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tjboyue 2019-03-26

陈氏太极拳十六代陈鑫(字品三),在他所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提到:“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可见缠法在太极拳中的重要位置。

缠法分为公转和自转两种说法。它们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公转即是:我们要画的不同方向及不同形式的圈。

分为前、后、左、右,上、下、正、反等。

而每一个公转的圈,本身都有自转的顺缠和逆缠组成。

举例说明:地球绕着太阳转,这种形式为公转。而地球本身的运动则为自转。

”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顺逆缠法在腿部的区分,可因身体旋转的方向而定。

首先,是在身体中正的基础上,身体左转,则左腿顺缠,右腿逆缠;左膝上提,右膝下落。上提与下落应同时做到。

并且,左腿的劲下传到左脚小趾外侧;同时,右腿逆缠的劲下传到右脚大拇指外缘位置。

身体右转时,则右膝顺缠,左膝逆缠;同时,右膝上提,左膝下落。其它要求同左转。

在松胯圆裆的基础上,做到身法的中正不偏。

无论是身法的左转还是右转,在旋转的角度上一定要注意:一般不超过我们所朝正方向的45度。

这些也是定步练习在角度上的要求。

一旦是活步的练习,就得在这个极限上以脚跟为轴,转动脚尖或者扣脚尖,以加大身法的旋转。

除了最佳的用力角度之外,也会更好地保护膝盖。

以免身体左右旋转,因脚尖未及时打开,给膝盖造成损伤。

而在定步练习中,左右旋转的最大角度控制在90度左右为宜。

也可以随着脚尖的转动及步伐的加大,而改变旋转角度,续变活步。

”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手部自转的缠法区分也较为简单。

大拇指向上向外转,掌心逐渐朝上为顺缠。

而逆缠则是以大拇指向下向内转,并且小指外翻、掌心向下为准。

比如,我们用筷子夹菜,从形式上理解:它是公转的一个前后圈。

去夹菜的动作,则是逆缠。大拇指朝下转,把菜夹回来,这是顺缠。

大拇指向上转,在太极拳手法中,可通过正旋圈和反旋圈的公转,来理解自转的顺逆缠法。

公转的理解,除了正旋圈和反旋圈之外,还有前、后、左、右、上、下的区别。

公转中的自转只有一顺一逆。

”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正圈的练习方法。

凡是右手或者左手向右或向左转时,顺缠下收而逆缠上开的为正旋,也可以叫正旋圈。

而反旋圈正好相反。顺缠是从左或右外上斜角向里进行上弧线收转。做到:收肘不收手。

由肩带肘,肘带手,指尖仍然向左或右前方。

而肘尖尽量往里收。

然后变为逆缠下转,肘尖松沉,手带肘,肘带肩,节节向下,向前转出。

无论是正旋还是反旋,我们在形式上都要遵循规则:

即:“高不过眉,低不过脐,横不过中线”。也可以说是不过心口,手开出去直而不僵。

所以说,太极拳运动规律,就是缠丝劲,也通称为掤劲。

螺旋形式的运动于肌肤之上,贯穿于全身上下,可使每个细胞都得到运动。

通过反复绞拉地持续锻炼,体内会自然产生一种:似松非松的有弹性的劲来。

这种劲就是缠丝劲。

而运用这个劲的各种方法便是缠法。

以后我们会结合全身训练,对主要部位的公转与自转,配合图解详细说明。

”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