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披血戴面是月经--倒经一则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3-25

醫家~鐘定波老先生

的臨證醫案

鐘定波

出生中醫世家,自幼耳濡目染中醫之道,1959年入讀廣州中醫學院(現廣州中醫藥大學)


師承:
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
傷寒溫病學家劉赤選教授
婦科專家羅元愷教授
針灸專家靳瑞教授及司徒鈴教授
西醫內科專家歐明教授
以及
山西兒科專家張光煜教授

畢業先在國內基層從事中醫工作,于20世紀80年代末赴美國舊金山繼續從事中醫門診,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醫案故事

披血戴面是月经

--倒经一则

月经,是生育期女子从阴道流出的血性排泄物。正常时,一般是每月例行一次,这是生理性的。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月经当至而未至,同时出现腹痛、乳房胀痛,血从口鼻而出,出血后,腹痛、乳房胀痛缓解或消失,此是倒经。

倒经的原因,有火热和虚寒两类。

火热者,有肝火、胃火和虚火。

肝火上亢引起的倒经,常见于郁怒忧思,所欲不遂,或精神受刺激之人。七情气结,肝郁不能疏通血行,血郁经脉,则月经当至而未至。肝郁化火、火热随经上行,热伤阳络则出血,可见吐血或衄血。

胃火倒经,与平素饮食辛辣;或误投温补燥热有关。月经将至时,冲脉盛,气血俱旺,胃火随经上行口鼻,迫血妄行,亦可见吐血或衄血。

虚火倒经多因虚劳、房事过度,致阴精亏损,阴虚火旺,当月经充盈时,虚火上亢而出血。

此外,脾肾虚寒,亦能引起倒经。肾主冲任,冲脉主血海,任脉主胞宫,肾气虚,不能维系冲任,故月经来时,血海不能约束,随任脉上冲咽喉,可见吐血、衄血。脾主统血,脾虚不能统摄血行,可致经行吐衄。

Y女士,40岁,2000年10月8日初诊。

患者已届中年,月经渐少,自以为气血不足,连续数月饮服参茸大补酒。药后神采奕奕,精神倍增。但自此睡梦纷纭,烦躁失眠,曾求诊于余。

此妇面赤唇红,内热素盛,告之不宜温补,奈何医言逆耳,患者续补不已。一日半夜,自觉腹中隐痛,鼻水横流,愠愠欲吐,急忙亮灯,枕边竟是一摊鲜血;起床后鼻衄不止,血流满面,一阵眩晕,恶心呕吐,鲜血一口接着一口,呕逆而出。其丈夫被这突然而来的恐怖场面惊着了,手足无措,急忙拨通911。救护车直抵旧金山市某医院医生排除肺、胃出血,以鼻出血处理后,出血渐止。

患者止血后,月经未行,更认定气血虚少,杯中补酒不减。又过20余天,患者再次腹痛、头痛,服消炎止痛片1天后,鼻血如泉涌,西医仍然以鼻衄处理。

第三次出血后,因腹痛难忍,月经3个月未行,妇科医生诊为子宫内膜异位、代偿性月经。建议以性激素或避孕丸治疗,未被患者接纳。又过2个月,仍反复定期口鼻出血,乃转诊于余。

患者面红目赤,神情焦躁,烦睡多梦,口苦口干,小便黄,大便每日一行,食欲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数。

吐衄前3天,必有腹痛、胸闷、乳房胀痛。此是肝热火郁之证,更加温补药酒,肝火挟胃火上亢,火伤血络则吐血。治宜泻肝火、清胃热,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处方:

龙胆9克、川木通9克、

泽泻9克、柴胡9克、

车前子9克、生地黄15克、

甘草6克、牡丹皮10克、

栀子9克、生石膏30克、

牛膝12克、黄芩10克,

每日1剂,于经前7天连服;

嘱戒辛辣烧烤食物,忌饮大补药酒。

药后当次月经未出现经血倒流。

连服3个月,每次经前途服7剂,月经依时而至,倒经从此未再出。

按:

所谓子宫内膜异位症,乃指子宫以外的器官组织出现子宫内膜样的病理改变,并引起如月经样的周期性不适、疼痛、出血或功能改变的病理表现。属中医的月经不调、经痛、倒经的范畴。

此案患者的倒经乃温补不当,肝火挟胃热随经脉上行,热伤阳络所致。

方中龙胆泻肝汤泻肝火、清胃散清冒热,加生石膏、牛膝使火逆直折而下,肝胃之火下泄,血与气无鼓动之邪,冲逆自然遏止,倒经乃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