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静安常德街道一排商家“黑底白字”设计的店铺招牌被网友吐槽“殡葬风”。事情一经曝光后,静安区总工会表示店铺整改期间对店铺招牌设计考虑不周,将诚恳接受网友意见,责令成区工人文化宫进行整改。 据了解,该地为了积极响应“统一商户牌匾”的工作,由工人文化宫牵头负责将常德街道一条街的牌匾进行整改,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管理,避免商户出现招牌过大,招摇、低俗、安装不稳固等不文明、不安全因素。 不过,在看似“好心”地一番整改下,却把商户牌匾改成了白底黑子的“殡葬风”,犯了中国人的大忌! (视觉体验) “一看招牌我就懵了”,一现场的消费者杨女士说。原来,杨女士原本想进一家近年来非常火爆的麻辣烫连锁店,但在她的印象中这家店铺的招牌并不是这个颜色的,更不是这个风格设计。杨女士表示,“我在门口琢磨了半天,这家会不会是山寨的。但后来我一看才发现,一整条街的商户招牌都是一个样,一个色调、一个字号、一个设计。当时,我瞬间没了吃饭的欲望”。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先后掀起一场商户牌匾“大改革”:沿街商户的招牌全部被替换成颜色、大小、字体、字号完全一致的样式,比如上海、襄阳、呼和浩特、绍兴、昆明等城市。 但是,大多的消费者和商户均表示无法接受,虽然统一整改下大幅度地避免了招牌安装不稳固的风险发生,但这样让体现不了城市的美感,反而失去了个性,缺乏“人间烟火气”。 这就好比香港各个缤纷的商户招牌,假如都统一换成“黑底白字”风,那么确实连逛街的欲望都没有了! 实际,这个道理就跟“商标”是一样的。当商户申请注册获得商标后,该商标就可以用作VI体系来使用,包含但不限于招牌、宣传单、宣传视频、网络广告等,以此来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辨识度、知名度。同时,商标、商户招牌也是广大消费者辨别产品、服务来源的核心元素,但经过统一整改后的商户招牌,会让消费者失去辨识服务来源的能力,容易走进假冒伪劣的店铺,致使消费者、商户权益受损。 综上,小七认为无论是商标还是店铺招牌,都是商家展开经营活动的重要前提,不应这样子去扼杀商户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所以,对于一些符合安全标准(稳固性)、用语标准、空间标准(不侵犯他人空间)的商户招牌,还是应该尊重商户的品牌文化、特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