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徒步10分鐘櫻花生活圈 京都伏見春季懶人包

 健康快活人 2019-03-26
news-images

news-images
每天落街買早餐,可順道看看櫻花夾道的濠川。

落街買早餐順便賞櫻花

一切都是偶然。

只怪櫻花太受寵愛,京都酒店全告爆滿,我在市中心無處可睡,便瞄瞄較為邊緣地域,運用Airbnb找找找,在伏見找到一間品質不怎樣好的小房子,但我已沒太多選擇,便毫不猶豫租下。

且慢!我所指的伏見,不是人頭湧湧的伏見稻荷大社,不是IG價值非常高的千本鳥居。我想介紹的,是乘搭京阪電線,在中書島站下車的伏見,驟看是很普通的小小民居聚落,有便利店、料理館、咖啡廳,亦有昭和氣息濃厚的陳舊錢湯及唱歌會所,還有好幾間香艷酒吧及K場──是的,在日本,幾迷你的聚落,都可能有紅燈區。

沿著大街再轉入小巷,走過以上提及的地方,來到濠川(又稱宇治川派流),豁然開揚,眼前盡是櫻花、楊柳、河道、小船,極美了。而我,很幸運地,正住在濠川岸邊某幢民居的最高層。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當成千上萬的遊客非常勤力地在各大景點之間頻撲賞櫻(其實,太頻撲就失卻「賞」的情懷吧),我以最漫不經心、最慵懶自在的姿態處之,因為我已「贏在櫻花線」,只要略為抬頭,窗外已是片片粉紅的滿櫻景緻,只要稍移玉步,腳下盡是蓋滿落櫻的小路。賞櫻變成我每天早上落街買早餐「順便」進行的細藝,在遊客未來臨前,我可「包場」獨佔整片櫻花林。我深深體會到,勝利者的爽,在於毋須跟手下敗將爭先恐後。

當然,這伏見區的存在價值,從來不是以櫻花定斷。它很早便存在於歷史,默默地守在大眾意識背後,直至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領主豐臣秀吉,大興土木建築伏見城,為了運輸建城所需要的材料,於十六世紀末開鑿了濠川,這裡才打開全新人氣局面,需要水運的米藏和酒藏也相繼出現。來到今時今日,原有的伏見城已消失,釀酒業則繼續伴著宇治川派流,度過無數的日出日落和風雨飄搖。
 

由伏見到荷蘭只隔一堵閘門

區內共有廿多間大大小小清酒廠,以「旅遊性價比」角度來說,月桂冠是為首選,由我的小房子徒步5分鐘,有一間月桂冠大倉紀念館,展示釀造清酒的各個程序,陳列歷年保存下來的釀酒工具及玻璃酒瓶。參觀者入場購票時,可獲超值的180毫升裝純米樣品酒。

月桂冠在同區有兩家直營餐廳,一家喚作吉招庵,距離我的小房子3分鐘步程,看似一般廉價日式飯堂,吃過方知餐點用料很上乘,難怪月桂冠酒廠的中層職員也視此為飯堂,加上窗外有濠川景色,食物顯得份外美味。另一家叫做月之藏人,距離我的小房子10分鐘步程,這已是我的「步程極限」,午市供應的牛肉飯定食,選用京都區內養飼的牛,物超所值。

喝飽食醉之後,跑回濠川岸邊的乘船場(距離我的小房子也是3分鐘步程),登上每年春、夏、秋季期間運行的「十石舟」觀光船,在濠川暢遊一番。像這樣的遊船河,驟聽起來未免「太遊客」吧,但當你願意放下成見,自會感受到悠然寫意的一面。

然後柳暗花明又一村,遊船河的終點是三栖閘門,位處濠川和宇治川之間,原本是用於調整兩河水位高度差異,只作觀光用途,幸好作為一座「花瓶」,三栖閘門煞是好看,帶著荷蘭運河區色彩。身在伏見,得到荷蘭,始料不及,一舉兩得。

折返乘船場,走回小房子之前,順道瞄瞄鄰近的長建寺。像這樣有數百年歷史的寺院,在京都比比皆是,只是過門不入好像太沒禮貌,場內一地櫻花,煞是優美,供奉的弁才天是專司口才、音樂與財富的女神,拜一拜並無壞。

寺院場內偶遇一有位名叫山本義雄的藝術家,他在京都市山科區自設繪畫工作坊,每逢周末、周日在長建寺內掛單擺檔,出售色彩繽紛的「山科繪」作品。約80歲的他,在過去60多年無間斷創作,他不認為有需要退休或停下,他正在享他心目中的清福。

我跟他搭訕閒談,他請我喝咖啡。春風輕輕吹過,櫻花徐徐飄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