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挺薄的一本书,但内容还不错。 这本书最早版应该是1940s。作者当时已经悟出了价值投资的真谛。 如果你在抱怨佣金和印花税,请翻翻自己的交易记录,然后想一想,如果取消这两项收费,自己就会扭亏为盈吗?如果你有交易记录,答案不言自明。
我听到很多人说彼得·林奇的这套理论和方法在中国行不通,因为他们认为在中国没有价值投资,更有甚者愤愤地说:“中国的股市连外国的赌场都不如,外国的赌场还有规则可言,而中国股市是一个完全没有规则的市场。”
1、买自己熟悉的公司的股票 但是自己还是要对自己负下责任。我自己总结的是书中标注的林奇投资法则。不过如果要看全的,以及全数的分类,推荐去看贵生的评论:勤奋的兔子,耐心的乌龟。http://book.douban.com/review/1644845/ 如果一个行业太热门,就没人能够从中赚钱。行业分析,我总是把萧条行业放在热门行业前面。 彼得的第16条法则:商场上,竞争不如完全垄断。 判断一个公司是否节俭的方法之一,就是造访公司总部. 一旦竞争者消失了,萧条行业的幸存者能够迅速地改变命运. 彼得的第17条法则:其他条件相同时,投资于年报中彩照最少的公司。 我选股的方法是艺术、科学加上腿脚勤快,20年都没变过。 如果自己不做研究的话,哪怕拥有一打软件也是一钱不值。相信我,沃伦巴菲特从来不用这玩意儿。 找股票就像在石头下找金龟片一样。翻开10块儿石头,可能只找到一个,而翻开20块儿,就可能找到两个。 小的投资人可以遵循“5的原则”,即把自己的组合限制在种股票以内。如果你的组合中有一种能翻倍,那么即使其他4种都不涨,你的钱也能翻倍。 我对高估的市场一向都持悲观的态度。那么多股票每天都在创新高,实在很难找到值得买进的股票;相反,萧条迟早会结束,熊市里到处都是廉价的值得买的股票。因此,一个投入的选股者在股指下跌300点时比其上升300点时会更加高兴。 价格超过长期趋势线的股票有一个屡试不爽的走下坡路的规律,要大幅下降之后才回调到合理价格。 查一查股票的走势图(在图书馆或经纪人的办公室里都能找得到),是判断一只成长性股票是高估、低估或者价格正常的最迅速的方法。你可以买那些股价在收益线以下的股票,别在价格线进入危险区域(远高于收益线)时买进。 投资的股票家数不要多,要照顾得过来,并把自己的交易限制在这些股票之内。当你买进一只股票时,你应该对该股票所处的行业以及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有所了解,同时还要了解它在经济衰退时的反应和影响其收益的因素。有时候,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整体下跌。这时,你原本就中意的股票可能再次成为便宜货,你可以趁机再补点仓。 单单是价格上涨不能构成不再推荐它们的理由,但多数情况下,价格上涨意味着这只股票不再廉价。 千万不要随意买入你既陌生又不了解的公司股票,那些你根本不懂得公司股票对你而言可能只是意味着看报纸行情时再多看一个报价,看电视财经节目时多看一个股票代码而已。久而久之,随意乱买股票,只会让你手上的股票越来越多,到后来你会根本记不得当初为什么要买入这些股票。 只专注于了解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的几家上市公司,把自己的买入卖出限制在这几只股票之内,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投资策略。 分析师总是爱吹嘘说,他们如何如何第一个发掘到一只大牛股,当时这只股票股价只有25美分,10年后这只股票上涨了25美元,涨了1000倍。第一个发现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看看,在这支股票上涨到了5美元以及后来的10美元、15美元时,他是否继续给出第二份、第三份和第四份推荐买入的研究报告。如果这个分析师只是最初推荐买入的话,随着股价大幅上涨,最初的买入信号很快就被忘记了。除非分析师在股价上涨一个阶段后继续推荐买入,否则错失最初低价买入价会的人,就会继续失去在较高阶位买入、继续获利的机会。 我总想在低迷行业中,找出经营非常优秀的公司。像计算机或医疗科技这样成长迅速的热门行业吸引了太多的注意力,同时也吸引了太多的竞争者。如果一个行业太热门了,竞争者拼命进入,竞争就会激烈到谁也赚不到什么钱。 低迷行业成长缓慢,经营不善的弱者一个接一个被淘汰出局,幸存者的市场份额就会随之逐步扩大。一个公司能够在一个陷入停滞的市场上不断争取到更大的市场份额,远远胜过另一个公司在一个增长迅速的市场中费尽气力才能保住日渐萎缩的市场份额。(什么行业呢?) 低迷行业的优秀公司都有几个共同特征:公司以低成本著称(费用率很低);管理层节约得像个吝啬鬼;公司尽量避免借债;拒绝将公司内部划分成白领和蓝领的等级制度;公司员工待遇相当不错,持有公司股份,能够分享公司成长创造的财富。 投资顾问威廉·唐纳休说:“你投资股票的上市公司总部大楼气派华丽,并不意味着里面的公司高管聪明能干,而是意味着你投资给公司的一部分钱为这座大楼付费了。” 西南航空在达拉斯的公司总部,18年来都是在一套破旧简陋得像军营一样的办公室里面办公。1990年他们总算决定“奢侈”一下,盖了一座三层高的大楼,还聘请了一位设计师负责内部装潢。不过这位设计师却犯下了大错,他竟然把公司原来挂在墙上的优秀员工奖牌和公司野餐的照片拿下来,换上了昂贵的艺术品。结果公司CEO发现后,勃然大怒,马上把他解雇掉了,自己花了整整一个周末把奖牌和照片重新摆回原来的地方。 购买西南航空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在1980~1985年获得了10倍的涨幅。不过在1985年~1990年股价盘整达5年之久,投资者的耐心受到严峻的考验。其实西南航空公司股票能够维持股价盘整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是投资泛美航空或东方航空这两家后来破产的航空公司股票,那可就亏个精光了。1990年以后,投资者的耐心得到了回报,西南航空股价又涨了一倍。 为什么在如此低迷的行业,如此糟糕的公司股价却表现如此之好?只有一个原因,即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我的教训是,低迷行业的幸存者,一旦竞争对手消失,很快就能时来运转。 研究股票往往就是这样,一只股票会引出另一只股票,专业的选股人就会开始一段新的探索之路,就像训练有素的猎犬用机敏的鼻子嗅来嗅去,不断辨别出新的气味。 股东权益至少应该是负债总额的两倍。股东权益越高,而负债越低越好。(负债率最多33%左右,不能太高) #林奇法则#当你发现公司内部人士买入自家公司的股票时,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买入信号。(股东增持,利好) 我们前面讲过一个投资法则,在你买一家公司股票之前,你必须得先喜欢上这家公司才行。 想在平静怡人的环境中选找到大牛股,如同一个侦探只会呆坐在沙发上就像找到破案线索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想在股市上超越别人,就得有胆量为人所不能为,敢于投资于其他投资人,尤其是基金经理都不敢投资的行业。 除非有强有力的事实和数据表明行业景气度确实正在改善,否则故意去赌一个被行业不景气折腾得奄奄一息的公司能够起死回生就太愚蠢了。 我长期关注年底股价的异常表现,在次给各位提供一个经验:动作一定要快!股市中那些专门寻找便宜股的投资猎手,最近眼睛越来越亮,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发现哪只股票被严重低估。(股市里所谓的聪明人太多了…) 我这里所指的艺术,是指直觉、感性及艺术家十分青睐的右脑活动。 我选股的方法是:艺术、科学加调查研究,20年来始终不变。 只要10年里能够找到两三只赚钱的大牛股,所付出的努力就很值得了。 ***在经济衰退时,股市持续下跌到谷底,许多股票每天都在创出新低,我的心情反而非常高兴。相反,在大牛市中,股市持续上涨到高峰,许多股票每天都在创出新高,我的心情反而非常沮丧。(这才是高手吗?) 只专注于了解自己能力所及范围...
分批少量买入的目的是,能够在一个合理的价位上逐渐建立起一个较大规模的头寸。 成功投资的一个关键是关注公司,而不是关注股票。我的公司研究办法,与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方法差不多:大量阅读公开披露信息,从中寻找线索,从分析师和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工作人员等这些中间人那里获得更多的线索,然后直接到信息的最原始来源也就是上市公司那里去实地调查。 ***运用数学上的72定律:用72除以每年回报率的百分比数字,得出来的结果就是你投入的资金翻一番所需要的年数。 ***股市风云变幻,有多少次,当时看起来似乎要天崩地裂,后来只不过是小小波澜,反过来又有多少次,当时看起来似乎只是小小波澜,后来却是天崩地裂。 ***股价大跌而被严重低估,才是一个选股者真正的最佳投资机会。 *投资股票要赚钱,关键是不要被吓跑,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每年都会有大量关于如何选股的书出版,但是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力,看再多的投资书籍,了解再多的投资信息,都是白搭。炒股和减肥一样,决定最终结果的不是头脑,而是毅力。 报纸上刊登的内容有害,应该远离。(或者说,媒体上的信息仅供参考,还得自己独立思考) 难怪,历史上股票出现最大跌幅的日子总是在周一,这都是周末焦虑症造成的。 华尔街著名的投资大亨伯纳德·巴鲁克曾经说过,当擦鞋童都买股票的时候,就是应该全部抛出的时候了。 不论使用什么方法选择股票或者股票基金,最终是成功或是失败,取决于你有没有坚韧不拔的勇气,抛开一切顾虑,坚定长期地持有股票,直到最后成功。那些神经脆弱、过于敏感的投资者,不管头脑有多么聪明,股市一跌就会怀疑世界末日来临,吓得匆忙抛出,这种人总是再好的股票也拿不住,再牛的股票也赚不到钱。 世界上根本没有那种一选对股票就会响的铃。无论你多么了解一家公司,都不能保证投资这家公司的股票肯定能赚钱, 事后看,应该怎么做最好,一清二楚,人人都能做事后诸葛亮。而当事前看时,股市谁也说不准,所以,至今没有一个人是股市中的事前诸葛亮。 买股票吧!哪怕这是你阅读我这本书所得到的唯一收获,我辛辛苦苦写这本书也算值得了。至于应该投资大盘股还是小盘股,或者说如何选择最好的股票基金,全部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一定要买股票!不管是大盘股、小盘股还是中盘股,只要是买股票,都行。 研究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中的几家上市公司,股票投资业绩就能超过95%的管理几家的专业投资者。 但是如果你清楚地了解决定一家公司盈利还是亏损的关键因素,那么你投资成功的概率机会大大增加。 选股根本无法简化为一种简单的公式或者诀窍,根本不存在只要照葫芦画瓢一用就灵的选股公式或窍门。选股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但是过于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是非常危险的。 作为业余投资者,根本没必要非得寻找到50~100只能赚钱的好股票,只要10年里能够找到两三只赚钱的大牛股,所付出的努力就很值得了。 投资股票时一场战斗,但并不意味着盲动和频繁交易。在投资的过程中,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等待,需要的都是耐心、智慧、勤奋和执着。 林奇始终充满斗志,他这样形容股市的下跌:股市的下跌没什么好惊讶的,这种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就是明尼苏达州的寒冬一次又一次来临一样,只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 在一个比较智慧的市场中,更具智慧的选择并不一定是追求完美的选择,而一个聪明的交易者也不一定是完美主义的交易者。 战胜华尔街,其实最终就是要战胜我们自己,克服自我内心的贪婪和恐惧。 1. 要炒股首先得要有迫切想赚钱的欲望,不然没动力去关注股市就随机买基本就赌博吧...2. 所有的因素最后都落到growth prospects和valuation两点上3. 讲究资产配置,养好定投的习惯4. 用兴趣去选股这个方法颇具争议,但投资这件事本就没有标准 彼得的第3条法则:决不投资你无法用蜡笔就可以解释的股票。 学生们试着阅读财经报纸《投资日报》,找出具有潜在吸引力的公司并逐个进行研究,考察它们的收益和相对强度。然后,讨论得到的资料并决定选择哪些股票。这个程序与华尔街的许多基金经理们所用的差不多。 买你所了解的东西是我们的一个原则。 安德普卡斯提昂尼在查找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时发现了国民比萨公司,然后根据他的发现对公司做了一些研究——第二步很关键,很多成年投资者总是会把这步漏掉。 选择花花公子的原因和它的基本面情况无关,虽然他们的确注意到杂志的发行量很大,并且花花公子拥有一条有限电视网络。 “好公司通常每年增加分红。” “你能在很短的时间赔钱,但是却要花很长的时间赚钱。” “做股票不是赌博,买家公司的股票是因为你相信他们会经营得很好,而不是因为他们的股价便宜。” “你能从股市上赚大钱,但也能在这里赔钱。” “在你把钱投进只股票之前,必须研究这家公司。” “投资股市,谨记分散投资。” “你应该投资于几种股票。因为在你买的每5种股票之中,可能有1种能赚很多钱,有3种非常糟糕,另外1种一般。” “不要迷恋于1只股票,要保持开放的心胸。” “不要随便挑1只股票就算——记得做研究。” “买公用事业股很不错,因为它能给你很丰厚的分红,但是成长型股票能让你赚大钱。” “不要因为只股票下跌了而买它,它可能跌得更凶。” “长期而言,买小公司的股票是最佳选择。” “买一种股票不能是因为它便宜,而是因为你了解它。” 如果执行一个固定的投资计划,不理睬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而如果在大多数投资者恐慌抛售的时候追加投资,你会得到更加丰厚的回报。 以投资者协会建议在投资组合中要不少于5种股票,他们叫这是“五股原则”。 “不要买太多种股票,否则你会记不住它们的资料。” “定期投资。” “首先,你要看公司的销售额和每股收益是否在按可以接受的速度增长,第二,你能在合理的价位买到股票。” “最好要考察公司的财务实力和债务结构,以防不景气年头有妨碍公司长期发展的不利因素。” “在公司成长性是否达到你的目标和股价是否合理的基础上决定是否买股票。” “理解过去销售增长的原因有助于你正确判断过去的增长率能否继续下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