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挺好 丨 为何有的老人越活越「自私」?真相竟然如此!

 为什么73 2019-03-27
喜乐 正安文化 今天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很多脾气超好的人到了老年,反而会性情大变,变得特别的固执、暴躁、敏感多疑,甚至自私自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剧照截图1)

(剧照截图2)

《都挺好》自开播以来,关于剧情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过。前几日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苏家的矛盾都解决得差不多了,一切似乎都要尘埃落定了。

但苏大强却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痴呆。他开始逐渐变得健忘,甚至记不起自己的儿女了。

苏大强这一变化让不少观众改变了对他的固有看法,纷纷感叹:前几天我还想揍苏大强,现在想想他也是个父亲。但也有观众认为,强行洗白最为致命,弄得人物性格都前后矛盾了。

(网友评论)

也难怪有观众会认为苏大强后期「强行洗白」了。前期的他跟后期的他反差太大了,人物前后的矛盾非常明显。但是小编认为其实这也是有可能的。

很多老年人的情绪大变,往往是疾病的前兆。

老人性格变坏,可能是脑衰老

在人的一生中,大脑功能都是一个从幼稚、成熟、老化、以致死亡的过程,人格发展也有一个从本我到自我、超我的过程。

例如,三四岁的孩子,若想要东西,不管是自己的、别人的、能要的、不能要的,他们都要。因为这时,他们还没有什么道德观念和逻辑思维,人格处于「本我」阶段。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分得清自己的和别人的,懂得了只拿自己的东西,进入「自我」阶段;最后才形成明确的道德观念,能鉴别是非善恶美丑,知道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进入超我阶段,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老化后,人格又会向「自我」和「本我」逆向退化,人也就会出现一些幼稚的、类似孩子的行为。因此,从生理上讲,年幼无知老糊涂都是大脑功能不健全引起的。某些老人变得令人生厌,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过失,而完全是身不由己造成的。

但是我们往往会进入这样的怪圈:对我们的孩子变得自私或者做错事,我们往往会以「年龄小不懂事」为理由原谅他们,但对于老人的某些自私行为或过失,不少做晚辈的却常常不能予以谅解,甚至因此歧视、辱骂老人。其实,这样对待老年人是很不公平的。 

我们应该像理解、迁就孩子们的过错和自私行为那样对待老人的失误和自私行为,使老人得到应有的尊重、关心、爱护、帮助和照顾。

反之,如果因此对老人不恭,不良的人际关系与过大的心理压力,只会加速老人大脑的老化,给老人造成更多精神痛苦。

老年人性格一反常态需重视

有人认为,老年人性格变化是伴随老化过程出现的,是青年期性格特征的反映和发展,这是合乎阴阳之道的。老年人的性格变化有两种常见的倾向。

和睦型:年轻时性格偏激,进入老年期后渐趋调和与完善。如原来急躁、粗暴的现在变得温和起来。这类老人在社会和家庭中能与人友好相处,关系比较融洽。

老化型:原来考虑问题仔细、周密的人变得十分顽固,令人难以理解;原先内向的更少讲话了,并变得多疑。

但如果一反常态,发生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性格变化,就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脑部疾病前兆。

阿尔茨海默病是什么?

阿尔茨海默病又称作老年痴呆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会导致脑细胞的退化和死亡,从而使一个人的思维、行为、社交能力大幅下降。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由脑髓滋养,脑髓充足,才能神气清灵;髓海不足,则神呆气钝,失却清灵。年老之人,肾气渐衰,阴精渐亏,精亏于下,不能上充于脑;髓海空虚,元神失明,神明失聪;脾气亏虚,易致痰阻脑络;七情失调,可使脑络发生瘀滞。本病的基本病机为髓减脑消,神机失用。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但是并不代表每个老人到一定的年纪都会患上此病。而老年痴呆症已不是专属老人的专利,有一些中年人就早早患上了此病,所以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阿尔茨海默病有哪些征兆呢?

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短期记忆力变差

相比久远的事情,更容易记不起最近发生的事情。几十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发生的事情都无法回忆。因而喜欢重复获取同一信息,越来越依赖他人帮助记忆。

性格改变

性格开始产生反差,原来开朗的人变得郁郁寡欢、敏感多疑,原本沉默寡言的人话变多,喋喋不休。或者以自我为中心,狂躁,幻觉妄想,抑郁,性格改变,谵妄等,情绪不易控制。

表达含糊不清

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由于缺乏实质词汇而表现为空话连篇;或由于找词困难而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终成唠唠叨叨。讲话没有重点,在说明自己的观点时总是喜欢兜圈子。

迷路、不能精准判断

有视空间技能障碍,包括不能准确地判断物品的位置,也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

怎么预防阿尔兹海默症?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没有完全治愈方法,其病情是不可逆的。医学上,主要采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以及抗焦虑、抗抑郁、抗精神病的药物缓解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其实,阿尔茨海默病是可以预防的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要从中年开始,如对脑力有益的事情,勤用手,勤用脑,培养多种兴趣。如琴棋书画,多看书多看报纸,可活跃脑细胞,防止大脑老化。

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喝酒。要调节膳食,少食盐、适当锻炼身体,保证睡眠,有助于预防。

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有效起到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每天保持心情乐观,多笑笑,少动怒,这样有助于身心健康。所谓,心态好,得病少,笑一笑十年少。

专家表明,越是注重生活质量的人,和爱动脑的人患有老年痴呆的几率比较低。因此,阿尔茨海默病不是人人都能患有,也不是年纪一高就得阿尔茨海默病。多学习多动脑,患病率越低。因此即使人到了一定年龄,生活也变得忙碌,但也别忘记学习,多看书。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让自己的脑力十足。

因此我们不妨让家里的老人适当「忙碌」起来,比如来正安文化学习下传统文化,毕竟养生的关键在养神,而精神文化爱好是养生的最佳方式,详细点击阅读原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