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认识的三种哲学关系——绝对性、相对性和任意性

 HNYZL 2019-03-25

人类认识的三种哲学关系——绝对性、相对性和任意性

人类认识的实质是研究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逻辑上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即绝对关系、相对关系和任意关系。在哲学上,上述这三种关系亦被称作绝对性、相对性和任意性。

由于世界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外乎是这三种关系中的一种,所以能否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绝对性、相对性和任意性,对于人类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曾经走过的弯路往往是由于在概念上混淆了绝对性、相对性和任意性。因此,澄清这三种关系的概念,对于总结以往的认识,提高今后的认识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绝对性

绝对性是指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彼此绝对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纯粹和无条件的,是可以超越于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在人类认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经典时期,提出了许多绝对的概念和观念,这也是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下人类认识的必然结果。

比如,本体就是相对于所有的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绝对概念,任何事物都不能影响和改变本体,而本体却可以永恒和不断地复制及延伸自己,进而派生出整个世界。根据本体论的观点,世界上只存在本体,其他事物都只是本体的一部分或本体在各方面的具体体现。本体的这种绝对性会进一步要求人的认识绝对化,认为人的认识只是关于本体的反映与摹写,即追求绝对认识,从而使这种认识论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认识的困境。因为绝对认识要求理论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于是人类的认识应该由一系列正确的理论构成,或者至少理论的发展应该是一个不断地逼近某个正确极限(本体)的连续过程。然而不幸的是,人类的认识史表明,以往产生的各种理论,既不是“正确的”,也不是收敛的。一方面,现有理论迟早会退出人类认识的舞台;而另一方面,新理论却又无法从旧理论中逻辑地推导出来,因为它们的逻辑基础是不同的。


将认识绝对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要求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假说和公理等人为因素。这是实证主义在反对和批判形而上学时提出的观点,从绝对的结构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要求取消认识的结构。这实际上就是计算机式的认识方法,即将所有数据都毫无“偏见”地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完全“客观”地找出其中的相互联系(规律)。这种认识方法致命的弱点是,必须假定世界是连续的,局部可以代表整体。因为,我们所能输入和处理的信息是有限的,而现实存在的信息却是无限的。当然,这种假定是认识的绝对性所不允许的。于是,采集信息的有限性和现实存在的无限性,使认识的绝对性陷于无法解脱的困境。

作为绝对性的例子,我们考察牛顿关于空间的概念。牛顿认为存在着一个绝对空间,这个空间可以通过引力和惯性束缚和左右物质的运动,而物质却不能反过来决定和影响空间的分布。在此,牛顿把空间和物质这一对概念的对立绝对化,看不见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

又比如,地心说将观察和描述天体运动的参照系,绝对地固定在与地球相对静止的状态。这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是再自然不过了。只是,随着天文观测的扩展,地心说的物理图像越来越模糊。于是,人们逐渐地意识到,这种绝对的做法是有问题的。

最后,我们再来考察一个比较特殊的关于绝对化的实例,就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这个例子的特殊之处在于,爱因斯坦并不是将某一具体的事物或概念绝对化,而是将相对性原理绝对化

所谓相对性原理有两层含义。相对性原理的第一层含义是指空间与物质的相关性,这一点是由马赫首先明确提出的。他认为,在不同的区域,由于物质的分布不同,空间的状态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相对性原理的第二层含义是指,虽然不同空间的拖曳系数k是不同的,但对于拖曳系数k相等的那些空间,它们对物质的影响和作用是完全相同的,其中相应的物理公式和物理常数是不变的。相对性原理的第二层含义在经典电磁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该理论要求,在任何一个拖曳系数k等于1的真实物理空间内,光速都是一个不变的常数。根据狭义相对论,令所有参照系的拖曳系数都等于1。于是,相对性原理被绝对化了,爱因斯坦使该原理不再受到物质的限制而具有绝对的意义。相对性原理的绝对化,使现实世界的归一性遭到了破坏。在狭义相对论看来,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允许存在着无数种不同的空间状态,而且每一种空间状态的有效性都是百分之百的,从而使该空间呈现发散的状态,使空间失去了实际的物理意义。


比如,对于一束光,根据狭义相对论,任意参照系上的观察者同时测量到的光速都是一样的。对此,只有两种可能,其一是该束光同时具有不同的状态,其二是虽然光的状态只有一个,但是由于观察者的原因,他们测量到的光速是一样的,尽管他们各自的运动速度是不同的。第一种情况对于一个具体的物理事件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光并不知道有人在观察它,而且有限的光束也不可能同时具有无限的状态;至于第二种情况,则只是度量的问题,并没有实质的物理意义。这就如同,不同民族的人描述同一个事件时所使用的语言不同,但这并不影响该事件的存在状态。狭义相对论之所以会在认识上产生上述混乱,就是因为将光速不变绝对化,扩展到了所有的时间和任意的参照系。实际上,光速不变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只适用于代表真实物理空间的参照系,而且有一个服从不同空间状态的变化过程。所以我们说,狭义相对论是唯象型理论,它只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过渡性理论,有些矫枉过正。

根据绝对的相对性原理,在处理一个具体的事件时,一个人可以同时既是绝顶聪明的,但又是绝对愚蠢的;可以同时既是绝对的好人,又是绝对的坏蛋。显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是不存在的。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具有不同的状态,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时间将对立的现象分隔在不同的极限情况,避免了矛盾的产生。比如,年青时体格健壮,年老时则步履蹒跚;年青时血气方刚,年老时则暮气沉沉。对此,也许有人会提出异议,比如两国交战时,占领军既是本国的英雄同时又是被占领国的敌人,占领军同时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属性。对于这个例子,我们的回答是,虽然占领军同时显现出了两种完全相反的作用,因而在时间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绝对性,但就占领军来说仍然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因为,占领军同时所面对的对象是不同的,它们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和利益集团。在这一例子中,将对立的现象分隔在不同极限情况的,是对象而不是时间。

事物的相对性并不否认该事物具备不同的特性,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特性,只是这些特性的存在必须是有条件的,其存在的概率会随着时间、环境和对象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而且,无论这些特性的存在概率如何变化,它们的集合永远等于1。这就好比一个国家,虽然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成年公民都可以通过竞选成为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能同时成为该国的元首。

实际上,在狭义相对论中,其所使用的空间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因而该空间才有可能是无限的。该空间的发散性只是表明,任何一个空间所具有的潜在状态是无限的。这就如同,理论上虽然可以由任何一个人来担任元首,但在具体的时间只能由一个人担任。如果非要由3个人共同担任的话(如三权分立),那么他们每个人的权力都不是100%的,是互相牵制的,只有三人的权力之和才是归一的。于是,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空间是被绝对化了的相对空间,并由此赋予了空间抽象的定义。

牛顿的空间是绝对的,它是一个理想空间,该空间为人类的思考提供了一个描述物质存在的框架;马赫的空间是相对的,它是一个物理空间,该空间与物质建立了有机的互动关系;爱因斯坦的空间则是抽象的,它既不是理想空间也不是物理空间,而只是一个哲学空间。


相对性

相对性是指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对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互动的,又是有条件的,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会随着环境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比如,马赫的空间就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根据马赫的时空观,空间和物质是平权的,作为一个共同的有机系统,空间和物质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相互转换的关系。空间的相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方面,空间随物质的分布而分布;另一方面,空间效应因物质及其状态的不同而不同,从而表现出空间的有限性、多样性、概率性和非平直性;最后,空间和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比如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高速运动的物体与低速运动的物体,它们感受到的空间效应是完全不同的,尽管它们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空。又比如人的幸福感是通过相对的比较而获得的满意度,不具有绝对性,因而持续的时间是很短暂的。这种相对的比较,可以是与自身的比较,但更多的是与旁人的比较。衣锦还乡和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古人对幸福感的相对性所做出的精辟解读。

由此,我们认识到,绝对性属于一维认识观,要凌驾于其他事物而绝对存在;相对性则属于二维认识观,要融合于其他事物,与其他事物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系统。一维认识观注重的是事物的本体,具有独立性和不变性;而二维认识观注重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关联性和互动性。如果我们套用管理上的术语,一维认识观强调的是单向领导,而二维认识观强调的是多边合作。

一维认识观和二维认识观的基本理念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绝对的,后者则是相对的。接下来,根据不同的认识观,我们考察两个基本概念,从而体会出绝对性与相对性在认识上的差异。

关于科学的定义

按照一维认识观,科学是关于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反映和摹写,具有客观的绝对性,人类只能发现科学,而科学却并不会因为认识主体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所以,在一维认识观看来,科学的发展只是人类的认识不断地逼近某个极限的收敛过程,这个极限就是作为本体的客观真理。

二维认识观则认为,科学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科学相对于人或自然界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人类既不是单纯地发现科学,也不能任意地杜撰科学,而是在一定的条件范围内构建科学。由于无论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还是作为认识客体的自然界,都会进一步地演化和发展,所以作为这二者相互作用的科学也必然会随之获得相应的发展与变化。在二维认识观看来,科学的发展并不是沿着某一维极限发展,而是一个没有极限的开放过程

关于空间的概念

牛顿在其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中,将某一个具体的参照系绝对化,令该参照系为绝对空间,这个绝对空间是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独立存在的。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则是将所有的参照系都绝对化,令所有的参照系都成为绝对的空间,这些绝对的空间是不受自身以及其他事物的影响而独立存在的。因此,无论是牛顿还是爱因斯坦,都把空间概念绝对化,使空间和物质这两个原本是有机联系的概念相脱节,令空间凌驾于物质之上。所以,这两种绝对的空间概念都属于一维认识观的范畴。

马赫则不同,他认为空间和物质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的,一方面空间的分布可以影响物质的存在,而另一方面物质又可以反过来决定空间的分布。在马赫看来,空间只具有相对性,只有相对于具体的区域和具体的物质以及物质的具体分布,该空间的状态才是确定的,才具有实际的物理意义。根据马赫相对空间的观点,一个物质的运动状态究竟是否代表某一处的空间,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代表该空间,并不完全取决于该物质本身,还取决于其他物质的具体分布。随着地点或物质的分布发生变化,该物质对空间影响的权重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物质对于空间的影响只具有相对的意义。

通过上述两个例子,我们看到了绝对性在认识上的局限性,不利于认识的深入与发展。对此,也许有人会认为相对性在认识上也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即具有不确定性。然而,虽然二维认识观根据相对的理念,强调的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事物的本体,但二维认识观的确定性并不会因此而降低,更不会比一维认识观的确定性差。因为,一维认识观追求的绝对意义上的本体是不存在的,反而大大降低了认识的确定性;而二维认识观因为借助于相对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强化了人类认识的确定性

在二维认识观看来,越是具体的认识,越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就越具有认识的确定性;反之,越是抽象的认识,其所受到的限制条件就越少,因而就越具有认识的能动性。由此我们认识到,认识的确定与否,在本质上并不取决于认识的态度和方法,而是在于认识的对象。作为认识的对象,如果客体是具体的,则认识的结果就是有限的,即是确定的;反之,如果客体是抽象的,则认识的结果必然是无限的,即无限的认识空间赋予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的能动性。抽象的世界不是一个不可知的世界,而是一个无限开放的世界

比如,科学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因此无论是相对于人类还是相对于自然界,科学都只具有相对的意义。所以,科学本身是开放的,并没有一条必然的发展道路和一个终极目标。但是,当面对具体的认识主体和具体的认识客体时,科学就具有了绝对的认识意义。所以,任何一个具体的科学理论的发展都是有限的,即具体的逻辑基础限定了认识的价值与发展空间。反之,唯物主义的一维认识观则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反映。根据这种观点,从表面上看科学是非常确定的,具有认识的绝对意义,我们的认识工作亦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去发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就行了。然而,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人们发现,探索科学并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一方面,实验对理论的验证不具备判决理论正确与否的绝对性,因为实验和理论都属于人类的认识范畴,是一对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另一方面,任何一个理论的发展都不具备其发展的绝对性,没有任何一个理论能够永远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其早晚会被与之没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其他理论所取代,由此反而表现出了认识的不确定性。

二维认识观虽然强调相对性,但却并没有将相对性绝对化,并不完全排斥绝对性。二维认识观承认有限的绝对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确定性。比如,我们说:“凡具体的事物都是有限的。” 这句话就带有一定的绝对性,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是可以例外的,所以我们才将这句话提升为自然哲学定律。之所以将具体事物的这种绝对性理解为是具体事物的确定性,是因为这种绝对性是有条件的,对于抽象的事物,具体事物的有限性就不再适用了。又比如,关于科学的定义,二维认识观虽然否定了科学相对于自然界(或人)所具有的绝对性,即否定了科学关于一维认识的绝对性;但是,却因此肯定了科学关于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确定性,即肯定了科学相对于二维认识的绝对性。我们之所以认为二维认识观比一维认识观具有更高的认识效率,就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认识只有同时面对人和自然界时才是确定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认识才具有绝对的意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绝对性和相对性是有层次之分的,无论是一维认识观还是二维认识观,它们都并不是一味地排斥认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所不同的是,一维认识观只承认具有本体意义的绝对性和具有绝对意义的相对性,而二维认识观只承认具有现实意义的相对性和具有相对意义的绝对性。

任意性

在人类认识的各种关系中,除了前面讨论过的绝对关系和相对关系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关系即任意关系。所谓任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任意性,顾名思义,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没有任何联系,因而其存在的状态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其他外部事物的影响与约束。比如,当一个人在太空行走时,由于没有地球的重力吸引,可以不费力气地自由行走,所以人在太空中的行走具有任意性(实际上,由于没有摩擦力,缺乏行动的支点,人在太空行走反而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

在一般的情况下,研究任意性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此,我们之所以还要对任意性进行讨论,是出于以下两种考虑。

考虑1:为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绝对性和相对性,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关系不外乎是绝对关系、相对关系或任意关系。只有将这三种关系都考虑进来,才有可能使我们对各种关系的考察具有逻辑上的完备性,使我们的认识完整和全面。

考虑2: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即便是任意性,其本身也还是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它使人类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中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认识的主观能动性,使人类获得更高的认识效率。

任意性在现实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世界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距离上或层次上相隔较远的事物之间就属于任意关系。只是在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仅仅是将这类情况当作认识的背景而熟视无睹,并没有将这些相互无关的事件纳入认识对象。比如,观看比赛,参赛的一方是否有本国运动员或自己的亲人,我们的关注度和观看时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收看新闻、医治病人、审判案件和管理人事等。

此外,根据自然哲学第三定律——存在着个体间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渗透性,任意性不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一个物体可以与某些物体无关,但却不能与所有物体无关。一个物体的任意性是与绝对性和相对性同时共存的,不存在绝对的任意性,因为世界是有机的。

任意性的另一种表现是随意性,比如主观唯心论在认识和解释某一事件时,完全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随意杜撰仅凭主观臆想的东西,这显然是反科学的。不过,在一定的条件下,任意性对于人类的认识却又是有益的。比如,科学是构建的。这就要求人类在建立自己的理论时,可以有一定的任意性。我们知道,理论只是关于自然界相对于一定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同构系统,而潜在的等价同构系统是无数的。所以,在建立新理论时,只要能够使该理论满足成为同构系统的条件,究竟具体建立和选择哪一个理论来作为同构系统,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可以根据构建者个人的文化背景、气质、喜好以及遇到的偶然事件来决定。此外,由于相对于不同的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关于自然界的同构系统是不同的,它们在结构上是完全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旧理论之间的关系也属于任意关系,在不同的理论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的联系。

通过对绝对性、相对性和任意性的分析,我们看到,虽然它们在逻辑上共同构成了世间所有可能的各种关系,而且在这些关系中各种不同类型的关系应该是平权的,但对于人类来说,绝对性、相对性和任意性在认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着较大的差别。绝对性由于限制性过大,失去了认识的弹性;任意性又由于限制性太小,缺乏认识的张力

虽然绝对性和任意性对于人类的认识在一定的情况下是有意义的,但由于它们自身的弱点,两者对于人类认识的适用范围是比较狭窄的,很容易走向认识的极端,反而会阻碍人类认识的进一步发展。比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将空间绝对化,把世界看成是机械的世界;而中世纪的宗教哲学则根据其政治需要,任意撰写和解释基督教教义,将世界看成是上帝的世界。无论是机械的世界观还是上帝的世界观,它们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注定会成为人类认识的桎梏,并因此而遭到遗弃。因为,这类单调和僵硬的观念是与现实世界的多样性和有机性相违背的。

在上述三种关系中,只有相对性既保持了一定的认识弹性,又适当地维持了认识所需要的张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认识效率,并因此而获得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实际上,绝对性和任意性都只是停留在对感性认识的描述上,反映的是自然界在其表面所呈现出的对立性和随机性。只有相对性才真正反映出了自然界的有机性和系统性,并由此形成了统一的认识。由于统一的认识是实现认识效率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而人类认识的实质就是追求认识效率的最大化,所以相对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二维认识观为人类能够不断地超越对立和深化认识,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