14:00许到达畹町镇。
       畹町是傣语"太阳当顶的地方”之意。
       在腾冲时就听说,畹町镇有座“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一到畹町,我们在导航引导下,小费周折就找到了纪念馆。
       纪念馆建在山腰上,从公路到纪念馆,要爬很长很陡的坡。纪念馆大门(正阳门)前的台阶下是停车坪,从停车坪至“正阳门”的台阶共六十级__修建纪念馆时,刚好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2005年建),纪念馆历时两年多终于建成。整个纪念馆设计为一座意断形连之桥,断桥被处理成三角形,代表着三千余名南侨机工,又象征着历时三年的漫漫援战之路。从纪念馆的进口到出口共设有50级台阶,象征滇缅公路上抢运的50多万吨军需物资。纪念馆内设报告厅、影视厅、图片展示厅、情景再现厅、文物库房、抗战雕塑、名人碑林等七个主题。共展出2000余张照片和4000余件物品,向世人呈现了南侨机工在抗战中的功绩。
       这“意断形连之桥”就是滇缅公路的咽喉__“惠通桥”
       1942年正是滇西抗战的紧要关头。5月3日,中缅边境要地畹町失守,云南遮放、芒市、龙陵等地被日军占领,中国远征军被迫撤离。据盟军情报部门估计,大约十天左右日军就可到达昆明了,而昆明紧邻陪都重庆。果真如此,则中国危矣。
       5月2日,远征军工兵总指挥马崇六将军从畹町撤往昆明,途经惠通桥,给大桥留下一队宪兵和工兵,并授权宪兵队长张祖武接管大桥,一旦情况紧急立即炸桥。张祖武立即率领几十个士兵将炸药埋在桥上,做好了炸桥的一切准备工作。
       5月3日、4日,隶属日本“南方军”第15军的机械化部队第56师团坂口支队3000多人到达离惠通桥40余里的松山一带,因为担心中国人毁桥死守怒江天险,决定隐蔽奇袭,得手后再闪击猛进。
       5日上午,日军伪装成难民来到了惠通桥头。此时的惠通桥西岸来车络绎不绝,散兵难民混杂抢行,商车军车推拥争道,人心惶惶,乱乱哄哄,张祖武正率领手下勉力疏通。混乱中,士兵开枪以维持过桥秩序。
       枪声一响,混在逃难人群中的日军便衣以为自己被发现了,于是举枪射击开枪者,试图占领桥梁。在突如其来的枪声中,张祖武下令炸桥,一声巨响,惠通桥应声坍塌,遗留桥墩也被美军“飞虎队”的轰炸机,用重型炸弹摧毁。从此,日军被阻在怒江西侧长达两年,始终未能越过怒江天堑,日寇“三个月内会师昆明,直捣重庆”的野心就此破灭。
       在中国抗战史上,南侨机工是一群为了祖国连命都不要的英雄,也是一群曾经被遗忘的抗战者。
       由于当时国内缺乏汽车驾驶人员,1939年,以陈嘉庚为首的南侨总会号召华侨青年参加“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得到了3192名爱国华侨青年的积极响应,他们中有司机、工人,也有工程师、大学生。许多人并没有在中国生活过,只是为了报效概念中的祖国就毅然放弃了喝咖啡、吃面包的生活,投入到抗战的硝烟中。
        回国后,他们组成了二战中最大的运输车队。当年的滇缅公路路面狭窄,经常塌方,不少机工们连人带车坠入山谷,连遗体都找不到。敌机轰炸更是家常便饭。1942年,一趟车队遭遇日寇飞机轰炸,一位姓陈的华侨司机头颅被炸飞,但身子却端坐在驾驶座位上,手里还紧紧地握着方向盘。
       1939年至1942年间,南侨机工成功抢运了50多万吨军需物资和15000多辆汽车,占当时国际援华物资总量的90%以上。而1000余名南侨机工牺牲在滇缅路上,没有一个逃兵。
       1942年惠通桥被炸断后,无法撤回的南侨机工放火烧毁卡车和物资。他们中的部分人冒险泅水渡过怒江,部分人就地参加游击队,还有相当一部分惨遭日军杀害,魂断异乡。
       来到怒江东岸的南侨机工命运同样悲惨。国民党政府对这些不再需要的机工们进行了冷酷的“遣散处理”,一部分南侨机工参军成为运输兵,部分机工留在滇缅路沿线村庄。还有很多人浪迹昆明街头,沦为乞丐。有的成为路边饿殍,撒手西去。直到抗战结束,经过陈嘉庚等多方努力,1000多名南侨机工才得以“复员”回到南洋,1000多人留在了国内。改革开放后,南侨机工的不朽功勋才重新被提起。
      不忘国耻,缅怀英雄。“南侨机工”:向您们鞠躬!
       走出纪念馆,又行几十公里路,夜宿芒市芒海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