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商周时期的战争规模究竟有多大?

 昵称55301288 2019-03-26

中国的封建朝代,先后经历了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曾经书写了中国历史辉煌的一页,但也终究逃离不了灭亡的历史宿命,那么,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小编从夏商周开始,跟大家一起分享各朝代灭亡的原因,有兴趣的请关注一起交流。

夏王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也是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17位王,延续约471年。夏朝的建立,始于禹,亡于桀。其灭亡原因可归纳为:1、孔甲的淫乱,导致内部矛盾尖锐,激起民众反抗;2、外部环境不稳定,夏桀讨伐有缗氏,导致各部落离心离德;3、夏桀的残暴与沉湎声色犬马。

有巢氏部落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的氏族部落,这个部落早期一直在巢湖流域繁衍生息,今巢湖市域是有巢氏氏族部落活动的中心地带。有巢氏的先民们茹毛饮血,在巢湖流域扎根、繁衍、兴旺壮大,夏代之前便形成了自己的氏族方国——有巢国,简称巢国。

《百家姓详解》云:“巢,尧为帝时,有大臣巢父常居于山中,以树为巢……。禹帝时曾封有巢氏之后建立巢国。在夏、商、周三代,巢国世代为诸侯国。“

史入春秋,巢国疆域先后遭遇“群舒”(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在今舒城、庐江一带)、橐皋(今巢湖市居巢区柘皋镇及肥东县东部一带)等众小国的侵略和蚕食。

楚、吴相继强盛后,使得位处“吴头楚尾”的巢国,长期成为楚、吴二强国掠夺对象和交兵战场,时为楚属,时为吴属。巢国在这种列强争霸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渐次衰微。

所以,牧野之战中,周人总共出动了约45万人。规模可谓相当大了,战果也非常惊人,《逸周书·世俘解》说道,灭殷之诸侯国99个(后来又扩大到600多个),俘虏了殷人军队10万、人口30万。这场战役的绝对主力,周人著名的“西六师”,后来在幽王时期在围攻西申国时,被戎人联合打败,估计全军覆没,当时应该有千乘规模了。此后周桓王又召集东部诸侯讨伐郑国,发动了“繻葛之战”,规模估计也不小。到了春秋后期,晋国、楚国都达到了4000乘战车的实力,与牧野之战的周人联军相当了。

以上就是可考证的夏商周战争规模,最大规模可动用军队4、5万、总人数40-50万,战斗持续时间则只有几个小时。牧野之战前的大型战役,如夏启伐有扈氏之战、禹伐三苗之战、汤伐桀鸣条之战、纣王伐淮夷之战等,由于资料太少,没法估算。

其实,这些封建时代的战争实际上规模都不会很大,也不会太诡诈、残酷,真正残酷的总体战,是从法家改革开始的,进入战国后,军队都是按照总人口比例估算的(如10%),比起《司马法》已经大了数十倍不止,可谓无人能够幸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