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书解读六卷之:《大学》众目畏严

 见素抱朴780 2019-03-26


《大学》之众目畏严

【原文】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译文】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解读】

曾子如此之三言所说明的道理很深刻。之所以产生“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所说明的道理是,这是由于社会风尚崇尚道德所使然。产生如此“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是由于社会崇尚道德的必然现象。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产生相互监视与指责,是由于社会崇尚道德信仰的必然现象,故此,才会产生互相监视与互相指责的社会秩序。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人与人之间都要遵守公义道德处世为人,然后才会产生互相制约。如果社会丧失了道德崇尚与信仰,道德行为规范失去互相制约,人与人之间就会丧失道德意识与行为规则。人类社会只有在共同遵守道德行为规范的制约维持下,才能相安无事和谐共处,致使社会秩序井井有条。崇尚道德的社会,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监视,不道德的行为才会感到“其严乎”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之所以得以产生,其根本是由于社会崇尚道德之缘故,社会道德意识不外乎人类赖以生存的仁、义、礼、智、忠、孝、诚、信之德性。如果人类社会离开了这些德性,社会相互监督也就不存在了,就没有“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这个“其严乎”的感觉了。社会如果离开了大家共同遵守的遵德守礼这个根基,然后仁、义、礼、智、忠、、孝、诚、信人的良性就会随之而丧失。人与人之间如果丧失了仁爱,不知耻恶,不行恭让,不知是非,不忠、不孝、不诚、不信,这样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也就不存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了这个“其严乎”了。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德所产生,是维护人类共同生存的社会秩序必然行为,所以曾子告诫人们众目之下,众议之下何其之严乎!这是在警诫那些违背道德而行的人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千万双眼睛看着你的所做所为,岂能不令人感到畏惧呢。

“王八”这是俗传中用来贬骂人的一句话,据传说这个“王八”与“忘八”是谐音。忘八,就是做人忘记了仁、义、礼、智、忠、孝、诚、信、之八德,故此,人们就把丧失如此八德的人贬骂他叫“王八”虽然这是民间俗传,但是所说明的道理是传统对道德崇尚与信仰。唯有高度崇尚道德观念风尚于天下,才会产生人与人相互面面相观,互相监督相互共勉。

一人之过,众人视之的社会秩序,唯有在如此的互相监视下,社会道德才会得到维护与遵守,才能维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社会秩序。人们只有在崇尚道德的社会中,才能自觉自律的将违背道德视为可耻,才知道众目所视,众手所指的威严可怕。

众目所视,众手所指之畏惧在现代的社会中已经逐渐的消失,特别是那些讲现实的人们,如此畏惧之意己经丧失殆尽。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念是不顾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说,他只知道人活着就是为了自己,不要亏了自己,所以他的人生观念,是不愿为了别人约束自己,为所欲为才是生活快乐。

为了利己,为了使自己快乐而不管社会公德的人生,与弱肉强食的禽兽还有什么区别吗?为了自己活得快乐而为所欲为,不顾人伦道德,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评说,以传统人生价值观念来看,这是乱伦礼不知羞耻道德败坏的小人。今天那些讲现实的人,甚至把如此传统人生价值观视为腐朽,把为了利己不顾道德,不知羞耻的行为,居然说成是时尚,是与时俱进,是社会进步新文化。如此的时尚,如此的与时俱进,如此新文化,难道不是十分可怕吗!

今天最时尚的话是“为自己幸福而活,任其别人说去吧!”为自己幸福而活着这当然没有错,这个“任其别人说去吧!”如此的不在乎可就太危险了。如此不在乎十目视之,十手指之,不在乎崇尚传统人生道德价值观,如果你所追求的个人生活幸福而伤害了别人,是损人利己而唯利是图,欺诈行骗,以及丧尽人伦道德伤风败俗,却还不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与评论,那么,这还能算是人吗?

把遵守仁、义、礼、智、忠、孝、诚、信、传统道德视为过了时的人,当然在他的人生中也就不在乎众目所视,众手所指了,根本就不理解这个“其严乎”价值所在了。今天有些人崇尚的是利己,是无满足的追求物质享受,所以为了权钱什么仁义礼智,忠孝诚信统统分文不值,在如此弃德欲权图利的时潮中,传统道德人生价值观念,正在逐渐的消失之中。随着崇尚道德文明的消失,众目所视,众手所指这个“其严乎”逐渐的被人所淡化变得无所谓,不在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