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氨酚氢可酮片

 浦东流水 2019-03-25

折叠 编辑本段 成份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重酒石酸二氢可待因酮,每片含 5mg ;对乙酰氨基酚,每片含 500mg 。

分子式为: C18 H21NO3C4 H6O6 H20,分子量为:494.50

分子式为: C8 H19 NO2 ,分子量为:151.16

折叠 编辑本段 性状

本品为胶囊形状的白色片剂。

折叠 编辑本段 适应症

耐而可适用于缓解中度到中重度疼痛。

折叠 编辑本段 用法用量

剂量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其对药物的反应予以调整。但是应明确:持续用药,机体将对二氢可待因酮产生耐受性,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剂量相关。通常成人用量为:每4~6小时1~2片,可达镇痛作用。24小时的总用药量不应超过5片。

折叠 编辑本段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镇静及恶心呕吐。非卧床病人的这些反应较卧床病人明显,患者取卧位时部分不良反应可缓解。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

中枢神经系统:嗜睡、精神朦胧、精神和躯体机能损害、焦虑、恐惧、烦躁、精神依赖和情绪改变。

胃肠道系统:止吐药酚噻嗪类药物可有效抑制使用本品后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反应;有些酚噻嗪衍生物可对抗本品的镇痛作用,因而必须增加麻醉剂的用量才能保证其镇痛效果;而其它吩噻嗪类则可增强麻醉剂的镇痛作用,使达到镇痛效果的麻醉药用量减少。长期使用本品可致便秘。

泌尿生殖系统:输尿管痉挛、膀胱括约肌痉挛及尿潴留均有见报道。

呼吸抑制:二氢可待因酮直接作用于脑干呼吸中枢,产生与剂量相关的呼吸抑制。二氢可待因酮还作用于呼吸节律调节中枢,引发不规则呼吸或周期性呼吸。当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时,可用拮抗剂盐酸纳洛酮予以治疗,并在必要时对症支持治疗。皮肤:皮疹、皮肤瘙痒。

折叠 编辑本段 禁忌

对对乙酰氨基酚或二氢可待因酮过敏者禁用。

折叠 编辑本段 注意事项

耐而可 受相关麻醉药品管理办法的管制。反复使用麻醉剂可致精神依赖、躯体依赖和药物耐受,因此耐而可的处方和给药应谨慎。但短期使用耐而可镇痛不会导致精神依赖。躯体依赖,是指必须继续给药才能阻止戒断症状出现的一种躯体状态。麻醉疗法数天后可出现一些轻微的躯体依赖,但只有连续数周使用麻醉药品,才出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的躯体依赖。药物耐受是指必须不断增加麻醉药的用量才能达到同一镇痛效果的一种状态。起初它表现为麻醉药的镇痛时间缩短,随后镇痛作用降低。药物耐受发生率因患者个体差异不同而不同。

折叠 编辑本段 孕妇禁忌

妊娠期的使用:致畸性:实验表明:700倍于人体剂量的二氢可待因酮对仓鼠有致畸作用。目前尚无有关本品在妊娠妇女中完善和良好的对照研究。只有当预期的益处大于对胎儿预期的风险时,才能在妊娠期中使用耐而可。

非致畸性:若妊娠妇女在分娩前定期服用阿片类药物,那么她娩出的婴儿可带有躯体依赖性。主要的戒断症状有:烦躁和啼哭不止、震颤、反射亢进、呼吸频率增快、大便增多、打喷嚏、打哈欠、呕吐和发热。婴儿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其母亲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时间长短和剂量并无必然联系。目前对婴儿戒断症状没有统一的最佳处理方法,我们建议使用下述治疗方案:氯丙嗪0.7~1.0毫克/千克,每6小时给予一次和复方樟脑酊2~4滴/千克,每4小时给予一次。疗程为4~28天,随症状减轻而逐渐减量。

分娩:像其它所有麻醉剂一样,产妇在分娩前短时间内使用 耐而可 ,可引起新生儿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大剂量使用时尤其如此。

哺乳妇女:经乳汁可分泌少量对乙酰氨基酚,但对婴儿的影响程度尚不清楚。目前尚不清楚二氢可待因酮是否可经人乳汁分泌。许多药物可经乳汁分泌,授乳母亲服用 耐而可对其婴儿有潜在严重不良影响,而有时药物对母亲有重要性,因此,在决定是停药还是停止哺乳时,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

折叠 编辑本段 儿童用药

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尚未明确。

折叠 编辑本段 老年用药

年老体衰者在使用任何麻醉剂(包括 耐而可)时,应特别注意。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和常见的注意事项。

折叠 编辑本段 药物相互作用

耐而可与其他麻醉镇痛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或其它中枢神经抑制剂(包括酒精)联合使用时会产生叠加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当治疗需要联合用药时,其中一种或全部药物的剂量应酌减。二氢可待因酮制剂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或与三环类抗抑郁药联用时可使双方的作用均加强。二氢可待因酮与抗胆碱能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致麻痹性肠梗阻。

药物/实验室检查相互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可使尿液5-吲哚乙酸试验呈假阳性反应。

呼吸抑制:大剂量使用或用于对本品过敏者时,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脑干呼吸中枢,因而可能导致和剂量相关的呼吸抑制。二氢可待因酮还可作用于呼吸节律调节中枢,引发不规则呼吸或周期性呼吸。

颅脑损伤和颅内压增高:当存在颅脑损伤、其它颅内病变或固有颅内压增高时,麻醉剂的呼吸抑制作用和颅内压升高作用将增强。此外,使用麻醉剂还可掩盖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程。

急腹症:使用麻醉剂可掩盖急腹症的临床病程而延误诊断。

特殊风险患者:年老体衰、肝肾功能严重受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阿迪森氏病、前列腺增生症及尿道狭窄患者,在使用任何麻醉镇痛剂(包括耐而可)时都须特别注意。密切观察可能出现的呼吸抑制和常见的注意事项。

患者须知:驾驶、机器操作等高风险作业需要特殊的精神和躯体能力,像任何麻醉剂一样,耐而可能损伤这方面的操作能力,因而要相应注意。

酒精和其他中枢系统抑制剂与耐而可联合使用时,可产生叠加的中枢抑制效应。故应避免两者的联合使用。

二氢可待因酮具有成瘾性,因而,患者在使用本品时,应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服用,并不应超过处方规定的使用频率。

实验室检查: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服用本品时,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咳嗽反射:二氢可待因酮抑制咳嗽反射,因此,术后或呼吸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包括耐而可在内的所有麻醉剂。

折叠 编辑本段 药物过量

对乙酰氨基酚:

症状体征:急性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可能致命的肝坏死。另外肾小管坏死、低血糖昏迷及血小板减少症也可发生。

罕见成人急性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10克以下出现肝坏死,或急性过量服用15克以下致死的报道。儿童比成人更耐受急性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的肝中毒。无论成人或儿童一旦怀疑或已摄入过量对乙酰氨基酚,应及早采取如下治疗措施。

若服用可能导致肝中毒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那么早期症状有: 恶心、呕吐、出汗及全身不适。通常在过量服用药物 48~72小时后,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才出现明显的肝中毒表现,。

治疗:立即洗胃或导入吐根糖浆促呕吐,以促使胃排空。不可相信患者自述的过量服药量,一旦疑诊,应尽快对患者做血清对乙酰氨基酚测定;但检测也不可早于服药后 4小时。此外,早期作肝功能检查,间隔24小时复查。

尽早给予解毒药 N-乙酰半胱氨酸,16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但最迟也不宜超过24小时。患者康复后体内没有残留物,也不遗留肝脏结构和功能异常。

二氢可待因酮: 症状体征:二氢可待因酮严重过量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呼吸抑制(呼吸频率和 / 或潮气量的降低、陈 - 施呼吸和紫绀)、极端嗜睡甚至昏迷、骨骼肌驰缓和皮肤湿冷,有时伴有心动过缓和低血压。重度过量可导致呼吸暂停、循环衰竭、心脏停搏甚至死亡。

治疗:首要的是,通过建立通畅的气道和采用辅助或控制通气以重建足够的气体交换。对于由二氢可待因酮等麻醉剂过量或对麻醉剂过敏而引起的呼吸抑制,盐酸纳洛酮是专一的解毒药。因此最好经静脉给予适当剂量的盐酸纳洛酮,同时辅以呼吸复苏。由于二氢可待因酮的作用时间比盐酸纳洛酮的作用时间要长,所以治疗时应对患者持续密切观察,并反复给予拮抗剂盐酸纳洛酮,以维持足够的呼吸。

若临床上没有出现明显的呼吸和心血管抑制,则不应使用盐酸纳络酮。必要时可给予吸氧、静脉输液、血管扩张剂和其他辅助性治疗措施。

胃排空可有效除去未吸收的残留药物。

折叠 编辑本段 药理毒理

二氢可待因酮是半合成的麻醉、镇痛和镇咳药物,具有和可待因特性相似的多种活性,这些作用大多数和中枢神经系统及平滑肌有关。目前认为,二氢可待因酮和其它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和中枢阿片类受体有关。除了镇痛外,麻醉药品还可引起嗜睡、情绪改变和精神朦胧。

对乙酰氨基酚有中枢和外周镇痛作用,但具体作用机理不详。其解热作用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对乙酰氨基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治疗剂量时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影响甚微,但在中毒剂量可引起循环衰竭和浅快呼吸。

折叠 编辑本段 药代动力学

单一成分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介绍如下:

二氢可待因酮:五个男性健康志愿者口服10mg二氢可待因酮后,1.3±0.3小时达到最大血清药物浓度,平均峰值浓度为23.6±5.2ng/ml,半衰期为3.8±0.3小时。二氢可待因酮有复杂的代谢途径,包括O-去甲基、N-去甲基和6-酮基还原为6-α或6-β羟基代谢物。

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经胃肠道迅速吸收,分布于大部分组织。血浆半衰期为1.25到3小时,肝功能受损或过量服用时,半衰期可增加。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经肝脏代谢消除(结合),经肾脏排出。口服本品后24小时,约85%在尿中排出,排出形式主要是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小部分为其它形式结合物和原形物。

折叠 编辑本段 贮藏

在 15~30 ℃条件下避光 保存。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折叠 编辑本段 包装

包装规格: 30片/瓶,100片/瓶 ;包装材料: 聚乙烯塑料瓶。

折叠 编辑本段 有效期

两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