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佳士得官网) 风来了,猪都能飞上天。 这不,春风起,玉猪飞。 相比于高古玉那边的动不动上千万上亿一件成交的高潮迭起,高古瓷这边显得太过平淡。 小浪花还是有的: 3月22日,标记为“官窑扁罐(南宋)”的1709号拍品开拍。 8000、8200…… 从两千一口到五千一口, 经过现场几位参拍者和两名电话委托、一名网上委托人的十几轮加价, 最终那位没有露面的电话委托者以8.5万美元(含佣金10.625万)的价格夺宝。 (图片来源于佳士得官网) 这价格在瓷器里只算碎碎事,尽管成交也算高溢价,可青姬却认为这件才是全场最大的漏。 理由有三: 其一,出身名门,亦官亦哥 (图片来源于佳士得官网) 哥窑问题,至今仍是收藏、考古界里拎不清的一个问题。 个中是非,咱也不便评说。 反正吧,历史文献大多认为宋哥窑就在龙泉。 而当代学者中也有相当部分力挺这一观点。 而这件器物恰恰为哥窑在龙泉提供了一个很有力的证据。 因为它的产地就是龙泉瓦窑垟,不信,请看下图这些瓦窑垟窑址所出的瓷片: (南宋龙泉窑瓦窑垟瓷片) (南宋龙泉窑瓦窑垟瓷片) (南宋龙泉窑瓦窑垟瓷片) (南宋龙泉窑瓦窑垟瓷片) (南宋龙泉窑瓦窑垟瓷片) 关于瓦窑垟那两条窑与南宋朝廷的关系,也实在无须再讲,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旧文。 陈万里先生早有提示:民国时期,此窑址被疯狂盗挖,上海古董商把它当作郊坛下官窑卖给老外,可惜了龙泉窑真正的价值。 陈先生不幸言中,佳士得和苏富比曾上拍过几次瓦窑垟青釉器,却总是令人啼笑皆非地标注杭州官窑,此次佳士得只注明是此物乃官窑或哥窑,并没有标杭州,措词可谓谨慎。 亦官亦哥,此器算是又开了张证明: 哥不是传说。 其二,器型待考,或为水丞 关于这件器物的名称,佳士得称之为扁罐,值得商榷。 毕竟这类器物正如其图录上所说,非常rare(罕见、少见),拍卖提供的信息是除了此件之处,仅有两例,玫茵堂图录上有一件,1968年12月10日苏富比伦敦拍卖过一件。 |
|
来自: 洲upi6oofv9q93 > 《古董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