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者专家论瓷:开片粼粼说哥窑(上)

 RK588 2019-05-29

哥窑,中国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定、钧窑齐名。由于迄今为止未曾发现其确切的窑址,也不见于宋皇室陵寝的随葬品中,故而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究竟何谓哥窑?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产于何处,烧造于何时?哥窑是宫廷所设官窑还是民窑?哥窑与官窑有何关系?

 哥窑瓷器造型端庄古朴,釉色滋润腴厚。釉面上的网状开片是哥窑瓷器最大的特色,较粗疏的黑色裂纹与细密的红、黄色裂纹交织在一起,人称「金丝铁线」,又称「百圾破」或「百圾碎」,形成了一种独的美。此外,由于烧造哥窑瓷器的土质含铁量较高,烧成的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岀铁色,釉层较薄的口部呈紫色,故又有「紫口铁足」之美誉。

 哥窑瓷器细致、精美,其后各代文人都对它推崇备至,并加以仿造。特别是到了清代,岀现了一个仿哥瓷器的高潮。乾隆皇帝尤喜宋代哥窑,尝欣然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这种对哥窑瓷器的喜爱甚至蔓延到了朝鲜。哥窑瓷器一传入朝鲜,即备受珍视。朝鲜文人认为,哥窑瓷器面上的开片极富特色,视其为最尖端的中国文化并加以吸纳,很多朝鲜诗文、绘画中都能看到哥窑瓷器的身影。

 哥窑的美,是神秘的,是不规则的,是独一无二的。

哥窑堪称中国陶瓷史上最著名的瓷窑之一,也是存在最多悬而未决问题的瓷窑之一,历来备受关注。

研究哥窑,首先须分清「传世哥窑」、「哥窑」(由「哥哥洞窑」到「哥哥窑」再到「哥窑」逐步简化而来)、「哥(官)窑型」、「龙泉哥窑」这四个概念。典型传世哥窑器的产地当在杭州凤凰山一带。根据其造型和工艺特点,其烧造年代定为南宋为宜。

南宋哥窑米黄釉盘。高二·七厘米口径一五·六厘米底径五·七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哥窑」是中国古陶瓷界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在宋代文献中找不到任何有关它的记载,两代文献记载或语焉不详,或不尽可信,加之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烧造典型传世哥窑瓷器的窑址,墓葬和窖藏中也不见有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出土,致使有关哥窑的一些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长期以来,学术界在诸如哥窑的概念,传世哥窑瓷器的烧造时代、窑址所在地、生产性质,哥窑与官窑的关系,对历代文献有关哥窑记载的理解,以及对各地出土类似哥窑器物的看法等,均有不同的观点。笔者不揣冒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三十多年在故宫博物院从事古陶瓷硏究的心得,对有关哥窑的几个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方家赐正。

南宋  龙泉哥窑青釉盘,浙江省博物馆藏。

关于「哥窑」的概念

 笔者认为,谈论哥窑瓷器,首先必须弄清四个概念:一是「传世哥窑」;二是元末眀初文献记载的「哥哥洞窑」、「哥哥窑」、「哥窑」;三是哥(官)窑型;四是龙泉哥窑。否则,讨论将失去意义,问题亦将变得更加复杂。比如,有时人们将「龙泉哥窑」瓷器与「传世哥窑」瓷器对比研究时,承认二者有区别,但在具体讨论「传世哥窑」瓷器的时代和产地时,往往又将二者混为一谈。再如,有学者未上手观摩过真正的传世哥窑瓷器,遂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些元代或明初窑址、墓葬、遗址、沉船等出土或出水的「哥窑型」、「官窑型」瓷器与「传世哥窑」瓷器混为一谈,并依此来判断传世哥窑瓷器的年代,这样得岀的结论肯定不会正确。因此,为了弄清这四个概念,我们有必要先检索一下有关哥窑的文献记。

    元末明初官窑型灰青釉葵口盘,高2.9厘米 口径16.2厘米 底径5.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一九七0年南京市中央门外张家洼明洪武四年汪兴祖墓岀土。

有关哥窑的文献记载

 有关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元代孔克齐撰《静斋至正直记》一书。该书卷四「窑器不足珍」条载:「尝议旧定器、官窑等物,皆不足为珍玩,盖予真有所见也。在家时,表兄沈子成自余干州归,携至旧御土窑器径尺肉碟二个,云是三十年前所造者,其质与色绝类定器之中等者,博古者往往不能辨。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今在庆元见一寻常青器菜盆,质虽粗,其色亦如旧窑,不过街市所货下等低物,使其质更加以细腻,兼以岁久,则乱真矣!予然后知定器、官窑之不足为珍玩也。所可珍者,真是美玉为然。记此为后人玩物之戒。至正癸卯冬记。」{摘自《静斋至正直记》,南京图书馆藏《粤雅堂丛书》本。一般认为该书是元代孔齐撰。但据尤德艳女士考证,该书作者为孔克齐,字肃夫,号行素(居士)、静斋、阙里外史。参见尤德艳《〈静斋至正直记作者考述》,《中国典籍与文化》,二○○三年第三期}这里的「乙未」即至正十五年(一三五五年)。孔克齐认为,定窑和官窑瓷器算不上值得珍视的古玩,所可珍视的是天然美玉。这当然是作者的一种偏见。

考古发掘的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枫洞岩龙窑遗址。

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一三八八年)曹昭撰《格古要论》卷之下「古窑器论」之「哥窑」条载:「旧日哥窑,色青,浓淡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元末新烧者,土脉簏(粗)燥,色亦不好。」

考古发掘的龙泉市小梅镇中心小学瓦窑路龙窑遗址。

而《新增格古要论》已将「哥窑」改为「哥哥窑」,该书卷七「古窑器论」之「哥哥窑」条载:「旧哥哥窑岀,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

考古发掘的龙泉市查田镇溪口村瓦窑垟龙窑遗址。

约成书于十七世纪初(以往人们均认为该书系宣德四年吕震等人奉敕编撰,后来不断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近年有学者考证该书约成书于十七世纪初。见陆鹏亮《宣炉辩疑》,《文物》二00八年第七期)的《宣德鼎彝谱》卷一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其柴、汝、官、哥、均、定中,亦选得二十有九种。」

龙泉市小梅镇中心小学瓦窑路窑址出土的黑胎青瓷瓶(残)。

今所见最早记述龙泉哥窑之文献是成书于明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年)之前的陆深撰《春风堂随笔》。书中曰:「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

龙泉市查田镇溪口村瓦窑垟窑址出土的黑胎青瓷碗(残片)。

明嘉靖四十年(一五六一年)《浙江通志》卷八「地理志」第一之八「处州」记载了关于「哥窑」与「哥弟窑」的传说:「处州.…龙泉九姑山在县治北,说者谓有龙首之象。宋治平初建最高亭于山之西…县南七十里曰琉华山,高岀境內诸山,山巅宽平,有长湖深不可测。相传旧有古刹,龙兴云雨,没而为湖。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价高而征课遂厚。自后,器之出于琉田者,已粗陋利微,而课额不减,民甚病焉。然则为工者,亦何贵于精也。山相近有岭,曰大梅岭、曰小梅岭。」

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枫洞岩窑址出土的黑胎青瓷洗(残件)。

刊刻于明嘉靖四十五年郎瑛撰《七修续稿》「二窑」条曰:「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油(釉)水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圾破。龙泉窑,至今温、处人称为章窑,闻国初先正章溢乃其裔云。」

南宋哥窑灰青釉八方杯,高4.2厘米 口径7.8厘米 底径2.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论官哥窑器」曰:「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又曰:「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內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紫口,乃器口上仰,釉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微露紫痕。此何足贵?惟尚铁足,以他处之土咸不及此。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但汁料不如官料佳耳。」

宋哥窑青釉三足筒式炉,高7.9厘米 口径12.5厘米 底径10.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炉作为典型传世宋代哥窑器,其圈足呈黄褐色,但磕缺处露出真正的胎色呈灰黑色。

「哥哥洞窑」、「哥哥窑」、「哥窑」与传世哥窑

  对于上述元末明初文献记载之「哥哥洞窑」、「哥哥窑」和「哥窑」,汪庆正先生在《官、哥二窑若干问题的探索》一文中推测「哥哥窑」是「哥哥洞窑」的简称,而「哥窑」则是「哥哥窑」的简称。然而,关键是这里的「哥窑」瓷器究竟是否指传世哥窑瓷器?实质上,对传世哥窑瓷器产生颇多争议,即源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宋哥窑米黄釉贯耳八方壶及局部。高14.8厘米 口径4.6*3.7厘米 底径4.8*4.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壶作为典型传世宋代哥窑器,釉面开「金丝铁线」纹。

笔者认为,《静斋至正直记》和《格古要论》所说的「哥哥洞窑」、「哥哥窑」、「哥窑」是一回事儿,而明代晩期文献所说处州龙泉县「哥窑」又是一回事儿。前者的窑址应在杭州,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年曹昭撰《格古要论》虽将其分为「旧日哥窑」和「元末新烧」但并未指出「日哥窑」旧到何时,即究竟是指元代中期、元代初期抑或宋代(不管是哪种从其特征看,均不可能比宋代早)。

龙泉哥窑的哈密瓜表面的网状纹。

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一些学者即把文献记载的「哥窑」说成是「传世哥窑」,但一九五六年以后,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对龙泉县的大窑、金村、竹口、溪口等几处窑址进行调查和重点发掘时,在大窑等五处窑址中发现了釉面有开片纹的黑胎青瓷标本,绝大部分为生活用器,如碗、盘、盏、杯、壶、盆、洗、瓶、觚、盂、盒、灯和炉等。并认为这些标本的特征与《七修续稿》所说哥窑瓷器黑胎、青釉且有紫口铁足和釉面有断纹开片等特征相同,从而断定龙泉窑黑胎青瓷应当是眀代晚期文献所记载之处州龙泉县「哥窑」产品无疑,认为将人们一直称为哥窑的宫中传世品(传世哥窑)说成是龙泉哥窑产品则有很大疑问。(朱伯谦、王士伦《浙江省龙泉青瓷窑址调查发掘的主要收获》,《文物》一九六三年第一期)也就是说,考古工作者对龙泉窑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证明,传世哥窑瓷器不是龙泉窑所烧造。

龙泉市小梅窑出土青釉钵残片(内、外)。内、外部釉面均开有类似哈密瓜表面的网状断纹。

需要指岀的是,现在人们谈论「哥窑瓷器」,如无特别声明,一般系指历代宫廷流传下来的典型的、被认为是宋代的「传世哥窑瓷器」,这已约定俗成。对于龙泉窑烧造的黑胎青釉带开片的瓷器,一般称之为「龙泉哥窑瓷器」。而对于元末明初墓葬、窖藏、遗址、沉船出土或出水(现在还应加上从传世哥窑瓷器中分离出来的个别器物)的青釉开片瓷般称之为「哥窑型瓷器」或「官窑型瓷器」。以前由于考古资料限制,有人曾认为这类瓷器与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一样,后来发现不一样。现在应将这类瓷器分离岀来。特别是杭州市凤凰山麓老虎洞窑发掘以后,人们普遍认为这类瓷器是元未明初老虎洞窑产品。鉴于这类青瓷外观特征既像官窑青瓷亦像哥窑青瓷,因此,人们有时称其为「官窑型」青瓷,有时称其为「哥窑型」青瓷。上述《静斋至正直记》和《格古要论》则将之认定为「哥窑」产品。从制作工艺、外观效果和科学检测结果看,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哥窑型或官窑型瓷器、龙泉哥窑瓷器是三种不同的釉面均有开片的青瓷,不可混为一谈。

南宋哥窑青釉贯耳壶,高24厘米,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藏。

传世哥窑瓷器与龙泉哥窑瓷器、哥(官)窑型瓷器的主要区别

 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枫洞岩、査田镇溪口村瓦窑垟和小梅镇中心小学瓦窑路等处窑址岀土的黑胎青瓷(亦称「龙泉哥窑」青瓷,即眀代晩期文献所称的「哥窑」青瓷)与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不是同一种青瓷。虽然二者同属于青瓷范畴,而且釉面都有细碎片纹,但从肉眼可以看出二者存在以下主要区别。

南宋哥窑灰青釉鱼耳炉,高6.8厘米 口径11.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一,胎釉厚薄和胎质方面。

二者釉虽然都厚,但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一般胎体厚薄不一,胎质细腻;龙泉哥窑青瓷虽也胎体厚薄不一,但胎体瓷化程度更高。哥(官)窑型瓷器胎体一般较厚,胎体瓷化程度较差,一般都处于略生烧状态,胎体略欠致密,轻轻叩击,声音沙哑。

南宋哥窑青釉葵花式洗,口径12.2厘米,伦敦大维德基金会藏。

第二,胎色方面。

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一般都为完整器(多有小磕缺),很难见到其真实的胎色。虽然有部分器物圈足之足端露胎,但此处所露胎体之表面多有一层很薄的黄褐色弱氧化层,因此,此处所反映的不是真实胎色。从个别典型传世哥窑瓷器残器或器物口沿、底足磕缺处以及目前私人收藏的典型传世哥窑瓷器残片标本可以明显看到,传世哥窑瓷器的真实胎色一般都是灰黑或铁黑色。孙瀛洲先生曾谈到所见传世哥窑瓷器胎色不一,有「沉香色、杏白色、深灰色、黑色等」多种,并认为「因土非一种,故色也不一」。(孙瀛洲《谈哥汝二窑》,《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五八年第一期)。

南宋哥窑米黄釉盘,高3.2厘米 口径18.6厘米 足径5.6厘米,天津博物馆藏。

其实孙老所观察的基本都是传世哥窑瓷器底足所反映的胎体表面颜色,不是真实胎色。孙老认为传世哥窑瓷器胎体表面颜色不一是因为使用了不同的胎土,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其实所用胎土都一样,胎色不一是因在窑内烧成时摆放的位置不同,致使其感受到的温度、气氛不一样和烧成后期弱氧化程度不同。而对于龙泉哥窑青瓷,从圈足底端露胎处和器身磕缺处以及瓷片标本断面处观察,则基本都是灰黑色或铁黑色。究其原因,当与龙泉哥窑瓷器与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分别采用不同的烧成制度有关。哥(官)窑型瓷器胎色一般为灰黑或黄褐色。

南宋哥窑灰青釉浅盘,山东博物馆藏。

第三,釉色和釉质方面。

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之釉大都呈灰青色,少数呈炒米黄色或粉青色。釉层大都不透明,釉面常见细微褶皱,耿宝昌先生形容其为「粥皮」,可谓既形象又贴切。釉面「光泽像人脸上的微汗,润泽如酥」。(孙瀛洲《谈哥汝二窑》,《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五八年第一期)而龙泉哥窑青瓷釉色则一般均为粉青或灰青,釉层透明,釉面玻璃质感较强—因釉层透明度太好,致使有的器物在灰黑或铁黑胎的映衬下,呈黑青色。哥(官)窑型瓷器釉色一般呈灰白或灰青色,釉层透明度差,釉面不够光亮,发半木光(既「半无光」,亦称亚光)。

南宋哥窑灰青釉小罐,河北师范大学博物馆藏。

第四,釉面开片方面。

典型传世哥窑瓷器釉面一般均开有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片纹,且大、小片纹的颜色也不同。小片纹一般呈土黄色,俗称「金丝」,大片纹一般呈灰黑色,俗称「铁线」,二者合起来即所谓的「金丝铁线」。片纹颜色系刻意着色而成,据现代仿烧传世哥窑瓷器的人员介绍,所用染色剂为天然植物染料,染后必须回炉低温(不超过五百摄氏度)焙烧,需反复多次。由于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出窑后釉面在不断开裂,因此有些裂纹颜色系因年久使用、不断被人揩拭、渗入灰尘所致。而龙泉哥窑青瓷釉面虽也都有开片,但片纹色泽均为自然天成,非人工刻意染色而成。片纹颜色一般为冰裂纹或凸起的白纹。凸起的白纹即文献记载的「白色断纹」,极似哈密瓜皮表面网纹。哥(官)窑型瓷器釉面一般只有一种灰黑色片纹,且片纹较大。

南宋哥窑灰青釉八瓣葵口折沿浅盘,南京市博物馆藏。

第五,在形成「紫口」方面。

典型传世哥窑瓷器由于胎色不一,且釉的高温粘度大、流动性小,致使「紫口」或有或无或不眀显。而龙泉哥窑瓷器胎色灰黑或铁黑,釉层虽厚但透明度强,釉的流动性也大,因而一般均能形成「紫口」。哥(官)窑型瓷器一般也能形成「紫口」。

南宋哥窑灰青釉三足八瓣葵花式洗,口径21.3厘米,私人藏。

第六,在形成「铁足」方面。

典型传世哥窑瓷器因以「裹足支烧」者居多,所以露岀「铁足」者少。而龙泉哥窑瓷器多采用垫饼垫烧,烧成后足端必定会露出灰黑色或铁黑色胎,所以多呈现所谓的「铁足」。哥(官)窑型瓷器一般采用垫饼垫烧,也能形成「铁足」。

南宋哥窑米黄釉葵口盘及局部,故宫博物院藏,器物外壁釉面有油腻感。

因此,文献记载的「紫口铁足」应为龙泉哥窑瓷器的主要特征,这也是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与龙泉哥窑瓷器的最主要区别之一。

南宋哥窑米色釉胆式瓶,高14.2厘米 口径2.2厘米 足径5.4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当然,可能有极少数龙泉哥窑瓷器或龙泉窑仿传世哥窑瓷器因酷似传世哥窑瓷器而被列入传世哥窑瓷器中,但我们绝不能依此认为传世哥窑瓷器系龙泉窑所烧造。

南宋哥窑青釉葵花式洗及局部,故宫博物院藏。器物外壁上有明显的缩釉坑。

如今,传世哥窑瓷器大都由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瑞士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等处收藏,其他博物馆如天津博物馆、山东博物馆、河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或私人手中也有零星收藏。其造型以仿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为主,常见的有三足双耳鼎式炉、双耳簋式炉、双耳乳足炉、胆式瓶、贯耳瓶、八方穿带瓶、弦纹盘口瓶等,也有盘、碗、洗、罐之类。釉色多呈灰青色,少数呈米黄色或淡米黄色。釉质温润,釉面泛酥油光,如人脸之微汘,即所谓「润泽如酥」。釉面均开有不规则的细碎片纹,而且片纹一般均弯曲不直。片纹有大、小之别,大片纹呈铁黑色,小片纹呈土黄色,故有「金丝铁线」之称。

南宋哥窑灰青釉葵口折腰盘,高2.5厘米 口径12.6厘米 足径7.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器底有明显的长条形缩釉。

传世哥窑瓷器釉面所产生的片纹本属于烧造工艺上的一种缺陷,系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若胎、釉膨胀系数一致,二者就结合得紧密,釉面也就不会岀现裂纹。但当胎的膨胀系数比釉的膨胀系数小到一定程度时,釉就会在烧成后期的冷却过程中产生开裂。由于这种开裂打破了单一釉面给人视觉带来的单调感,使釉面产生大小、疏密的块面分割,自然天成,具有韵律美,故给人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


南宋哥窑灰青釉葵花式洗,高3.2厘米 口径10.5厘米 足径8.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传世哥窑瓷器多采用裹足支烧,少数采用垫饼垫烧。垫烧者有细窄的圈足,圈足底边爽利,但圈足宽窄往往不一。圈足内亦施釉,釉面亦有裂纹。

南宋哥窑米黄釉胆式瓶,高13.8厘米 口径2.5厘米 足径4.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传世哥窑瓷器的另一特点是釉面多有缩釉,缩釉坑大小不一,尤其是在器物的转折处,经常出现长条形缩釉。

南宋哥窑米黄釉投壶式贯耳瓶,高11.5厘米 口径2.5厘米 足径4.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穿带瓶、胆式瓶、直颈弦纹瓶、投壸式贯耳瓶、簋式鱼耳炉、葵花式洗、菊花式盘等均为传世哥窑瓷器中的典型器。但随着考古资料的增多,我们也应实事求是地重新审视传世哥窑瓷器,如其中被定为宋代的双耳鼎式炉,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纹,其造型风格与一九七六年从新安海底元代沉船打捞岀水的双耳三足炉一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新安海底文物》,三和岀版社,一九七七年。冯先铭《南朝鲜新安沉船及瓷器问题探讨《故宫博物院院刊》一九八五年第三期),应为元代杭州老虎洞窑产品。再如一九七○年南京市区北郊中央门外张家洼明初功臣汪兴祖墓岀土的灰青釉葵口盘(南京市博物馆《南京明汪兴祖墓清理简报》,《考古》一九七二年第四期),共岀土十一件,大小不一,当时都定为宋代哥窑产品。杭州老虎洞窑发掘后,可以肯定其为该窑元代产品,属于官窑型或哥窑型青瓷。

南宋哥窑灰青釉鱼耳簋式炉,高8.3厘米 口径11.9厘米 足径9.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