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第一首词就是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只是那时由于年纪尚幼,并不清楚愁滋味,只觉得此词读来压抑,就好像透不过气来。 待到年岁稍长,再读此佳作,心中感慨万千,遂作此文与诸位共赏之。全词如下: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 ·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此词意为:我独自一个人,默默无言地慢慢登上那冷冷清清的西楼,站在楼上,我看到天上的月亮就如同一把冷冰冰的弯钩。当我把目光放低了一些,向前方看过去的时候,那棵孤孤单单的梧桐树依然孑立着,此时,整个庭院幽深凄凉得很,冰凉的冷月泛着清冷的光,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笼罩在清凉的秋色中。 心中纷繁复杂的愁绪就如同那乱麻线一般,绞在一起,剪不断是因为愁绪多且埋根很深,理不清是因为愁绪复杂,整个人陷入一种无穷无尽、无法可解的烦恼之中,那些烦恼的情绪说来说去其实就是两个字——“离愁”。那悠悠的离愁在心头缠绕着,此中滋味,怕是很难有人能够明白吧,此中无可名状的痛苦,怕是很难有人能够理解吧!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一词是南唐李后主的经典之作,是亡国之君的愁思,而不是有些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思。开宝八年,李煜成了亡国之君,被囚禁到了宋国。所以,他的愁思,不仅仅是自身的折磨,还有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以及对故土之人的愧疚。此词句句经典,值得人好好品味。 作这首词的时候,李煜正被囚禁在宋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李煜夜半三更心思烦乱,睡不着觉,登上西楼,原本是想要排解心中苦闷的。不曾想,心中何物,所见益胜。他想起他曾经非常奢华非常自在的宫廷生活,顿生际遇反差太大之苦闷。这种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也只有有李煜这种切身经历的人能够写出来。
先说词上片,以一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让人就好像看到眼前出现了这么一个形销骨立的亡国之君扶着栏杆慢慢地走上了西楼。因为愁苦,所以无言,因为孤寂,所以独上,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勾画出了一个孤寂凄婉之人的形象,堪称开篇之经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