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中医脏腑病机六淫内生: 风

 彼案 2019-03-25



是具有动摇为主要特点的邪气,如头目眩晕、四肢抽搐、震颤反张、动摇不定的病象,乃至突然昏厥,如风的急骤变化,就都称为风气内动。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则风气内动与肝有直接关系,又称为肝风内动,动风的症候多与肝及其所属的组织器官所出现的症候相关。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脏的阴阳失调,到了一定的地步,就会产生阳盛风动或阴虚动风的病机。阳盛风动为实,阴虚动风为虚,则风气内动有虚实二端。

阳盛风动,亦名肝阳化风。素体阳盛,又因大怒所伤,肝阳暴涨,风火相煽,横逆络道,血随气升,上冲巅顶,发为头痛、眩晕,甚至中风,症见肢麻肉瞤、手足蠕动、语言不利,甚则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蹇不语等。故《临证指南医案》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引起肝风内动的原因,还多与外感后温热病邪有关,邪热炽盛,内伤营血,灼伤肝阴,筋脉失养而拘急收引,而成热盛生风的病机。症见高热烦躁、肢体抽搐、两目上视,甚则角弓反张等。

若热邪盛极内陷心包,清窍蒙塞,则神昏谵语、不省人事而痉厥并见。若素有痰浊内伏,与热相伍,复因恼怒气逆,逆气挟痰,上蒙清窍,阻碍经隧,气机不利,可致内风动而痰阻清窍,临床所见的中风、眩晕、震颤诸病亦常由此起,常见偏身麻木,言语蹇涩,头晕目眩,站立不稳,或手足颤动,行走不便,苔腻脉弦滑等风痰合邪的病机。

阴虚动风则为虚,多因为肝阴极度亏虚而成,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肝肾同源,筋有赖于肝肾精血的濡养,精血大亏则肝阴虚,筋脉失养而蠕动,而为虚风内动。

或因热病持久不愈,消灼阴液,余热又未清,导致水亏火旺,阴不敛阳,水不涵木,筋脉失养而虚风内动。

若失血过多或血之化源不足,则阴血亏虚,虚热内生,也能发展为血虚动风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